中年父母若不做好以下準備,老了妥妥是孩子的累贅,看你中招沒
文|秘籍君
步入中年後,我有了孩子,自己的父母姑姨也都進入了六十歲,爺爺奶奶輩的也都將近八十歲。
前不久快九十的姑爺摔跤後骨折,在醫院住了段時間後回家,只能在牀上躺着。誰來照顧、誰出錢,幾個子女爭論不休。讓我頗為感慨。
目前我家娃只有六歲,我本以為自己的重點在如何培養孩子上,但姑奶奶的經歷警醒了我,身處中年的我,不僅要考慮眼前的孩子,更要考慮將來的自己,“不拖孩子後腿”是我給自己的基本準則。
為達這個目標,一些事情如果不提前準備,以後就晚了。其實這對很多中年父母都一樣。在快四十的年紀裏,離退休還有二十年,這二十年裏若能不蹉跎歲月,老了會過得更從容些。不然成了孩子的累贅,孩子嫌棄自己心裏也遭罪。
做好定投,為晚年的自己存得一筆養老款
年輕人普遍有提前消費的習慣,並不懂存儲積蓄,到着急花錢的時候卻沒有錢,哭也晚了。今年上半年的嚴峻形勢,就讓很多人都傻了眼。
對於中年父母來説,四十來歲的年紀,離60歲退休還有不到20年,正是努力打拼的黃金期,也是為自己積攢養老錢的最佳時期。
不過,這個年齡段的中年父母還正值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三明治”時期,想要在孝敬老人、撫養孩子之餘再攢下自己的養老錢,着實困難,這就不得不提到定存定投的概念。
定存是強制性儲蓄,每月從工資里扣除固定費用存起來就是定存,如果想要儲蓄升值,可以選擇定投。就是把強制存下來的錢用於基金投資。這樣起碼能跑贏通脹。
根據個人情況,哪怕從工資里扣除幾百一千塊轉入定投賬户,多年後因為複利效益,也是可觀的一筆。扣出來的這些錢,可能對你的生活並沒有什麼影響,卻能在以後急需用錢或者老來拮据時救命。
守護自身健康,起碼不能成為孩子的負擔
鄰居家伯伯身體一直不太好,獨生子本來在大學畢業後辦了出國手續,要去國外深造,結果老爸腦梗住院,被迫放棄深造夢,選擇回老家守在父母身邊,一個有着雄心壯志的孩子,卻困守在老家,變得鬱鬱寡歡。
由此可見,想要以後不當孩子的累贅,自己的身體首先要守護好。而國人向來不看重運動和鍛鍊,想要重新開啓這一愛好並堅持,三四十歲正當時。
三四十歲正壯年,人還不覺得有什麼,等過了五十歲,各種小毛病就來了,再步入六七十歲,查出各種慢性病,才知道健康多重要。這時候,後悔以前沒鍛鍊也晚了。
身體的健康在於日常鍛鍊,而積累健康並不是一日之功。如果從35歲有了健康意識起開始鍛鍊,到了60歲,起碼已經堅持了25年,身體素質要比不鍛鍊的同齡人看上去年輕很多,也健康很多。
因此,正當年齡的中年父母們,在忙工作忙家庭時,不要忘了多存點錢,多鍛鍊,為自己的晚年“攢些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