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2021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來自美國的三位科學家分享此一殊榮。視頻/新京報我們視頻
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11日宣佈,將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其中一半授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戴維·卡德(David Card),以表彰他“對勞動經濟學的實證貢獻”;另一半則聯合授予以色列裔美國經濟學家、麻省理工學院福特經濟學教授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Joshua D. Angrist)和荷蘭裔美籍經濟學家、斯坦福大學應用計量經濟學與經濟學教授吉多·W·因本斯(Guido W. Imbens),以表彰他們“對因果關係分析的方法論貢獻”。
諾貝爾經濟學獎全稱“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自1969年首次頒發以來,已有89人獲獎。這其中,又以美國籍的經濟學家數量居多,此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再次被美國經濟學家包攬。在很大程度上,這一次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理論展現了經濟學發展的主線,對經濟實踐與政策制定同樣有巨大的影響。
10月11日,諾貝爾獎官網發佈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科學家戴維·卡德(左)、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中)與吉多·W·因本斯官方畫像。圖/諾貝爾獎官網
戴維·卡德:向傳統經濟學提出挑戰
戴維·卡德在勞動經濟學領域耕耘多年,成績斐然,1995年曾獲被譽為“小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約翰·貝茨·克拉克獎”,2006年又榮獲“伊薩勞動經濟學獎”。
2013年,卡德與其他兩位經濟學家(其中有此次獲獎的安格里斯特)一同被湯森·路透公司授予了號稱諾貝爾獎“晴雨表”的“引文桂冠者”稱號。
卡德的主要研究領域集中在勞動供給、最低工資、技能偏向的技術進步和不平等上升、國外移民對遷入地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等方面。通過對一系列由海量數據提供支撐的現實情況,即“自然實驗”開展實證研究,卡德對多個重要領域的傳統經濟學觀念提出了挑戰。
卡德通過對最低工資與就業的影響長期而又深入的研究發現,與經典模型的研究結果所不同的是,提高最低工資不僅不會增加失業率,甚至可能降低失業率。
卡德的另一項研究也對傳統的經濟學觀念提出了挑戰。該項研究發現,接受更多的移民並不一定會奪走美國本國工人的工作機會,也不會降低他們的工資水平。除此之外,卡德的許多研究成果都對政府政策具有切實可行的影響。
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教育經濟學的開拓者
喬舒亞·D·安格里斯特則為推動經驗微觀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將解決內生性問題的工具變量法和自然實驗法及其理念廣泛應用到經驗微觀經濟學領域,收集和提供切實可靠的經驗材料或客觀數據,對相關問題進行經驗描述,並揭示其內在機制。
安格里斯特在方法論方面大膽創新,並廣泛運用於教育的經濟回報、教學激勵措施的實施效果、班級規模效應、同伴效應、家庭與勞動供給、特許學校實施效果等方面。
比如他和合作者在199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多上學的人會獲得更高的收入,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個體之間,也存在於不同地區之間,這就為教育的經濟社會功能找到了依據。該篇文章被奉為教育經濟學的經典文獻,簡稱AK91,成為後來運用因果推斷方法的研究者們不斷學習和引用的圭臬。
安格里斯特指出,班級的規模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成績有不同的影響,小班教學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成績影響最大,而對低年級的學生成績影響不顯著。此外,小班教學對貧困家庭的孩子成績提高大有裨益。在學校的同伴效應方面,針對普遍存在的擇校現象,安格里斯特的研究則表明,擇校對提高學生成績並沒有明顯的效應。
吉多·W·因本斯:推動因果效應成為實證研究領域重要工具
吉多·W·因本斯同樣在經濟學方法論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中的許多實證問題取決於計劃或政策的因果效應。在過去的數十年中,他對這種基於因果效應的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分析進行了大量研究。
因本斯認為,基於因果效應的計量經濟學和統計分析方法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成熟的水平,使其成為經濟學許多實證研究領域的重要工具,包括勞動經濟、公共財政、發展經濟學、產業組織和其他實證微觀經濟學領域。因本斯和安格里斯特合作發表了多篇論文,對勞動力市場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上述三位獲獎者的研究對勞動經濟學和教育經濟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對中國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諸如勞動力市場的改革、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教育公平問題等等,也有不少可供借鑑的方面。
特約撰稿人丨李長安(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 教授)
編輯丨遲道華
校對丨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