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趙覺珵】去年9月22日,中國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上正式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峯、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一年來,中國在碳減排領域的舉措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大國行動力。在22日晚舉行的“碳中和,中國在行動”全球直播研討暨報告發佈會上,澳大利亞前總理、美國亞洲協會會長陸克文表示,一系列碳減排規劃和行動體現了中國在全球舞台上的氣候領導力,並對全球和其他國家的氣候行動帶來了積極影響。
回顧中國在提出“雙碳”戰略目標後的一年時間,陸克文表示,他看到上述目標有着越來越具體的內容,包括成立“雙碳中央領導小組”;從中央到地方,從政府到企業,從大學到民間都在加速形成具體的行動方案;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證監會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今年已經開始實行。陸克文認為,這些都體現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解決氣候危機的責任和行動。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全球領袖聯盟主席達尼洛·圖爾克當日也肯定了中國在碳減排領域的承諾與舉措。“中國如此強烈地做出碳中和的承諾,是非常值得歡迎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承諾。” 圖爾克認為,在向碳中和世界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將是核心角色。
正如圖爾克所言,中國作出的“30·60”承諾是“歷史性”的。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在論壇上發表書面致辭時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碳達峯、碳中和目標意味着,中國將完成全球最高的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峯到碳中和,達峯時人均GDP和人均碳排放將低於美、歐、日等發達國家達峯時的水平。
解振華介紹稱,在過去的一年裏,中國將“30·60前雙碳”目標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展開了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國行動。黨中央、國務院成立了碳達峯碳中和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制定碳達峯碳中和“1+N”政策體系,既有系統性頂層設計,又有近10年碳達峯行動方案。各部門陸續出台相應的政策措施,帶動各領域有序開展產業綠色升級和低碳技術創新。各省市積極佈局“十四五”地方雙碳目標規劃,加快制定地方碳達峯碳中和行動方案。重點行業企業主動研究綠色轉型與脱碳降碳技術和措施;金融系統開啓綠色投融資以服務於社會經濟低碳轉型;各學科專家學者高度重視碳中和基礎科學研究工作,不斷產出一大批前沿科技成果。
“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了極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和行動力,體現了各級政府、社會、公眾對落實’雙碳’目標的高度重視,以及對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關切。” 解振華表示。
在讚賞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體現的領導力的同時,參加論壇的前政要和學者也呼籲各國開展更多的合作。圖爾克表示,為完成全人類共同的任務,歐洲、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所採取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歐美同樣需要了解和借鑑中國這些年來的減碳經驗,必須重新思考國際競爭與合作的概念。
今年11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圖爾克認為,此次會議將是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機會。同時,這將是一個重要的“政治晴雨表”,一個檢驗實際的政治氣氛和評估可能範圍的機會。
“主要參與者之間的差異仍然很大,發展中國家仍然面臨能力薄弱和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額外壓力的雙重問題,當前世界政治的總體氛圍也不好”,圖爾克認為,但締約國必須盡最大努力減少分歧,加強合作。
“碳中和,中國在行動”全球直播研討暨報告發佈會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承辦。當日,人大重陽還聯合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發佈了《碳中和:中國在行動》智庫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