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熊二
編輯/淼淼
對於孩子來説,父母對孩子背後情緒需求的不理解,是他們感情生活中痛苦的最大來源。
對於正處於發展期中的孩子,對於這個世界的認識還不完全,自身的精神世界也還在建立的過程中,是非常需要父母對他們的情感需求進行滿足的,只有當孩子感覺到自己是被理解、被關注的,才能夠擁有孩子內心的滿足感和安全感。
網上有個笑話是這樣講的:在爸媽眼裏,任何遊戲都是可以暫停的,只要父母喊你停下的時候,你沒有停下,立刻回應父母,那麼你就是不聽話而且沉迷遊戲的。
在孩子生活中還有類似許多不被父母理解的事情:
孩子的養的小魚死掉了,正在傷心的時候,父母卻説:"不就是一隻魚嗎,馬桶沖掉就好了"。
孩子在學校裏被人欺負了,父母卻説:"你是不是不認真讀書,才被人家注意上了"。
孩子正在經歷難受和委屈的時候,父母總是沒辦法理解孩子的痛苦,甚至是對孩子的痛苦表現出輕視和不屑:"這有什麼嗎?你就這麼點小事情掉眼淚,還跟父母吵架,怎麼這麼不懂事。"
父母最經常對孩子説的就是:"爸爸媽媽為了你這麼辛苦,我們都很不容易,你為什麼不能理解一下爸爸媽媽?"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奇怪的悖論就產生了:孩子會學習父母的行為,然後父母對孩子不理解、不尊重,那麼孩子要如何按照父母的要求去理解父母呢?
在孩子和父母的相處情況下,很容易就出現這樣的情況:父母很難對孩子做到理解,孩子也不願意去理解父母,誰也不願意低頭,雙方互相干瞪眼。
其實娃在"你們都不理解我",這種失控背後的情緒需求總是被父母忽略的原因之一就是:父母缺少了共情的能力。
第一:親子之間的互相理解,需要共情1、那麼什麼是共情呢?
共情通常是在人與人交往中發生的一種積極的感覺能力。即指在人與人交流中表現出的對他人設身處地理解的能力。
有的人天生就具有優秀的共情能力,當別人正身處於不幸時,很容易就能夠發現對方的情緒,並且能夠做到感同身受。
共情能力強的人在成為父母之後,更容易發現孩子各種微妙的情緒的轉變和流露,能夠輕易捕捉孩子的喜怒哀樂,也更能對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做出理解。
但是有的人天生共情能力就比較弱,有時候會不小心就忽略掉了別人的情緒,面對別人痛苦或者開心的情緒反應都會慢一拍,很難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
共情能力弱的人在成為父母后,很容易就會對孩子的各種感受進行發現和了解,更別説去體會和理解了,這樣的人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和行為,這樣很容易就忽視孩子的情緒需求,和娃產生矛盾和情感隔閡。
比如説,共情力強的人看到孩子的小寵物死掉的時候,能夠感受到孩子的難過,也能夠理解孩子的動物朋友後死去後給孩子帶來的衝擊,但是相反情況下,共情力弱的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往往對孩子的哭泣無動於衷,甚至覺得孩子有些"矯情"。
父母共情能力的好壞,決定着對孩子的情感世界的瞭解程度,也決定着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情感距離,所以父母要怎樣做才能夠提升自己的共情能力呢?
第二:父母要怎樣做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1,共情的核心是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需要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能夠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自己會如何去應對。
比如説,孩子在一次考試成績中,突然得到了比較不理想的成績,父母習慣性的會對孩子的成績做出批評,但是父母在批評孩子前可以換角度想象孩子此時的感受,可能也會感到難過,還有害怕被家長罵的緊張。
父母在成為父母以前也是小孩子,所以對孩子的感受是更能夠理解一些的,試想一下童年的自己也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如果遭遇了同樣的情況,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再帶着這個感受去教育孩子,那麼就更容易理解孩子,使孩子的情緒被照顧到。
當孩子在做錯事情或者情緒有波動的時候,父母如果能夠換位思考,理解孩子情緒產生背後的原因和需求,就能夠更好的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2、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的關注和理解
有時候父母面對孩子的悶悶不樂,內心對孩子充滿了迫切的關心,但是卻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對孩子進行安慰,有時候因為父母的不善言辭,還會加深孩子內心的消極情緒,導致親子之前感情的惡化。
所以父母在想要關心孩子的時候,首先要表達出自己對孩子的認同。
當父母看到孩子悶悶不樂的時候,可以對孩子説:"你發生了什麼事情嗎,你看起來很悶悶不樂,我很擔心你"。當孩子説出自己悶悶不樂的原因時,比如説和朋友吵架,東西弄丟時,父母可以跟孩子説:"這時候我在小時候也遇到過,那時我也非常難過,很能理解你的感受"。
當你表現出你對孩子感受的認同和理解之後,你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被拉近了,這時候你可以再對孩子的想法和行為做出引導,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誇美紐斯
和孩子的相處看似平常簡單,但是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合理運用父母的共情能力,理解孩子的孩子,並且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夠讓親子時光更加和諧。
有時候孩子感到迷茫時,並不需要父母對他們的行為做出評價和指導,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緒是被否定的,父母只要對孩子表現出善意和愛,孩子就一定能夠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