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恩霆 整理
拜登下達多道涉及疫情防控的政令,叫停美加“拱心石”輸油管道項目和美墨邊境牆建設、停止退出世衞組織和《巴黎協定》,第一時間與歐洲盟國領導人通話修復關係,延長美俄唯一軍控文件《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過去一個月,儘管拜登政府努力與特朗普劃清界限,但對內他給“買美國貨”政策加碼,以刺激國內製造業;對外堅持“印太戰略”,同時強調大國間的競爭與合作並存。
拜登
【抗疫,説幹就幹】
一個月前,拜登就任美國總統第一天,就在白宮西翼橢圓形辦公室簽署了17項行政命令,開始了推翻特朗普時期所做決定的腳步。所籤政令涉及新冠疫情、經濟、環境、種族和移民等事項。用拜登的話説,“不能浪費時間”,“這些只是個開始”。
《紐約郵報》1月26日報道,拜登就職第一週簽署了37項行政命令,這個數字超過了此前所有美國總統同期所籤政令的數量。報道稱,這37項政令中,10項關聯疫情防控,15項涉及政策變動。
拜登的一波波操作,迅速贏得好口碑。美國蒙茅斯大學1月27日發佈的民調顯示,拜登上台第一週的支持率為54%;美國莫寧諮詢公司的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率為56%。美國民調網站“538網站”的數據顯示,特朗普任期前半年平均支持率為41.4%,奧巴馬為60%,小布什為53.9%。
拜登上任後立即簽署多項行政命令。
從白宮密集發佈的政令,也反映出拜登政府初期的施政重點,應對疫情無疑是首要任務。拜登就職當天簽署的第一項政令就是“口罩令”,規定人們在聯邦政府的建築物內須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敦促各級地方政府採取同樣措施,呼籲美國民眾從本月20日開始的100天內堅持戴口罩。
接着,拜登就職次日發佈了一份長達198頁的國家抗疫戰略,制定了七大目標:重建民眾信任;推進疫苗接種計劃;通過實施“口罩令”、增加檢測量、提高治療能力等手段遏制病毒傳播;擴大緊急救助計劃,動用《國防生產法》;安全重啓學校、經濟、旅遊業等;保護風險最大的羣體,促進公平;為應對未來可能的疫情威脅做好準備等。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和益普索集團1月24日發佈的民調顯示,69%的美國人贊成拜登的抗疫舉措。
為在上任百日內讓1億美國人接種新冠疫苗,拜登政府已增購2億劑疫苗,但從特朗普政府接手的疫苗接種項目“遠比想象中的糟”。拜登坦言,美國難以在今年夏季結束前為至少75%的人口接種疫苗並實現羣體免疫。
福奇代表美國遠程參加世衞組織會議。
此外,白宮首席醫療顧問、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1月21日率美國代表團遠程參加了世衞組織會議。這意味着拜登政府停止退出世衞組織的決定迅速生效,而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本月17日表示,將在本月底前向世衞組織補繳超2億美元會費。
【經濟,開局不利】
拜登上台後,恢復了每週一次的“爐邊談話”,並於本月6日發佈了首個談話視頻。在視頻中,他與舊金山一名因疫情失業的女性進行了電話交談,安慰對方的同時,拜登強調了其推出的1.9萬億美元疫情紓困計劃的重要性。
“爐邊談話”始於羅斯福時期,1933年3月12日首播。當時美國遭遇大蕭條和二戰,羅斯福利用總統廣播講話的形式,與困境中的民眾交流,宣傳“新政”和戰時政策。“爐邊談話”在中斷一段時間後,在里根時期恢復,克林頓、小布什和奧巴馬任內都延續了這一做法。特朗普也曾延續傳統,但他酷愛通過社交媒體發聲,“爐邊談話”還是在2019年再度中斷。
眼下,美國又到了一個困難時期,疫情衝擊導致經濟再陷嚴重衰退。拜登就職時,美國勞動力市場因疫情喪失的1900萬個工作崗位僅恢復了約一半,失業者數量是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多;疫情反彈導致就業形勢進一步惡化,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再度攀升至近百萬。
美國商務部1月2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去年美國實際GDP萎縮3.5%,創二戰結束以來最大年度跌幅。這也是美國經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出現全年萎縮。
恢復經濟成為拜登政府與抗疫同等重要的事項。拜登提出的1.9萬億美元一攬子經濟救助計劃中,約1萬億美元將為受疫情衝擊的美國家庭提供經濟支持,約4400億美元為在疫情中掙扎的小企業和地方政府等提供援助。
不過,不少共和黨人對這一紓困計劃並不買賬。1月24日,兩黨參議員小組電話會議上,一些共和黨人對向年收入低於規定數額的美國人發放1400美元救濟金表達了不同意見,這是拜登政府與國會啓動紓困計劃談判以來首次遇挫。
好在,本月初,民主黨人憑藉兼任參議院議長的副總統哈里斯的1票優勢,以及在眾議院的微弱席位優勢,推動國會通過一項預算決議,啓動名為“預算協調”的立法程序。這樣一來,即便共和黨人一致反對,民主黨人仍能以簡單多數的投票結果推進1.9萬億美元紓困計劃。
目前,眾議院正在擬定紓困法案,最快或在本月最後一週提交參議院。如果一切順利,預計在3月中旬表決後交由拜登簽署生效。至於紓困計劃能否提振經濟,還要看未來美國疫情的走勢。
日前英國首相約翰遜主持了七國集團領導人視頻會議。
【大國,競爭合作】
拜登一系列政令的另一個側重點,便是在對外關係上也“去特朗普化”,重回多邊主義外交舞台。其中,修復與盟友的關係處於顯著位置。拜登決定美國重返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無疑是在向特別看重這一氣候變化成果的法德等歐洲盟國示好。
拜登上台後迅速與英法德和北約領導人通電話,意在着手修復過去四年來不斷惡化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此舉也得到了歐洲領導人的積極回應,德國總理默克爾更是邀請拜登在情況允許時訪德。日前,拜登還出席了今年慕尼黑安全會議的線上特別會議,成為首位參會的美國現任總統,藉此彰顯對美歐關係的重視。
此外,拜登還叫停了特朗普時期從德國部分撤軍的計劃,這不僅是德國方面希望看到的結果,也顯示出美國將繼續在北約框架下兑現對歐洲盟友的安全承諾,以此拉攏歐洲盟友遏制俄羅斯。
拜登19日以視頻方式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特別會議並發表講話。
不過,美歐重修舊好並不容易,以俄德之間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為代表,俄羅斯因素成為美歐之間繞不開的礁石。在這一項目上,拜登倒是延續了特朗普時期的反對立場,但即便如此,因美方制裁而停滯的管道建設近日也重新開工,管道鋪設進入收尾階段。
以法德為首的多數歐盟國家主張區別對待俄羅斯,在應對疫情、能源和氣候變化、伊核問題等問題上,與俄羅斯的對話合作不可或缺。儘管拜登總體上對俄持強硬立場,但強調戰略競爭的同時,也務實地展開合作。
在美俄之間唯一軍控文件《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本月5日到期前夕,拜登與俄總統普京通話,表態願意延長條約有效期,俄方迅速積極回應,雙方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續約程序,避免美俄軍事對抗進一步滑向失控。
2月11日,中國農曆除夕,中美兩國元首通電話並互致新春問候,這是拜登上台後兩國領導人首次通話。雙方同意就中美關係和共同關心的問題保持密切聯繫。拜登表示,美方願同中方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開展坦誠和建設性對話,增進相互理解,避免誤解誤判。
目前,拜登正在物色美國新任駐華大使人選,根據美媒報道,人選包括民主黨內知名政治人物、芝加哥前市長伊曼紐爾和負責政治事務的前副國務卿伯恩斯。報道稱,前者還是美國駐日大使人選,後者則擁有豐富的外交履歷和經驗。
【熱點,軟硬兼施】
拜登政府加緊迴歸多邊外交之際,伊核協議卻是一個例外。美軍1月27日出動B-52戰略轟炸機在中東上空飛行。這是拜登就任以來美軍首次在中東執行所謂“巡航以保持存在”任務。
美軍B-52戰略轟炸機
儘管拜登曾釋放出美國重返伊核協議的信號,但他上台後表示,只有伊朗先重新遵守伊核協議,美方才可能解除制裁,這與伊朗的立場恰好相反。不僅如此,拜登政府提出,美伊應就各自重新遵守伊核協議展開談判,試圖給伊朗增加新的限制措施。但伊朗方面拒絕就伊核協議重新談判,並在拜登上台後採取口頭喊話與核計劃相關行動相結合的方式對美施壓。
隨着5月伊朗大選臨近,伊核協議能否重啓到了關鍵時刻。美國的態度日前有所轉變,撤回特朗普政府要求恢復聯合國對伊制裁的文件,表態願與包括伊朗在內的相關各方舉行會晤討論伊核問題。
而且,法德英美四國外長18日舉行視頻會議後發表聯合聲明,強調伊核協議是多邊外交的重要成果。這一定調也被視為美方釋放的積極信號。不過,美國的中東盟友以色列、沙特和阿聯酋等國,並不願意看到美國對伊朗鬆綁。
拜登上台後叫停了特朗普時期批准的對沙特和阿聯酋的軍售,涉及向沙特出售高精度武器和向阿聯酋出售F-35戰機等尖端裝備。另外,拜登表態不再支持沙特主導多國聯軍在也門的軍事行動,並將得到伊朗支持的也門胡塞武裝移出恐怖組織名單——特朗普在卸任前夕剛將其列為恐怖組織。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
另外,直到本月17日,拜登才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電話,拜登強化美以夥伴關係、支持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的同時,也需要與這個盟友溝通伊核問題,畢竟以色列與伊朗在中東勢不兩立。
相比之下,拜登政府仍在評估對朝政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本月9日表示,在完成評估和與盟友協調之前,拜登政府不會過早或單獨與朝鮮接觸。在上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八大上,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在報告中將美國列為“最大敵人”,而韓國總統文在寅則呼籲拜登政府繼續與朝鮮接觸。
美國司法部17日起訴三名朝鮮軍方情報官員發動網絡攻擊,指控他們從銀行及其他目標處竊取價值1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和傳統貨幣。法新社報道稱,這是拜登上台後首次對朝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