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唯一唐人街繁華時期有10萬華人,如今滿大街都是印度人
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屬印度第三大城市,是印度最大的麻紡中心。在加爾各答“塔壩”,有着印度境內唯一的唐人街,居住着一個特殊的羣體——華裔印度人,他們在此居住了至少230年," 頑強 " 地保持傳統的中國式生活。在印度的華人很多來自於中國的廣東、江西和福建等沿海地區。有資料顯示,一位名叫楊太釗的中國人是來加爾各答的第一位華人。1778年,福建人楊太釗他隨英國商船來到加爾各答,從此他在加爾各答長期定居下來,成為到印度定居的第一個客家人。楊太釗因食糖工廠生產的需要,回家鄉又帶來了一百多名華人,從此大批客家人陸續隨楊太釗到這裏安家落户。吃苦耐勞的華人在此開辦糖廠、皮革廠,做皮革生意,華人在這裏開的皮革廠越來越多,塔壩成了印度東部皮革業的中心。260多家華人皮革廠向世界各地供應着牛皮。隨着多年的發展,加爾各答的華人數量一度達到了10萬以上。在加爾各答的唐人街,紅燈籠、中國食品是非常有名的。和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一樣,加爾各答的唐人街餐館林立,都出都是油餅、包子、蒸餃、粽子等各種中國傳統食品。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之後,印度人對華人的態度不再友善。華人開辦的製革廠紛紛被強制遷出城市,許多華裔印度人想方設法逃離了印度,華人社區不斷萎縮,加爾各答的華人急劇減少。如今,加爾各答唐人街華人的數量只有2000多人,他們世代居住在這裏,還保持傳統的中國式生活。他們喜歡聚在一起打麻將。擁有自己的學校、社會俱樂部,也過中國節日。仍然保留着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等傳統的新年慶祝方式。唐人街華人主要從事皮革製品行業或經營中餐館,還有的開着理髮、服裝、小商店等。在加爾各答市中心以北的華人傳統聚居區旁,有一條“孫逸仙街”,以出售油餅、包子、蒸餃、粽子、魚丸等傳統中餐小吃聞名,攤主們保留了隨地擺攤傳統。走在塔壩唐人街上,還依稀能感受到當年有過的繁榮,街上充滿着深深的中國氣息。近年來,隨着越來越多年輕華人移民到他國,這裏的華人越來越少。隨着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陸續入駐加爾各答,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新的生機。但年輕一代的華裔,更多人選擇了移民海外。(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