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控克區媒體《克什米爾時報》11月2日報道,一個致力於環保的非政府組織''Toxics Link''(毒物鏈接)日前召開了一場線上討論會,對印度政府拒絕批准禁止進口有害廢棄物表示憤慨。
該組織認為,印度政府藉着所謂的''回收利用''和''創造就業''的名義,接收外國廢棄物進口,很有可能使印度成為''外國垃圾傾倒地'',將對印度的環境和民眾的安全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印度也曾帶頭拒絕
文章稱,雖然現在的印度政府一直沒有就危險廢棄物的進口出台禁令,但印度其實是最早一批呼籲出台禁止向發展中國家出口危險廢棄物的發展中國家,甚至早於全球性公約出台前就在國內立法,以阻止危險廢棄物的進口。
2019年3月,印度通過了一項禁止進口固體塑料廢棄物的法案,該法案嚴格到連印度的經濟特區和出口導向型單位都不被允許進口。但在其他有害廢棄物上,印度政府卻遲遲舉棋不定。
不過是為了蠅頭小利
報道稱,印度政府之所以會拒絕批准這一禁令的主要原因是,印度是國際船舶回收的首選目的地,在全球廢棄船舶回收市場中佔有26%的份額。這為印度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和經濟效益。在印度,廢品回收是很多人的職業和生計來源,有大量正規的和非正規的工人從事廢品回收。
但相比於子孫後代的生存安全,即便這種''透支''環境的行為盈利如何巨大,在環境保護面前都是蠅頭小利,不足一提。
印度要向中國好好學習
該組織在會上還呼籲印度政府,儘早批准印度有關禁止進口有害廢棄物的法案,並敦促印度加入《巴塞爾公約》。
根據《巴塞爾公約》的規定,《公約》締約方不能向其他締約方出口危險廢棄物,但沒有簽署這一《公約》的國家,進出口相關廢棄物不受《公約》限制,除非該國有專門的立法禁止危險廢棄物貿易。
但印度政府在國內遲遲不批准相關法案通過,對外又拒絕加入《巴塞爾公約》,這意味着即便是該《公約》的締約國,仍能隨意向印度出口危險廢棄物。而《巴塞爾公約》中,明確規定廢棄船舶也屬危險廢棄物,這成為印度遲遲拒絕加入這一《公約》的主要原因。
文章在最後提到,中國一直在大力倡導禁止危險廢物的進口,包括廢棄船舶,中國的決定十分明智,印度應該學習中國這一做法。只是,因為盲目的''封鎖''以及仍未受控的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能輕易地就讓印度政府做到''斷舍離''嗎?
文/海蜇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