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做人很苦,為什麼要生孩子,讓孩子來到世上受苦呢?

底下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活着真的很辛苦,也不想有一個孩子讓他經歷同樣的苦,加重我的負擔。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是的,如果生活狀況很辛苦,我們再生孩子確實會加重負擔。孩子一出生,他的奶粉錢、尿不濕每月就是一大筆錢,如果再生幾次病,簡直是雪上加霜。

可是,沒錢我們就不能生孩子了嗎?美國的一名單親媽媽斯蒂芬尼在《女傭的故事》裏向我們展示了自己是如何通過做女傭來養活孩子。不僅如此,她還趁孩子睡覺的空隙完成了大學學業,學會寫作,現在已經是一名專欄作家,文章散見於《紐約時報》、《衞報》、《華盛頓郵報》等。

《女傭的故事:我只想讓我女兒有個家》是斯蒂芬妮的回憶錄,記錄了她的工作見聞和獨自撫養女兒的種種艱辛,也見證她為了給女兒更好生活的一次次奮力拼搏。這本書一出版就成為《紐約時報》2019年百本值得關注圖書,也是《福布斯》年度最受期待圖書。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斯蒂芬妮説過,

光是養活自己,那不叫活着。

是的,很多人認為光活着已經耗費了全部力氣,

但是如果能在活着的同時,為了理想不斷努力,不僅會覺得生活不只有痛苦,而且還有了盼頭。

那希望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燈光,雖微弱,但給我們指明瞭方向。

01.

斯蒂芬妮發現懷孕時,她和男友傑米正在一家咖啡館工作。因為學歷不高,他們只能做這些低收入的體力工作。除此之外,她還為一家寵物狗日託中心打工,還要在農貿市場賣麪包,傑米也還在為他朋友的餐館幫忙,做所有能做的工作。

孩子的到來是個意外,他們沒有積蓄,也沒有穩定的住所,但即將為人母的幸福讓她決定留下孩子。這遭到男友傑米的激烈反對,他數次勸説斯蒂芬妮打掉孩子。見她不為所動,還朝他發脾氣,甚至用打碎房間裏的物品來表示反對。

斯蒂芬妮也曾動搖過。她打電話給父親,父親説,日子雖然不美滿,但生活會越來越好,斯蒂芬妮和弟弟也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出生的。聽了父親的話後,她決定承擔起為人母親的責任,準備再找一份工作給即將出生的寶寶創造更好條件。

孩子9個月大時,她實在無法忍受傑米的家暴,覺得再繼續下去自己一定會抑鬱。於是她向政府申請了救助,搬到了可以暫住的收容所。

收容所只供她們棲息,要吃飯她還要另想他法。她幫人們修剪灌木,清除瘋長的雜草,不僅拔掉那些大棵的,連帶着剛露出頭的小草芽也要一一拔掉。這麼辛苦,一小時才能賺25~25美元,還不包括花費在路上的來回時間,但為了孩子,她只能咬牙堅持。

即使生活困苦,斯蒂芬妮還是攢了一個月的錢,在女兒米婭一週歲生日時給買了一雙新鞋,並用省下來的食品救濟券,換來了檸檬水和麥芬(一種蛋糕),帶着女兒以及家人去公園慶祝生日。

我們雖然暫時無法改變生活,但可以給普通的日子賦予特殊的意義,盡力過好這一天,讓它成為有意義的存在。這樣,苦悶的日子也會有一絲絲甜蜜。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02.

米婭稍大一些後,斯蒂芬妮把她送到日託所,這樣可以有更長時間去工作。

修剪園林的工作有季節性,並且受天氣影響特別大,下雨天和冬季無法工作。為了多賺一點,她去了一家清潔公司,成為了一名家政女傭。

清潔工的工資也是時薪制,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打掃完客户家。不僅打掃乾淨,還要符合客户要求,不然就要返工,而返工不僅沒有工資,還要自己承擔往返汽油錢。在美國,人們彼此離得很遠,出門全靠駕車。斯蒂芬妮每天花在路上的時間在2小時左右,如果有工作,公司會承擔油錢,而對於返工的工作,公司是不負責油錢的。

清潔工的工作並不好做,她要跪、或者蹲在地上,用毛巾將房間一寸寸地擦乾淨,鏡面上不允許有一片模糊,浴缸裏也不允許有一根毛髮。整日的勞累讓她腰、背疼痛不止,經常需要服用800毫升的布洛芬來舒緩。有時候即使服了藥,也還經常疼得睡不着。

斯蒂芬妮不僅要面對每日重複的重體力勞動,還要面對反覆生病的女兒

。租住的房間不透風,夏季熱得無法入睡,秋、冬季節還滋生了許多黴菌,再加上孩子太小就要待在日託所,米婭經常生病。可是為了賺錢養家,她不得不在看完醫生後將哭鬧的孩子送回日託所。病沒好利索,就要繼續待在日託所,米婭因此經常生病。

為了改善住所,她準備搬家。斯蒂芬妮看上了一家陽光充足,有三個和米婭大小孩子的家庭,但對方要價太貴。一想到如果不搬家,女兒還要整天生病,繼續沒有玩伴。她鼓起勇氣問對方能不能用勞動抵扣部分房租。房東同意了,她和女兒終於搬離了那個陰暗潮濕的房子。

困境確實存在,但正是這些困境逼迫我們思考,燃起了我們與艱苦生活奮鬥的勇氣,想辦法為愛的人創造更好條件。這一切都源自於愛,有了愛也有了動力。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03.

在艱苦生活的間隙,斯蒂芬妮從沒放棄過提升自己。

懷孕之前雖然要打好幾份工,但是她還申請了某所學校的學位。女兒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她只能暫時放下學習,專心工作,好好照顧女兒。

在工作中斯蒂芬妮發現,如果有高學歷,工作狀況會好一點,並且報酬也會多,這樣就能給女兒買想要的東西。於是她開啓了攻讀學位的艱難旅程。

每晚把米婭哄睡,她煮上一大杯咖啡,開始與冗長、繁瑣而又枯燥的課本作鬥爭,困了、餓了就喝上一口咖啡。有些課可以在網絡上完成,但每週2次的法語課,老師規定必須去上課,她只好提前找人幫忙照看女兒。

雖然學費由政府的佩爾助學金和英才計劃幫忙,但所用的教材卻需要自己購買,新書太貴,她就買舊版的二手書來看。

在這些咬牙堅持的歲月裏,她唯一的信念就是女傭的工作只是暫時的,等提升了自己,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後,一定能夠有更好的生活。

寫作是斯蒂芬妮的夢想。在堅持學習的同時,她開始在電腦上記錄和女兒的點滴生活。經常趁女兒洗漱或者是獨自玩耍的時間,她將日常生活描述了出來,並放在了臉書上。

剛開始只是發泄工作的不滿和帶小孩的辛苦。後來,一次差點失去女兒的車禍讓她意識到日子雖然艱苦,但正因為有女兒的陪伴,自己才覺得不孤單。

和孩子的點滴相處讓她明白,孩子不只是負擔,更是自己的陪伴。因為孩子,斯蒂芬妮不再焦慮,不再抱怨困苦的生活,開始發掘與女兒相處的點滴之美。誰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痛苦的生活也有美的存在。

多年的堅持有了回報,她不僅如願拿到了學位,而且發在臉書上文章也受到很多人喜歡,大家認為斯蒂芬妮的經歷鼓舞了自己,紛紛要求她寫更多經歷,她因此成為了專欄作家。斯蒂芬妮終於依靠雙手為女兒提供了穩定的生活,實現了作家的夢想。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04.

她的經歷就像是一面鏡子,讓那些在苦難掙扎中的人們看到希望。雖然生活充滿了波折與坎坷,但我們有了想要爭取的東西,就能燃起鬥志,帶着我們走向更美好的地方。

《風雨哈佛路》的女主麗茲,也是出生在貧民區,父母是癮君子,母親還是個酒鬼,而且患有精神分裂。她父親雖然是個天才,但是不願意努力。她不想過與父母一樣的日子,選擇了通過學業來創造更美好生活。她用2年時光掌握了高中4年的課程,並且還抽空打工賺生活費。通過努力,她終於如願走進了哈佛。她的姐姐、父親,還有好朋友,卻不願意努力,只能重複他們以前的生活,直到看到麗茲走出了一條光明大道。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生活從來就不公平,我們在苦苦掙扎,有人在鮮衣怒馬。

對此,部分人找來了各種藉口,但客觀環境從來不是抵擋我們前進的腳步,真正的原因是缺乏對生活的熱愛,有了對生活的熱愛,我們才有了希望,才願意努力創造更好的生活。有了愛,也就有了夢想。

如果説努力拼搏,該是人生的常態,而愛就是努力拼搏的底氣。

不記得誰曾説過這樣的話,

如果你覺得日子很苦,就去看比你更痛苦的人

。斯蒂芬妮的日子比大多數人都痛苦,既要帶娃還要工作,還要為給女兒創造更好生活而努力學習,但她挺了過來,也收穫了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也充分證明了世界上沒有白走的路,我們走的每一步都算數!如果你也想改變,就看一看《女傭的故事》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76 字。

轉載請註明: 做人很苦,我們還要不要生孩子?《女傭的故事》給了我們答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