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脈風雲,他們日復一日地為我們保駕護航

◎ 科技日報記者 付麗麗

從北國邊疆到南海之濱,從茫茫大漠到雪域高原……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測風速、放氣球、出野外,國慶閲兵式、奧運會舉辦地,每一場大型活動背後,都有他們把脈風雲、保駕護航,他們就是剛剛獲得“科學也偶像”視頻大賽三等獎的作品《第一視角看氣象工作者》中的主角,他們的共同身份是氣象人。

視頻中的李宗濤正在查看百葉箱,作為北京冬奧會河北賽區氣象服務保障團隊成員,每年他都要在崇禮的山溝溝裏集訓近4個月。“主要就是為了摸透這邊天氣的‘秉性’,每一條賽道的每一個位置,一天中不同時間風力、風速、雪温怎樣,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李宗濤説。與夏季奧運會不同,冬季奧運會能否成功舉辦,氣象條件是關鍵。

把脈風雲,他們日復一日地為我們保駕護航

在崇禮,當地有一句俗語説:“山連山,連綿不斷。溝套溝,其數無窮。”正是這種複雜的山地地形條件,讓氣象人壓力倍增。“複雜的地形使這裏的氣象風險極高,低温、大風是氣象預報工作的難點。”李宗濤説。

觀測是預報的基礎。如果説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是頂在前面的“直接答案”,那麼監測精密就是那份永不中斷的“參考資料”。正因此,集訓時,儘管户外温度低至零下20多攝氏度,但他們依然冒雪爬山,用手持氣象測量儀測量風速、温度、濕度等多種要素。“風大的時候,三角架都支不住,我們都要趴在地上用手牢牢抓着。一個賽道平均長400米,各個賽道不同位置都要測,為的是積累數據和經驗,為精確預報打下基礎。”有團隊成員説,“一天下來要在山上工作四五個小時,行走將近兩萬步。”

“觀雲測天”, 在許多人的想象中是一種浪漫的體驗。但對基層氣象員而言,卻是日復一日地觀察、維護。更難的還是建站之初,為不耽誤後續進程,他們一邊用騾子馱運,一邊合力搬設備上山。“冬奧無小事、氣象無小事,事關着運動員的安全,來不得半點馬虎。”這句話,他們經常掛在嘴上。

“觀天”的不只他們。在海坨山——2022年北京冬奧延慶賽場,作為冬奧延慶賽區現場氣象服務團隊隊長,時少英已在氣象預報崗位上摸爬滾打了28年。儘管服務過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但她還是覺得冬季奧運會天氣預報壓力更大些。山地氣象預報是世界難題,經驗欠缺,歷史觀測資料幾乎空白。

沒有歷史資料,一切從頭開始。從2017年算起,3年裏,時少英已經記不清和同事們爬了多少次山。2017年11月的一天,她們判斷當天中午會下雪,一早起來就上山等着,10點多,雪花開始飄舞。“當時風特別大,風捲着雪花,山頂能見度特別低。大家就一路從山頂走到山腳,感受雲、風及雪的變化。”時少英説,這樣大家對這種天氣形勢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結合自身所學的山地預報知識,為精確預報打下基礎。

把脈風雲,他們日復一日地為我們保駕護航

視頻中的另一主人公是黃健,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海洋氣象首席預報員,他長年工作的地方在南海的一個小島——博賀,也是我國首個海洋氣象觀測基地。

建站頭幾年,公寓沒有建起來,老黃和同事們住板房。颱風到來時,不僅掃蕩觀測基地的防風林,房頂也隨着強風,紙片般飛起,再重重砸下。後來,每次颱風來時他們都要用鐵絲、鋼纜固定房頂,將板房捆成“粽子”。

儘管如此,老黃總説:“學的就是這個,喜歡。”他喜歡這裏海岸線平直,無地形阻擋,利於對各種海洋和大氣參量進行觀測。同時,這裏也是颱風及破壞性海浪和風暴潮的多發區,觀測數據對研究南海台風、改善預報精度有重要意義。“有了自己的觀測站,獲取第一手數據,才有發言權。”老黃説。

不得不説,視頻中的主人公只是萬千氣象人的縮影,正是因為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求實、奉獻,才使每一次重大活動都能精彩呈現。正是有了他們,我國的氣象服務才更加精準、有效。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8%,強對流預警時間提前至38分鐘;颱風路徑預報24小時誤差穩定在70公里左右,達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鏈接:

白芝勇:追求測量精度不停步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宋慈(實習)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9 字。

轉載請註明: 把脈風雲,他們日復一日地為我們保駕護航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