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慧平台巡檢。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 供圖
中新網杭州10月1日電(張斌 胡丁於 求力)在“機器換人”的背景下,今年的國慶中秋假期,杭州一些電力工作人員的值守不再像往常一樣“鑽”電纜隧道:在國網杭州供電公司推動電纜智慧線路建設的背景下,人員成本、車輛成本、巡視率實現大幅下降。不僅改變了值守這一“苦差事”,智慧化還帶來了降本增效的“紅利”。
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慧平台巡檢。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 供圖
10月1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電纜巡檢人員李富平來到值班室,登錄高壓電纜智慧線路管理平台,逐一查看電纜線路接地環流、電纜終端紅外測温、電纜接頭局部放電等在線監測數據,確認電纜線路運行狀態。
隨後,通過電纜隧道環境監控數據、視頻監控等,他仔細分析隧道內的每一個細節運行狀態,全面瞭解電纜隧道時況。在距離隧道15公里的遠方,李富平利用狀態感知設備、5G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就可以即時全方位看到電纜及隧道“現場實景”——這是電纜智慧線路建設帶來的全新工作變革。
值守的工作人員正在通過智慧平台巡檢。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 供圖
“以前,我們運維人員需要去現場給電纜線路進行帶電檢測,一般3人1小時才能完成,個別情況需要兩天才能完成。”李富平介紹到,“現在,電纜智慧線路建設完成後,我們在值班室點點鼠標,幾秒鐘後,通過監測數據、視頻畫面,就能掌握電纜及隧道運行情況。”
據介紹,作為全國首批進行智慧化改造的電纜線路,杭州“祝興2P23線電纜段”全線首創應用5G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井蓋等69類1278台智能感知設備,首次實現多場景自主預警處置功能。
在此之前,輸電線路一旦發生跳閘,輸電運檢中心和電纜運檢中心工作人員需要共同前往現場巡視、確認,組織搶修。而現在,在電纜線路兩端加裝故障定位裝置後,工作人員運用實時數據採集開展精準數據分析,就能實現電纜故障快速定位,只需一方人員前往現場搶修即可。不僅如此,平台還能替代人工,快速自動編制標準化搶修方案,出具人力、物力清單,實現智慧搶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通過高壓電纜智慧線路管理平台,一個早上可以完成泛濱江區域3條隧道3.8公里遠程巡視,檢查29回線路實時運行數據、通道防外破狀態,3處危險點視頻巡查。這個國慶假日,我們實現了智能化保電。”李富平説。
據介紹,作為浙江輸電電纜智慧線路示範區,杭州泛濱江區域已完成電纜線路接地箱環流監測、混合線路故障定位等裝置加裝工作,推動人員成本降低85%、車輛成本降低80%,隧道內人員巡視率下降85%。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介紹,下一步,其將繼續推進高壓電纜智慧線路及示範區建設,加強數字化轉型、數字孿生、全息感知等關鍵技術在該領域的深化應用,推動能源互聯網形態下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落地落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