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東部地區真的“大規模交火”了?

近日,安靜了一段時間的烏克蘭東部局勢再次衝入輿論視野。有消息稱,頓巴斯地區烽煙再起,烏政府軍與當地民間武裝大規模交火,並互指對方破壞和平協議。有烏克蘭官員警告,頓巴斯地區可能滑入大規模衝突。

烏東局勢究竟怎樣?輿論議論紛紛。分析人士指出,烏方最近確實有增兵舉動,但一場所謂的“大戰”並不存在,地區現狀並未打破。

大規模交火?

從上週起,多個消息渠道都傳出烏克蘭東部發生大規模交火的消息。

中文網絡上有消息稱,烏克蘭政府軍有6至7個精鋭旅正向頓巴斯地區發起攻勢,甚至還有關於進軍路線圖的內幕。有網絡視頻顯示,烏政府軍正往當地火車站運送坦克、自行火炮和步兵戰車等。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眾所周知,烏政府軍和民間武裝於2014年4月在頓巴斯發生大規模衝突。後經國際社會斡旋,雙方在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並於去年7月達成全面停火協議。不過自那以來,小規模交火從未間斷。烏當局一直指責俄羅斯暗中支持民間武裝,莫斯科則予以否認。

人們不免疑惑,當下烏克蘭東部究竟又發生了什麼?真的又大打出手了?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指出,迄今為止,烏東局勢並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烏克蘭主要媒體對烏東衝突的報道比較少,西方媒體幾乎沒有報道。如果真是烏政府軍要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按理説是體現烏當局政績的事,烏媒應該更積極。

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吳大輝認為,目前的局勢可從兩方面解讀。

一方面,從烏克蘭方面的戰報可知,並未發生大規模交火。烏克蘭國防部每天都有戰報公佈,在中國國內一些媒體認為交火最激烈的11日和12日,烏方陣地只有一輛舊的步兵戰車被擊中、一名前線士兵被狙擊手打傷,根本沒有大規模的交火。從今年1月到現在,雙方傷亡人數大約都是十多人,並沒有超出以往衝突的零星傷亡規模。事實上,自2015年簽署《明斯克協議》以及去年簽署全面停火協議以來,雙方之間低烈度衝突從未停歇——小到狙擊步槍狙殺、中到RPG互射、大到100毫米口徑以上火炮射擊,一直在接觸線上發生。

另一方面,最近一段時間,烏方確實向這一地區增加了一些兵力,但並沒有打破現狀,也不是為了大規模開戰。烏軍並不具備靠武力來解決東部衝突的能力。因此,烏方向前線調兵更多的是一種姿態,其目的主要有兩點。

一來,吸引歐盟和美國關注,向它們施壓。今年4月,“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烏克蘭、俄羅斯、德國、法國)即將舉行,烏克蘭方面正在促成一份繞過明斯克協議的新和平協議。它希望歐洲能向俄羅斯施加更多壓力,同時也希望美方能參與“諾曼底會談”。拜登一直以來對烏克蘭有種特殊的感情,當副總統期間曾5次到訪烏克蘭,對烏政府給予支持。但拜登也不希望烏方打破現狀,用武力解決問題。

二來,轉移國內矛盾,提振民心。烏總統澤連斯基目前的支持率非常低,只有百分之二十幾,比前總統波羅申科還低。他領導的人民公僕黨也是人氣低迷。因此,他需要想辦法凝聚民心,但在疫情造成嚴重衝擊、烏克蘭經濟一蹶不振的情況下,很多老百姓甚至揭不開鍋,他很難找到其他辦法。

華師大俄羅斯研究中心學者苟利武指出,2020年烏克蘭經濟衰退5.5%,疫情控制不力,國內政局乏善可陳;拜登自上台以來至今未與烏總統通話,澤連斯基支持率持續走低。因此,他想要通過增兵之舉凝聚國內支持,並吸引美國和歐洲的注意,從而獲得資金或疫苗援助。

西方要插手?

既然烏方增兵只是想展示姿態,那麼西方是否會配合這場表演,幫它一起撬動烏東地區的脆弱平衡?也有網友猜測,隨着拜登“新官上任”,西方會不會藉機給俄羅斯來點“硬”的?

不過,輿論普遍認為,尋求烏東衝突的解決,烏克蘭“人微言輕”,西方也不會輕易鋌而走險。因為烏東衝突表面上是烏政府軍與民間武裝的內鬥,實則關乎另兩個維度的較量:一是俄烏之間矛盾難解,二是西方與俄羅斯博弈激烈。

自2014年起,烏克蘭不僅奉行激烈的反俄政策,還表現出加入西方陣營的強烈意願。對此,俄羅斯認為,烏克蘭處在歐洲大陸的關鍵位置,理應奉行中立政策,不應急切地選邊站隊。因為烏克蘭的一邊倒,不僅會使歐洲大陸的地緣戰略格局發生變化,還會對俄羅斯構成直接威脅。鑑於上述分歧,俄烏自然而然在克里米亞和烏東衝突問題上爭執不下。在此基礎上,西方一直把烏克蘭視為棋子,借其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

苟利武指出,俄羅斯和烏克蘭緩和關係的希望渺茫。對於美國來説,這反而是其希望看到的結果。因為烏克蘭是其戰略上可牽制俄羅斯的盟友。就烏克蘭來説,有評論稱,它是最悲劇的角色。它繼承了蘇聯的工業體系、農業基礎良好,經濟發展潛力很大,但如今卻陷入困境。主要原因在於,其在外交和軍事戰略上一直搖擺不定,國內政策制定不夠完善,整體戰略的眼光不夠長遠,因此給了大國干預可乘之機。

吳大輝指出,無論是北約、歐盟還是歐安組織,主觀上都希望俄羅斯“歸還”克里米亞,希望烏東地區能夠重新歸到烏克蘭的版圖管轄內。但它們也知道,在目前的形勢之下做不到,就算它們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進攻性武器,烏克蘭方面也做不到。烏方只有不到90架戰機,坦克和裝甲車的數量都沒有東部民間武裝多,雙方軍力基本打個平手。

“從美國來看,拜登上台後恢復了一些對烏軍事援助,但尚未公開宣佈要提供大量進攻性武器。美國的目標仍是希望通過烏克蘭問題向俄羅斯施壓,但不希望大規模開戰。如果開戰,那麼烏軍自2015年以來積攢下的這些家底又會片甲不留,北約幫助其訓練的將近4萬人軍隊並不能扛住民間武裝的猛攻。”吳大輝説。

姜毅指出,美國正在幫助烏克蘭加強進攻性軍事能力,但其對烏政策跟過去比並無太大區別,即加大對烏克蘭各方面的支持,將其作為對俄鬥爭的一個前線。

局勢怎麼走?

目前來看,烏東地區大規模衝突的可能性很小。那麼,是否意味着低烈度衝突將繼續常態化?4月的“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會是新節點嗎?

吳大輝稱,在烏東地區,近期沒有大戰可打。一來,各方都不希望打。二來,與2018年年底俄烏髮生刻赤海峽危機、三艘烏軍艦遭俄方扣押時相比,目前烏東地區的局勢遠沒有當時那麼緊張。三來,民間武裝在50公里隔離帶已佈設地雷陣。烏軍想通過雷區極為困難,最多就是隔着緩衝區進行一番炮擊、派狙擊手抵近狙殺等行動。四來,下月將舉行“諾曼底模式”四方會談。

反倒是另一個方向更值得人們關注:克里米亞。烏克蘭很多軍隊的調動方向並不是烏克蘭東部地區,而是跟克里米亞接壤的南部地區。北約訓練的部隊也大量投放到這個方向,以牽制俄軍。與此同時,破壞小組向克里米亞進行的小規模滲透從未停止。俄羅斯方面更擔心在這個方面遭到來自烏克蘭方面的破壞和爆炸行動。

姜毅認為,局勢如何發展現在還很難下判斷。衝突各方、“諾曼底模式”都陷在僵局裏,目前看不到一個系統性轉變的機會。俄方在對烏政策上看不出有什麼太大變化,俄羅斯沒有太大意願和能力去捲入獨聯體地區的衝突,但這可能也是因時而異、因國而異。就烏東局勢而言,維持現狀可能最符合其意願。

苟利武指出,烏東問題目前處於一種擱置狀態。在一系列和平協議下,雙方應該還是會有所剋制,衝突會保持在一個可控範圍。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羣 文字編輯:楊立羣 題圖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安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8 字。

轉載請註明: 烏克蘭東部地區真的“大規模交火”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