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
當我們問這樣一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心理充滿了糾結,還有焦慮。
在網絡異常發達的時代,育兒主要是兩個派別,一個是放手派,給孩子一個自由,幸福,自己的人生自己控制的童年。
另外一個是嚴格教育派,給孩子一個設計好的軌道,讓孩子順着這個設計好的軌道,到達一個成功的人生。
所以,當我這個文章題目發出去的時候,立馬有人回覆給我,裏面是這樣説的,要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好像孩子是無知的,好像父母是全能的,父母是上帝,左右着孩子的一切。
也有人説,孩子的童年是他自己的,不是你想給就能給的。
這個是放手派,孩子的童年歸孩子。
我接下去再問一句,我們真的放手到什麼程度,才可能不對孩子限制的?這個問題可能是無解的,我們的言行舉止本身在影響我們的孩子了。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管父母有意還是無意引導教育,對孩子來説都會有重大的影響。
誰是你的媽媽,誰就決定了你的命運。
這句話看起來很絕對,我們從出生開始,和媽媽是我們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關係,在6個月以前,嬰兒的眼裏,媽媽就是我,我就是媽媽,從六個月以後才慢慢的分離。弗洛伊德説的,六歲以後沒有新鮮事,六歲以前父母帶給孩子的潛移默化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中國剛好也有對應的古話:“3歲看大,6歲看老”。
所以,父母的作用是如此之大,大到你即使沒有可以的教育孩子,孩子也會自然的學習得父母的思維習慣。
説完放養派,我們再來説説嚴厲派育兒的風行。
昨天有朋友發給我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廢掉一個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用喜歡的方式長大。作者強調孩子喜歡一樣東西是本能,喜新厭舊也是本能。大肆炫耀,強者談堅持,弱者才談喜歡。有遠見的父母,都應捨得讓孩子吃苦。認為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吃苦的過程,唯有吃的苦中苦,才能成為人上人。同時説到,如果真為孩子好,父母就要心狠,適當的逼迫總比放縱來的好。
這樣的文章,包括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的論點,是中華民族熟悉的味道。現在的媽媽基本都是80後,自己從小就是被打大,被罵大的。所以對於被打,被罵,被控制這樣的場景不要太熟悉。
因為被打,被罵,所以自我價值較低,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然後做一個甩鍋,總覺得自己的父母當時打自己不夠多,不夠狠,所以自己才不夠優秀。
可是,現在的育兒專家,心理學家都在強調,孩子不能打,不能罵,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愛好來選擇。
很多媽媽開始蒙了,首先這個不是熟悉的套路,這個沒有成功的案例來支持。而且從小有很多邏輯,比如,努力才能成功,成功才能有錢,人生才能幸福。
而心理專家告訴我,人生可以不努力,人生可以不有錢,人生也會幸福。
每個人本能的覺得,如果不努力也可以幸福,那是極好。
所以心理學家説的很正確,可是這個不熟悉的套路對媽媽來説本身就是挑戰,沒有辦法執行。或者説道理我都懂,可是我做不到。
這個糾結,這個焦慮,我到底怎麼做才是一個好媽媽。從小我們被要求做一個好孩子,長了我們自然就會嚴苛的要求自己做一個好媽媽。
好媽媽是什麼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在做好媽媽的路上,我們的內心充滿了糾結。
糾結到底是什麼,糾結的時候我們內心是衝突的,兩個聲音(嚴厲派和放養派)在那裏打架,或者是兩個我在那裏打架,非常的耗能,這也是現在媽媽覺得養一個孩子都很累的原因。很多媽媽一想到要二胎,第一反應就是你要把我累死啊。
這時候,有一個聲音跳出來告訴你,而且是一個權威專家的身份,擲地有聲的告訴你,孩子就是要逼的,還是就是要吃苦的。
媽媽們們好高興啊,自己不用和自己打架了,有人來支持自己了,也就是説要嚴厲教育孩子的那個我贏了。不用糾結,不用耗能。暫時可以安心的用一種方法教育孩子。
我們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我們從小就是這樣被教育的,我不是也活的很好嗎,所以讓我孩子和我一樣長大,多好啊。
這個就是每次嚴厲派的文章出來,會有很多媽媽支持,因為幫助媽媽們不用糾結了,也符合自己對自己基因的忠誠,這個是本能。
還有一些很多人對我説,我對我自己就是不滿意,我要給我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恭喜你,你還是在原來的套路里面,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是聽不懂否定詞的,我要給孩子一個和我自己不一樣的童年,在基因,生命本能裏面,會按照給孩子一個和自己童年一樣的,這個套路來。
大家對這句話如果還不能理解,我們可以覺察一下,“我愛你”“我恨你”,我恨你裏面不僅僅包涵了我愛你,甚至比我愛你更加的鏈接精密,其實是更高的濃度。
這裏我們可以參考我們中國文化裏面的太極圖,黑白兩極,黑到極致就是白,白到極致就是黑,這個就是能量的轉換。
這樣大家可以理解,當我們執着的説,我要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童年的時候,命運其實已經在重複,一代一代的在傳承。每代在重複這相同的模式。
這個就是命運,我們的命運在出生的時候就被決定了,誰做我們的父母,父母會用什麼樣的方式養育我們。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地主會打洞。
決定我們命運的是潛意識,決定我們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也是我們的潛意識。
所以,當我們問,我到底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這個問題的時候。
我們更要看到如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焦慮,看到自己的糾結。
自己活好了,孩子好的大概率就增加。
自己覺得自己幸福了,孩子幸福的大概率就增加,父母是孩子的樣板房,思維方式很多時候是直接的拷貝。
當我們問還給孩子什麼樣的童年的時候?
我們可以試着去覺察,這裏是不是還有對自己的不滿意,希望孩子能夠比自己更好。把自己未完成的期待,放在了孩子的身上。混淆了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他有權選擇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們覺察到這部分是自己的期待放在孩子的身上,我們就可以把這個期待收回來,可以自己去完成,而不是放在孩子的身上。
養孩子始終是一個糾結的過程,因為現在的育兒知識和自己當初成長的環境相差太大。這兩個觀點會一直在打架。
當我們糾結的時候,試着去看這個糾結,是那兩部分在打架,尤其是哪個舊的模式,當我們看到舊的模式的時候,我們可以靈活起來,可以選擇舊的模式,也可以放下。
就像我們看到天氣熱了,以前只能用扇子,可是有一天我們發現,還有空調的時候,這裏我們可以有新的自由,可以繼續用扇子,也可以用空調用新的模式。
自我覺察也是一樣,當我們發現衝突的時候,去看舊的模式,看到這個舊的模式的框架,我們就靈活了。
我家養兩個孩子,我在兩個孩子打架的時候,我是有意無意都是護着老大的,而我老公都是有意無意護着小的。我們在這裏經常有衝突,後來,我發現,其實我自己是老大,我接着保護大女兒,其實是包括童年時候的自己。而我老公,剛好相反,他是老二,她保護小女兒,就是保護童年時候弱小的自己。
看我覺察這個模式的時候,我知道我的大女兒不需要我保護,我就可以選擇保護小女兒,或者是不做任何的選擇。
當我們糾結這個問題的時候,這個衝突可以幫助我們看到自己的思維模式,而我們不斷的放下舊的思維模式的時候,我們自己就更加的完整。我們完整了,孩子自然就會完整。
所以,自我覺察才是根本,去看糾結的問題,看到自己的模式,孩子的童年會越來越好。
今天的一天我們如何和孩子一起渡過,這個過程足矣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到底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
如果再往下一步,如果今天你和孩子過得很特別,那就是這個問題有糾結,有焦慮。也説明有心理有有新的想法,有新的想法在這裏滋生。給自己全新的活法,孩子的童年也會隨之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