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採訪活動之一的“委員通道” 通的是“民心”、通的是“民意”,3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佈廳,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拉開帷幕。通道上七位來自各個行業的委員,就各領域熱點問題進行回應解讀,通道之外,又有哪些有趣的事情,一起跟着總枱記者的鏡頭走進通道。
3月3日下午,今年兩會政協首場新聞發佈會舉行。會前,發言人郭衞民遇見了在人民大會堂現場的總枱央視轉播團隊,立即聊起最近的新聞。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郭衞民:我看了你們的報道,昨天你們又報道了王亞平在太空,我是很希望媒體根據自己的特點提問題。
作為新聞發言人,關注熱點新聞是本職工作,眼下,郭衞民更關心的是將要舉行的委員通道。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郭衞民:記者現在關注的問題會很多,民生問題、經濟問題、發展問題。
記者:委員通道,雖然還叫這個名字,但是其實已經搬進了新聞發佈廳裏,“通道”這個名字還沒有變,有沒有什麼意義?
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新聞發言人 郭衞民:這是一個採訪的很好形式,幫助大家更好地瞭解代表、委員參政議政這樣的一個工作情況。它已經成為一個很重要的採訪活動、採訪品牌。可以讓不同的政協委員,他們來向媒體介紹他們領域的工作,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兩會的“代表、委員通道”在2018年第一次開啓,地點設在進入人民大會堂後,通往會場的通道上,也由此得名。疫情後,根據防疫要求,兩會會期壓縮,但“代表、委員通道”的採訪活動並沒有像很多人擔心的那樣,被取消或暫停,而是搬進了新聞發佈廳,通過遠程視頻設備,繼續回答記者關切。
3月4日下午,今年第一場委員通道開始了,通道上出現了7位委員:疫情防控、雙減、奧運場館之後如何利用,面對一系列近期關注度很高的熱點問題,委員們一一回應。
全國政協委員 馮遠征:我們在被邀請來走通道的時候,跟我們講就是説你的心裏話,就是説你們想説的話,所以這一點來説我覺得特別好,是最好的和全國人民溝通的一個橋樑。
這位吳浩委員向大家揭秘了疫情防控中,怎樣一步步升級科技手段追蹤識別有潛在風險的人員。這次是他第二次走上委員通道。
全國政協委員 吳浩:4年前就是因為當時沒有疫情,記者關注的也是基層怎麼能夠給老年人提供服務。今年因為疫情防控特別是動態清零這些政策,大家都知道到底行不行。我們做政協委員就是建言獻策,通過和媒體的無障礙的交流去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記者來説,通過委員通道可以得到熱點話題的回應;對於委員們來説,暢所欲言,把自己一年的履職情況,通過媒體告訴給屏幕前的老百姓,這也是自己建言獻策的職責所在。
全國政協委員 李迎新:這個通道確實是所有説的話題都是社會關注的話題,也是老百姓最關注的話題。這麼大的一個平台,這麼直觀地把我們自己想説出的話直接跟老百姓説。
五年的時間,通道的地點變了,記者提問的形式變了,但是直面關切、回應熱點的初心沒變:主動發聲,回應關切,傳遞信息,這是“通道”展示出來的最直觀的形象。
而民有所問,我有所答,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恐怕才是“通道”最重要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