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南京10月17日電 題:(我這五年)“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記者 孫權

  “這些年來,我們夫妻倆一直在嘗試着讓‘惠山泥人’更時尚、更有趣,去迎接日新月異的市場考驗。事實也證明,這項傳統手工藝隨着時代的發展正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而我們的夢想,也在這‘非遺’的傳承與發展中,日漸飽滿、豐富。”17日,在“中華文化海外交流基地”――惠山古鎮的一處不起眼木質小樓裏,“85後”的年輕小夫妻倪俊與曹智瑋接受了記者的採訪,他們相守在此已有5年,一直堅持活態傳承非遺項目――“惠山泥人”,並實現自我“喜愛藝術、愛畫愛刻”的夢想。

“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小夫妻二人,曹智瑋主要負責一些“粗貨”,倪俊則專攻“細貨”。 孫權 攝

  初出茅廬小情侶與“泥”結緣

  “惠山泥人”是無錫三大著名特產之一,無錫當地藝人取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質細膩柔軟,搓而不紋,彎而不斷,幹而不裂,可塑性佳,適合”捏塑”之用。對很多老無錫人來説,“惠山泥人”承載着此間幾代人的集體情感記憶。

  20世紀50年代,惠山成立“惠山泥人聯社”與“泥人合作社”,到90年代,無錫泥人廠曾有800多名工人,泥人一車皮一車皮運往全國各地。輝煌期過後,“惠山泥人”及相關產品產量一路下跌,從最高峯時的一年200萬餘件跌至三四萬件,產值不足400萬元,泥人廠也只剩20多人在做泥人。

  雖然處境“瀕危”,但當時仍有好消息傳來:2006年,“惠山泥人”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惠山泥人”開始了第一次面向社會“招徒”,緩解人才“青黃不接”之困。彼時,剛剛畢業的倪俊和曹志瑋雙雙入圍,成為“惠山泥人”大師喻湘漣、王南仙、柳成蔭三人的弟子,與“泥”結緣至今。

  2009年,倪俊跟曹智瑋學徒期滿,成為“惠山泥人”新一代的傳承人。2012年,倪俊與曹智瑋完婚,並於當年在惠山古鎮租下了一處兩層小樓,打造了一間名為“緣泥坊”的工作室,開始了兩人傳承非遺、實現夢想的創業之旅。

“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圖為倪俊展示以“惠山泥人”為原型製作的充電寶。 孫權 攝

  守望傳統老手藝迎“新生命”

  得益於近年來國內各地對文化發展的重視,“惠山泥人”也順風順水的開始走“上坡路”。倪俊、曹智瑋這對小夫妻很幸運,開店第一年,兩人的小店就略有“盈餘”,到了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店裏更是迎來了經營高峯。

  不過,2015年下半年起,隨着禮品市場受到衝擊,價廉物美“惠山泥人”也未能倖免:一些便宜的“粗貨”買的人少了,“細貨”更鮮有人問津。即便賣得不好,曹智瑋仍是支持倪俊做“細貨”,因為他們始終有夢想,就是要做“守”藝人。

  “一開始,我們還是很理想化的,但經過這些年的磨礪後,我只能説,我們是手藝人,要‘守’住這門手藝。”性格開朗的倪俊説,因為明白自己的身份與所承擔的使命,他更願意用作品與人“打交道”,用不拘泥於傳統的思維為傳統老手藝尋多線“生機”。

  曹智瑋説,小店剛開之時,他們就注重創新,試着讓傳統手藝貼近時代。在“緣泥坊”中,記者看到,十二生肖萌物、襁褓中的阿福、做成車掛的團阿福……這些造型別致的“惠山泥人”雖然模樣與以往傳統的“阿福”不一樣,但卻讓人眼前一亮,是店裏的“爆款”。同時,這對小夫妻還嘗試“轉型”,在泥人制作的泥料、色彩上都做了新的改進,並根據市場反饋推出私人訂製,個性化生產“惠山泥人”。

  倪俊跟曹智瑋還計劃,要加強手工體驗項目,圍繞“惠山泥人”開展雕塑、紫砂、繪畫等多元化的體驗。在向記者展示捧回的“江蘇省工藝品創新設計獎銀獎”、“銅獎獎盃”等榮譽時,夫妻倆堅信:“惠山泥人”在新時代下有創新,會越來越好。

“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這套“小籠包福娃”,是倪俊受新西蘭華人所託製作。 孫權 攝

  展望傳承藝人需“自我開拓”

  “這些年來,無錫市逐年加大對非遺項目的扶持力度,給傳承人發放一定補貼。從這點來説,傳承的延續性得以解決,但關鍵是,人作為非遺傳承的重要元素,需‘自我開拓’。”倪俊稱,隨着近年來政府部門對文化事業的重視,“惠山泥人”的“曝光率”也越來越高,知名度也隨之“水漲船高”,但在一片利好的背後,不容忽視的是這一行“年輕人”越來越少、產品的侷限性也漸漸暴露。

  倪俊不滿足於靠“政策”去延續“手藝的生命”,他希望這一行能引起年輕人的關注,讓更多年輕人喜歡上“惠山泥人”。

  為此,倪俊夫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他們在店裏開設體驗課,除了在產品的造型上發力外,二人還嘗試用“惠山泥人”的造型製作了充電寶、車貼等一些文創產品;讓顧客用傳統的“捏塑十八法”捏憤怒的小鳥;也有人刻出了大衞、還有“90後”讓“惠山泥人”玩起了COSPLAY。

  這些做法似乎已經脱離了“惠山泥人”原有的範疇,但倪俊卻希望繼續嘗試:“很多手藝都是一直在循着歷史的脈絡變化和革新去積澱的,‘惠山泥人’也需要。”

  此外,倪俊與曹智瑋還應邀走進校園,為學校的孩子們普及“惠山泥人”的知識,並運用新媒體對“惠山泥人”作品本身及行業進行對外解讀,不同程度上拓寬了傳承的“市場”。最特別的一次,曹智瑋甚至還在幾百個泥人身上打上了“二維碼”,購買者只要打開手機“掃一掃”,就可知這泥人寓意是什麼、用的什麼材料、用時多久。

  用倪俊的話説,這一系列的“自我開拓”,就是為讓人們看到:“惠山泥人”作為非遺項目,還有價值、還有生命力。

  “惠山泥人已經不再是祠堂看守們打發時間的小把戲,而是一張打着惠山烙印的標籤。”拿着手中的一套“小籠包福娃”,倪俊説,“這一批泥人共20件,已全部送到了新西蘭,當地華人老闆是要擺在餛飩店裏的。”言外之意,他們夫婦的作品,已是“漂洋過海”,有了新的展望。(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18 字。

轉載請註明: “85後”小夫妻“玩”泥巴堅持傳承非遺實現夢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