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個名叫約翰遜的德克薩斯州左翼青年,為抗議里根的共和黨政府而當眾焚燒了一面美國國旗。事後約翰遜因褻瀆國旗罪而受到德克薩斯州當地警局指控,並被判處一年有期徒刑。約翰遜不服,將官司一直打到聯邦最高法院。經過法庭上的激烈辯論,聯邦最高法院最終以5:4的微弱優勢判決約翰遜無罪,宣佈他焚燒國旗的行為屬於言論表達,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言論自由條款的保護。投下關鍵一票的肯尼迪大法官在判決書中寫道:“這一結果儘管令人心酸但是卻體現了基本價值,我們的國旗保護藐視它的人。”
美國黑人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抗議羣眾上街焚燒美國國旗
“德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的判決意味着,焚燒國旗在全美成為了合法的行為。而最近,其合法性卻似乎正在受到挑戰。5月25日非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由此美國多地爆發了持續性的抗議活動。在亞特蘭大、洛杉磯和華盛頓州均出現了抗議民眾焚燒美國國旗的場面。總統特朗普近日公開表示,他已經鼓勵各州州長通過反焚燒國旗法,“我們的法庭已經不一樣了,我認為現在是重新考慮的時候了。”
“我們法庭已經不一樣了”,特朗普的話中有話。他在2017年上任之後已經先後提名兩位保守派大法官入主聯邦最高法院,使得保守派和自由派大法官人數比例達到5:4。保守派的略佔上風讓特朗普看到了推翻“德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判決的希望。
焚燒國旗案,從一開始就是美國自由與保守兩股政治思潮角力的戰場。在庭辯之時,布倫南大法官作為自由派領袖指出,焚燒國旗行為本身並沒有對他人造成即刻的傷害,所以涉及的只是言論,而言論自由是最根本的憲法權利。“如果存在一項支撐憲法第一修正案的根本原則的話,那就是,政府不能因為社會感到某種觀念激進或不能接受,就可以簡單地禁止其表達”。布倫南大法官的這句話鮮明地道出了自由派的立場:只要不對他人構成即刻的傷害,政府無權干涉個人的言論自由。
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國會不得制定關於下列事項的法律:確立國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剝奪言論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剝奪人民和平集會和向政府請願伸冤的權利。”
而保守派則更強調以集體的名義對個人自由劃定邊界。倫奎斯特大法官既是保守派領袖,也是二戰老兵。他充滿感情地表達了反對焚燒國旗的態度:“不論是和平還是戰時,國旗都是我們國家的象徵,有着獨一無二的地位。這一特性使政府有理由禁止約翰遜焚燒國旗這類行為。”
法庭上的辯論實際上折射出社會思潮的湧動。自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社會興起了聲勢浩大的平權運動,在反種族隔離、墮胎合法化等社會運動的推動下,種族平等、性別平等的理念蔚然成風。自由派思想一時間在政界和校園裏取得了壓倒性的地位。“德克薩斯州訴約翰遜案”的判決即體現了此時期自由派在最高法院的優勢。
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保守派從未放棄過對自由派的質疑。上世紀90年代初,亨廷頓出版了《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他在書中批評自由派所推崇的多元文化已經蠶食了美國文明的核心——基督教文化。911事件後,亨廷頓又出版了《我們是誰:美國國家特性面臨的挑戰》一書。他提出警告説,多元文化已經威脅到美國人的身份認同,若不迴歸新教傳統,美國將面臨分化、衰落的危險。
知識界的風向轉變往往是政治轉向的風向標。在2016年總統大選期間,特朗普以保守派基督徒的身份粉墨登場,主張捍衞傳統的基督教價值觀,使得美國“再次偉大”。特朗普的保守主義立場深得美國原教旨主義者的好感,讓他在最後的選舉中贏得了81%的福音派基督徒們的選票,而後者在全美的總人數超過6000萬。所以可以毫不誇張地説,是福音派基督徒將特朗普送上了總統寶座。
福音派牧師為特朗普祈福
而上任後的特朗普也投桃報李。就職後不久,他便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廢除象徵美國政教分離原則的“約翰遜法案”。在特朗普相繼任命兩位保守派大法官後,不少持保守主義立場的州政府也嗅到了翻身的機會。2019年5月,阿拉巴馬州通過了具有“違憲”嫌疑的反墮胎法案,希冀藉此機會讓聯邦最高法院重審墮胎案,並一舉推翻其1967年對墮胎合法化的判決。這種政治操作手法與特朗普鼓動州長通過反焚燒國旗法何其相似乃爾。
在阿拉巴馬州議會前抗議反墮胎法案的婦女
無論是特朗普政府的明修棧道,還是州政府的暗度陳倉,都表明保守主義勢力正在美國社會迅速崛起。4年前,當特朗普以反建制派的政治素人形象參加總統大選時,主流政界對其頗不以為然。然而時至今日,無論他是否能夠成功連任,其所代表的民粹主義和保守主義已經成為政壇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如今的美國,在政治、經濟、外交甚至宗教方面,都呈現出向保守主義轉向的苗頭。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在經歷過平權運動的洗禮之後,未來的美國如果全面右轉將是什麼樣子?殊難預料。但如果真的有一天,星條旗不再保護焚燒它的人,對美國來説,不知是幸運還是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