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雷諾發佈全新在華戰略,“放棄”中國市場怎麼可能

由 弓四清 發佈於 綜合

日前,雷諾集團宣佈,已與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初步協議,將雷諾集團在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雷諾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停止開展與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

消息一出,引起圈內熱議,雷諾這是要和中國市場説“再見”嗎??怎麼可能!

事實上,東風雷諾股權只是雷諾為更好地開拓中國市場,所做的系列調整中以退為進的一步。根據雷諾集團4月14日發佈的全新在華戰略,未來與東風集團的合作將進一步升級,聚焦中國電動車市場;與此同時,雷諾還將集中優勢力量,與另一在華合作伙伴華晨汽車攜手,重點發力輕型商用車市場

結合起來看,雷諾的未來在華戰略已然明確。

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全球車市正處於下行期,不遠處,新四化潮流正滾滾來襲。各大汽車製造商除應對眼前的經營困境,還需支撐起面向未來的投資。過去在落子全球、佈局所有領域,大開大合,大包大攬的戰略受到了挑戰。各大跨國車企均提出了類似的降本增效計劃,收縮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一時的主題。

在此之前,雷諾臨時CEO德爾博斯就曾為雷諾今天的舉措給出過預示,她表示公司將在3年內削減20億歐元的“結構性”成本,“對其在中國合資公司的資產進行評估,並進行成本控制”。

彼時就有猜測稱,此言意指東風雷諾。

然而,任何一家全球性的汽車企業都很清楚,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的中心,必在東方。即便這個市場進入增長瓶頸,但中國作為第一大汽車市場的地位依舊不可撼動。更為重要的是,在政策和技術的驅動下,中國正引領着汽車新四化的方向,而這一方向已然成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共識。

雷諾也很清楚這一點,事實上,外界可能低估了雷諾在中國紮根的意志。在中國私人用車市場剛剛開放的1993年,雷諾就曾進入中國市場,在這片彼時被各大國際品牌看不上的市場中,與三江開始了合資經營,雖後續失利,但雷諾並未就此放棄努力。

10年後,第二次機會到來,2013年東風雷諾成立。得益於與日產的協同效應,其產能鋪設、國產化率迅速拉昇。雷諾本身賽道基因深厚,以轎車產品見長,但考慮到中國消費者對SUV車型的喜好,東風雷諾旗下產品以SUV為主。兩項結合下,東風雷諾投產兩年後,銷量快速超越7萬輛。

就在去年,雷諾還將中國升級為獨立大區之一,與歐、美等大區平級。在上海設立了設計中心,並聯合日產,建立聯盟研發中心。

直到此番雷諾在華戰略調整,東風雷諾走過了七個年頭,伴隨銷量起落的讚譽與爭議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雷諾用實際行動證明着,中國市場不可輕易言棄,唯有聚焦,才能謀求發展。

那麼雷諾的優勢是什麼?他們的回答也很明確,是新能源與商用車。

在新能源領域,雷諾深耕已久,是歐洲新能源化浪潮的先鋒,作為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商,在歐洲市場份額超過20%,保有量佔三分之一,雷諾電動汽車在全球累計銷量近27萬輛。在輕型商用車領域,其連續九年在歐洲電動輕型商用車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保有率為42.5%,

兩大領域具體在中國市場,有易捷特、華晨雷諾、江鈴新能源等多家合資公司和合作項目,未來雷諾的戰略重心也將圍繞上述項目展開。

其中,易捷特的戰略地位將得到強化,其由雷諾、日產、東風合資成立,專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研發與生產,其首款車型雷諾e諾上市兩個月,銷量便達到2658輛,市場反饋不錯。未來,該公司將發揮雷諾-日產聯盟的協同優勢,進一步挖掘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潛力。反過來,易捷特也將為雷諾-日產聯盟在全球新能源市場的攻勢提供彈藥,其中,RenaultCityK-ZE(中文對應名稱為雷諾e諾)歐洲版,有望在明年登陸歐洲市場。

另外,在江鈴新能源方面,雷諾將發揮其在電動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新技術及品牌管理方面的優勢,導入體系與技術,提升江鈴新能源的競爭力。在2022年之前推出4款核心車型,覆蓋中國電動車細分市場主要車型的45%。未來,江鈴新能源還將涉足汽車共享服務和網約車服務。

而在華晨雷諾方面,金盃品牌在華有深厚的品牌、用户基礎。連續19年拿到輕型商用車銷量冠軍,在中型廂式車輛細分市場處於領先地位,2019年市場佔有率為28.4%。未來,雷諾將為華晨雷諾金盃深度賦能,引入平台、技術,包括新能源技術。導入更多車型,共享零配件體系,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

據產品規劃顯示,到2023年,華晨雷諾金盃將開發5款輕型商用車。以華晨雷諾金盃作為又一研發實體和全球輕型商用車出口基地。資料顯示,金盃產品暢銷全球十六個國家,去年出口比上年增長了160%。

總得來看,東風雷諾的轉身,是雷諾能洞察市場發展趨勢與自身的優劣,在華戰略進行升級和調整,聚焦優勢領域後的重要舉措。如雷諾集團中國區主席福蘭所説:“雷諾集團在中國市場翻開了新的篇章”,其未來發展值得期待。而我們或許也得承認,缺少特立獨行的法系車,中國市場也是不健全的。當雷諾發出不願放棄的信號,作為最大、最包容的市場,我們理應容得下所有願意振作的品牌。

文/秦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