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位於雲巖區普陀路的紅邊門農貿市場施工現場,數十名工人正在進行管線拆除、廢渣清運等各項工作,一片繁忙景象。
紅邊門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是雲巖區做“精”做“細”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切實提升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紅邊門農貿市場佔地面積4700平方米,位於居民樓負一層地下室。自2008年升級改造後至今已12年,市場內公共設施陳舊、排水不暢、地板濕滑、線路老化、消防設施不配套等問題突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雲巖區普陀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國勇説,經雲巖區政府和市場管理方研究決定,共同出資近700萬元對市場進行全面升級改造。
民生工程,便民利民,予民實惠。改造公告發出後,從接到動員通知到處理商品、清空攤區,整個紅邊門農貿市場的420餘户經營户,僅用了不到兩天時間。
“街道辦協調新印廠為經營户提供了一個臨時倉庫囤放貨品,並承諾所有經營户‘出去了’還能‘進得來’,兩年之內不加價、不加租,解決了經營户的後顧之憂,為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助力。”李國勇説。
“之前市場的環境不好,衞生問題也比較嚴重,現在政府和市場管理方出資進行提升改造,為的是給大家一個更好的經營環境。雖然短期利益受到一定損失,但必須大力支持,積極配合。”之前在市場經營白條肉類的周女士説。
“農貿市場改造惠及千家萬户,不能耽誤。接到任務後,我們迅速深入現場開展實地調研,詳細掌握相關情況,並經過全面考慮、反覆修改,初步確定了市場改造方案。”項目設計方相關負責人彭露説。
如何讓改造後的紅邊門農貿市場“華麗轉身”,成為一個環境好、現代化的農貿市場?彭露介紹,以“展現形象、提升服務”為定位,整個紅邊門農貿市場按照4A級農貿市場打造,分為鮮肉區、白條區、蔬菜區等12個區域。
具體工作中,改造提升主要從室內裝修、設施設備、環境衞生、門頭美化等方面入手,統一裝修,攤位區用色分明,所有給排水統一改造設計,並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指示標誌、事故照明、室內外消火栓等部位進行獨特設計,減少安全隱患。同時,每個攤位都將增設移動支付設備、智慧菜價詢問觸屏系統,打造智慧農貿市場。
經過緊鑼密鼓的籌備,7月22日,紅邊門農貿市場攤區全部清空,項目施工方同步進場施工。7月27日,市場內的室內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7月28日正式進入改造施工階段。
“我在紅邊門農貿市場買菜20多年了。之前市場裏面路面濕滑、衞生狀況不太好,希望這次改造早日順利完成。”對於市場改造,72歲的市民孟鎮華格外期待。
按照計劃,紅邊門農貿市場改造工期約為40天。屆時,一個全面升級的4A級農貿市場將全新亮相,提升羣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時,為貴陽市文明城市形象加分。(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