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種養老方式看似“公平”,兒女似乎都很孝順,其實苦的還是老人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綜合

國內老齡化現象日漸明朗,養老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了解決老人晚年的生活問題,不少國家開始實行了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執筆:張蒙

編輯:王之風

定稿:蘇子後

“百善孝為先”,中國自古以來講究孝順,直到現在父母老去,孩子盡孝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畢竟爸媽含辛茹苦把孩子養育成人,就是希望將來能老有所依,等到晚年纏綿病榻的時候,子女能在牀前盡孝。

本文圖片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這種孝順看似公平,卻讓老人有苦難言

隔壁老劉家有三個孩子,老大老二是兒子,老三是女兒,老兩口辛苦了一輩子,終於把三個孩子拉扯長大,等到一個個結婚成家,他們的任務也就完成了,兩個兒子都在城裏買了房,女兒也在隔壁縣城定居下來,老劉總算可以安享晚年了。

眼看老劉和老伴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不方便,三個孩子便商量着輪流來照顧爹媽,兩個哥哥離得近,理應多分擔一些,就提議説每年各把父母接到自己家生活5個月,年底過年的那兩個月就由老三來照顧。

乍一看確實沒問題,三個孩子都能盡到孝道,是一種非常公平的做法,可剛實行一年,問題就來了,老大家有兩個孩子,平時夫妻倆照顧孩子都忙不過來,老劉和老伴去了,不僅沒得到關照,反而還得幫他們倆帶孩子。

老二家雖然只有一個孩子,但女方那邊的父母也跟着他們一起住,一家四口老人擠在一起,無形中負擔更大了,再就是老三,去一次不僅要坐大巴,還要倒幾次公交,老倆口為了過個年來回折騰兩次,身體根本吃不消。

別人都羨慕老劉有三個孩子輪候伺候,可只有他們自己心裏清楚,這樣的安享晚年,還不如兩個老人安安靜靜在老家種種田、養養雞來得自在,一年到頭倒騰好幾次,也沒落到一點好處,反倒還把兩老的身子骨給折磨散架了,老劉內心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另外幾種盡孝養老的方式也十分常見,不少家庭都在爭相模仿。

幾種常見的盡孝養老模式,你家中招沒

1、子女只給錢不贍養

這種一般針對於子女都在外地,離父母比較遠的家庭,平時回來一趟都挺麻煩,一年到頭可能也就過年才回來一次,時時刻刻守在父母牀前盡孝也不現實,還不如每個月給錢來得實在,不過這樣容易使父母變成“空巢老人”,他們晚年會感覺很孤獨。

2、子女與老人同住

這種養老形式很常見,老人與子女同住不僅可以幫忙帶孩子,又正好能解決晚年無人照顧的問題,但祖孫三代人同在一個屋檐下,很容易產生矛盾,特別是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存在差異,難免經常有些磕磕碰碰。

3、把父母安置在自家附近

有的子女為了方便照顧父母,但又不想與老人同住,就會選擇在離自己家不遠的地方給父母租或買個房子,這樣來往走動也比較方便,老人還能偶爾幫着帶娃,子女平時也可以過去蹭蹭飯,看似還不錯,不過買房的開銷比較大。

4、送到養老院

既沒時間照顧,又擔心父母生活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可這種方式很容易被人議論,一般會認為子女不孝順才會把爹媽送進養老院,但如果實現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平時送父母過去,節假日再接回來團聚也不失為一種盡孝的方式。

當前最新型的盡孝養老模式正在悄然流行,你知道嗎

國內老齡化現象日漸明朗,養老一直是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為了解決老人晚年的生活問題,不少國家開始實行了一種新型養老模式,即旅居養老。

這種方式其實在養老院的模式上進行了升級和優化,老人入住後,只需承擔一定費用,每3個月他們會和同一批的老人一起換一個新的地方輪流居住,主要以度假村、風景區、療養院等與之相匹配的正規養老機構。

如果子女因自身工作原因,實在照顧不過來年邁的父母,不妨採取這種新型盡孝的模式,讓他們的晚年更加豐富多彩。

1、老人不只是被困在養老院裏,會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不僅鍛鍊身體,開拓眼界,心情也能更加愉悦。

2、配套設施完善,有專人照顧,不必擔心老人的身體健康問題,給孩子減輕不少負擔。

3、老人與同齡人在一起生活,會有更多共同語言和相同的興趣愛好,可以一起下棋、跳廣場舞、打太極、學習書畫等,文娛活動也會非常豐富。

為了讓父母有一個幸福而舒適的晚年生活,子女們也是操碎了心,但有些方式確實不太適合年邁的老人,不僅沒能解決養老的問題,反而還給他們增加了負擔,看似孝順,實則“不孝”,孩子最好還是要多為父母考慮,選擇最適合他們的養老方式。

【今日一問】你家採取的哪種養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