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慧水利建設提升防汛抗洪能力

  

中國智慧水利建設提升防汛抗洪能力

  中小型水庫有了智慧管家。新華社記者向定傑攝

  新華社貴陽7月19日電(記者向定傑)“以前的防洪度汛,大家覺得雨可能很大,究竟大到什麼程度,無法量化。”説起這些年水利行業的變遷,從業多年的唐榮新對數字化助力感受頗深。

  2015年,正是中國大數據發展風生水起之時,貴州智慧水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運而生,唐榮新擔任技術總監,他的主要工作是加快集成水利行業數據資源,構建一朵智慧的“水利雲”。

  如今,貴州已利用這個“水利雲”平台開發出洪水預測預警、水資源調度、工程建設監管、智慧水務等多個模塊,並正在試點和推廣應用中。

  點開其中的“貴州省中小型骨幹水源工程運行管理綜合信息化系統”,選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吊洞水庫,主頁上分別顯示着當前雨量、庫水位、閘門運行狀態、泵站運行狀態等。

  “現在可以實時在線查看汛期水雨情和安全警戒水位,超預警水位還有單獨提醒。”唐榮新説,該系統的防洪度汛功能可實時分析各雨量站點、水位站的數據,進而精細化預報洪水。

  這些寶貴的數據將為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水量進來後,對水利工程安全會不會有所影響?如果説有影響,那麼系統就會自動生成一個閘門調度方案。”唐榮新介紹,後續經過人工論證的泄洪方案,包括先開哪個閘、後開哪個閘、幾點鐘開、開到什麼時候等具體信息,各水庫管理人員按照方案執行就可以了。

中國智慧水利建設提升防汛抗洪能力

  軟件工程師在貴州智慧水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新華社記者向定傑攝

  近年來,中國大數據、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斷在水利行業創新應用,智慧水利建設迎來重要契機。

  在貴陽市,同樣深耕洪水預報市場的還有一家名叫東方世紀的公司。他們的“東方祥雲”平台能對未來72小時的降水量、山洪預警、河流來水量情況進行較為準確的預測。

  “平台整合了氣象、遙感、地理地貌以及防汛辦共享的數據信息。”貴州東方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勝表示,平台可以在15分鐘以內把可能發生的洪水算出來,希望通過這種努力,把災害損失降低。

  當前,中國正處於防汛關鍵期,面對兇猛的洪水,各式各樣的高科技手段正廣泛運用到抗洪搶險中,為高效調度處置提供科學依據。

  日前,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在水利部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表示,如今水利部收齊全國12萬個報汛站的水雨情信息僅需10到15分鐘,一次洪水作業預報的時間也僅需幾十分鐘。

  此外,水利設施建設也再次被提及。近期,中國已經明確將推動150項水利工程建設,主要包括防洪減災、水資源優化配置、灌溉節水和供水、水生態保護修復、智慧水利五大類,總投資1.29萬億元。其中,單列的智慧水利工程有5項。

  今年3月,水利部還啓動了智慧水利先行先試工作,計劃用2年時間,在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太湖流域管理局3個流域管理機構,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貴州省、寧夏回族自治區5個省級水利部門,深圳市、寧波市、蘇州市3個市級水利部門,開展實施36項先行先試任務。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中國大力推進智慧水利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水利業務的深度融合,驅動和支撐水利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時間就是生命,高科技就是要與洪水搶時間。”唐榮新説,自然災害考驗着政府應急管理能力,讓數據“通起來、活起來、跑起來”,減災能力有望不斷得到提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6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智慧水利建設提升防汛抗洪能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