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岔怎麼辦?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延遲滿足的能力是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4歲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備延遲滿足的能力,而5歲以上的孩子就明顯出現了早期萌芽。
大多數孩子在8-13歲都能發展出相應的延遲滿足能力。
所以,小娃娃們總是等不及,話到嘴邊非急着説完,不説完很有可能下一秒就忘記要説啥了。
那孩子説話傷人怎麼辦?也急不得,情商也是慢慢培養起來的。
可急不得並不代表不需要引導,啥都不做,花是開不了的,我們要有靜待花開的心態,但更少不得每天施肥、澆水的辛勤耕耘。
不然的話,就像最近“大火”的伊能靜,她的招黑能力太強了,最近才在《乘風破浪的姐姐》裏博得一點觀眾緣,又被自己“三言兩語”搞得很被動。
《定義》的訪談中,她這樣評價自己的隊友:
就是沒有音
她倆各種亂轉音跟着導唱
因為是倒數第一
整場三十個裏面的最後一名
……
這些話,真的會讓別人很尷尬哦。
成年人,應該懂得給對方留一些體面,何況還是自己“一起奮戰的隊友”。輸也輸的是團隊,不是個人,難不成把別人突出來,就能把自己摘掉?
訪談中,伊能靜好幾遍強調她覺得自己很幸福,這倒沒什麼,關鍵是為了佐證她的觀點,她用了梅豔芳來舉例。
“那就會像梅豔芳,因為她一輩子都在尋找愛,連她最後已經瘦成那樣,她在台上都要穿白紗。”停頓之後又來了一句“人生不能倒過來”,還給了一個“你去理解”的眼神。
我們可以炫耀自己的愛與幸福,但是這樣否定別人的生活,就不禮貌了。尤其是對一個已故的人,更是一種冒犯。
對此,網友們一片吐槽,可見,不會説話的感覺着實不美好。
01
“不會説話”真的是非常尷尬,之前電視劇裏的一幕令人記憶猶新。
奶奶領着孫女去她農村的朋友家玩,朋友的孫女上前問好,非常有禮貌:奶奶好,叔叔阿姨好,歡迎你們來我家做客。
而奶奶領的小孫女,尿濕了褲子,朋友拿來的衣服,她不穿,還滿嘴嫌棄:我不穿,好髒好臭,哪件都不喜歡……
小朋友摘甜瓜讓她嘗,她説全是細菌,還説,你嘴巴里全是細菌,最後居然把消毒紙巾塞到了小朋友嘴裏。
媽媽讓道歉,結果她説出來的話是:魔法變身,我變變變,我把他們變成老巫婆。
因為孩子的原因,兩位老朋友也起了衝突,兩人口不擇言互相揭短,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電視上雖然演的些誇張,但是像這樣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我們樓下有個小孩就特別討厭,有一次他讓奶站的老闆,給他賒一瓶奶,老闆不認識他沒同意,他就大罵人家:你就是個XX……
童言無忌,並不意味着孩子可以無所顧忌地説話。反而因為是孩子,才更要從小學着“會説話”。
現在孩子還小,説些不禮貌的話,可能不覺得有什麼。但是長期無所忌口地亂説話,很有可能在長大以後,變成惹禍的導火索。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説:“語言是智力發展的基礎,也是所有知識的寶庫。”
會説話的孩子,走在哪裏都受歡迎。不會説話的孩子,除了令人不舒服外,也會丟失掉很多機會,因為言由心生,説話最能直觀反應一個人的涵養。
02
會講話的人,自然更受歡迎,語言的智慧,有時候會讓人會心一笑,或者豁然開朗。
黎明説:觀眾想知道也是非常合理的。但是對於我來説 ,我是個當事人,我不能説,再説人家已經結婚了,再討論的話不應該。無論是用什麼方法討論下去,我覺得都是不好的。
一番話説得四平八穩,滴水不漏,非常有內涵和修養,讓人對他好感倍增。
會説話的人,“四兩拔千斤”,寥寥幾句,輕鬆幾招,就能讓人無話可説,佩服得五體投地。
還有特別有人緣的黃渤,他的幽默機智,風趣詼諧也總能圈粉無數。
閆妮曾調侃黃渤:我以前都是跟帥哥演戲,這次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自己要進入醜星的行列了!
黃渤的回答很機智:那我覺得和你一起演,是我要走向帥哥的行列。
你看,一個人的情商智商,完全體現在在語言技巧上。
會説話和不會説話,遇到的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會説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一次,媽媽帶兄弟兩個去看外婆,外婆催促他們趕緊娶媳婦。
小的説外婆我不要娶媳婦,因為你説過,等我娶了媳婦,你就該走了,我想讓你多陪我幾年。
一番話,聽得外婆感動不已。
話有三説,巧説為妙,懂得好好説話,是孩子受歡迎的秘密。
03
如何養出一個會説話的孩子?
給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
0-3歲是兒童的語言發展關鍵時期,在孩子咿呀學説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多跟孩子做一些交流。洗澡的時候,説:寶寶洗澡了,水熱不熱……
雖然孩子還不會回應,但是他會把這些語言,印在腦海裏,當他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時,就能更快掌握。
當孩子稍大一些,會説話時,可以引導孩子多説話。比如今天乖不乖,下午出去玩了沒有,都玩什麼了……引導孩子自主表達。
給孩子創造豐富的語言環境,能幫助孩子鍛鍊表達能力。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父母少言寡語,孩子就話少一些,如果父母口才好,孩子的説話能力也更強。
而且愛説話的孩子,思維邏輯、反應能力都更好一些。
教孩子學會換位思考
會説話的人,都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也會因此收穫好人緣。
會換位思考的人,會在對方傷心難過時,給他一個暖心的安慰;在對方失意時,做一些勸慰。
在説話前,會考慮我怎樣説,對方更容易接受一些,哪些話,説出來會傷人,儘量少説。
有不愉快事情發生時,他也會考慮對方的感受,而不會因為自己有理,就步步緊逼。
在生活中,凡事設身處地,換一角度為他人着想,本身就是一種修養。
有一次朋友去辦事,工作人員少給她的合同蓋一個章,當她發現時,已經開車走了半個小時。
她倒回去找人家補蓋章子,要放其他人,多半會因為耽誤了自己的時間而發火,但她只輕描淡寫地説了一句,沒事,現在給我蓋上就行。
她説,人家也不是故意的。我突然就理解了為什麼她的人緣那麼好,生意能做那麼大。
拿破崙·希爾説:“懂得換位思考,能真正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待問題,考慮問題,並能切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世界就是你的。”
孩子説錯話時要指出來
孩子有時候説話沒有“分寸”,想到什麼説什麼,大人容易以“小孩不懂事”把場面圓過去。本意是想着讓對方不那麼尷尬,但是背過身,一定要教給孩子正確的説法。
當然,孩子説錯話,也不要只訓罵,要告知孩子,錯在哪裏,哪些場合哪些話可以説,哪些場合不可以説,要給孩子説清楚。説話也是有規則的。
卡耐基在《語言的突破》中説到, 一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本人的智力的技巧,而另外85%取決於溝通的能力、講話的技巧以及説服他人的能力。
可見,會説話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不光是一個人內涵和修養的體現,更是一種生活和人際交往的智慧,願我們的孩子長大了都能擁有這種智慧。
當然最關鍵的是我們大人以身作則,對幫助自己的人真誠地説“謝謝”,不要吝嗇對別人的讚美,懂得傾聽和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