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孟加拉國在印度幫助下獨立49年,現在與印度關係是好還是壞?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綜合

1971年,孟加拉國在第三次印巴戰爭中從巴基斯坦獨立,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關於孟加拉國的獨立,還要得益於印度的支持和幫助。畢竟巴基斯坦最初獨立時,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與巴基斯坦被印度分開,一個國家被分成兩個地區,表面上是統一,但最終註定要分開。

孟加拉國是一個以伊斯蘭教為主體的國家,該國也有印度教、佛教等教徒。因此與巴基斯坦相比,孟加拉國還不是一個純正的伊斯蘭教國家,但該國最終還是把伊斯蘭教定為國家。

反印成主流

雖然印度幫助孟加拉國獨立,但孟印兩國的關係時好時壞,最初建立孟加拉國的謝赫·穆吉布執正以來,他是奉行親印政策的,但正因為穆吉布親印,最後導致被刺殺。此後孟加拉國對印度的關係可以説“五味雜陳”,反印、恐印成為孟加拉國主流。

因為穆吉布被刺殺後,齊亞上台成為孟國加國元首,但齊亞在對印度政策上奉行的反印政策。按理説印度幫助孟加拉國獨立,他們應該感謝才是,為何對印度沒有好感呢?

孟加拉國之所以從巴基斯獨立,印度的確幫了大忙,畢竟巴基斯坦如果包含孟加拉國,那印度東西兩頭都會受到打壓,讓印度非常難受。因此巴基斯坦獨立後,印度與巴基斯坦除了印巴戰爭外,也有很多衝突,但讓孟加拉國獨立使印度減輕了來自東部壓力。

印度自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後,也繼承了英國殖民時的一些做法,對周邊的小國頤指氣使,讓很多小國對印度既恨又怕。特別是孟加拉國從西、北、南三個方面被印度所包圍,就連孟加拉國民眾都説,孟加拉國是被印度鎖住的國家。

自從齊亞執政以來,孟加拉國對印度總體是反印。齊亞遇刺後孟加拉國政府也大都以反印為主體的。而且齊亞把伊斯蘭教作為國教,使反印成為孟加拉國的一種社會主流,一直到齊亞的女兒卡莉達·齊亞執政後,孟加拉國政府的執政,時常把反印作為拉攏選民的一種策略。

友印成主導

穆吉布的女兒哈西娜執政後,卡莉達作為反對派,時常在孟加拉國打出

“親印就是賣國”

的説法,但哈西娜執政後,由於當年其父遇刺後,她曾到印度避難,因此對印度保持友好,這種友好並不是“親近”,孟加拉國雖然反印聲音漸弱,但對印度還是存疑慮,畢竟一個大國,一個小國,無論體量還是經貿關係,孟加拉國始終處於被動的地步。

哈西娜執政時間較長,印度幫助也很多,作為一國首腦,哈西娜當然明白,與印度太近對自己沒有利,與印度太遠也不會有什麼好處。

哈西娜上任時,曾與印度達成了“

水條約”-《印孟關於法拉卡分配恆河水條約》

,一度使印孟兩國圍繞恆河水矛盾得以緩解。

印孟兩國共有57條水系,但印度大都佔上游,因此印度在水資源利用上,一定程度上有優勢,孟加拉國就很被動。這是孟加拉國恐印一面。

雖然現在印度與孟加拉國關係得到緩和,而且友好互動不斷。但印度始終在南亞以“老大”自居,讓很多小國不爽。而印度與孟加拉國這種特殊的關係,使孟加拉國與印度的貿易逆差始終存在,這是令孟加拉國很無奈的一面。而且還包括孟印之間非法商品貿易,使孟加拉國貿易赤字更大。

哈西娜於2009年再次執政後,進一步緩和與印度的關係,此後莫迪又再次來訪。而且印度向孟加拉國輸送電力,免除孟加拉國商品的税,一度使印度在孟加拉國受到好評。畢竟兩國曾是一個整體。

現在孟加拉國民眾總體對印度持友好的態度,以前那些強烈反印的也趨於對印友好。但印度長期在南亞奉行的利益優先,印度對孟加拉國並不是太關注,而且也不願真心的幫助孟加拉國,這一點孟加拉國也很清楚。

今後趨勢

雖然現在孟加拉國與印度實現了友好交往,而且國內反印勢力減弱,但並非好到

“穿一條褲子”

。因為孟加拉國還是伊斯蘭教為主,伊斯蘭民眾對印度是反感的。而且孟加拉國境內還有巴基斯坦的情報組織、反印武裝,這些勢力都是印度所擔心的。近年來,孟加拉國很多非法移民跑到印度,令印度很上火。

孟加拉國在發展與印度關係,也不時向外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不斷與北方大國發展友好關係,也注重與其他國家友好交往。如果單純依賴印度,孟加拉國實現不了本國發展。

哈西娜是一個很清醒的領導人,她之所以長期執政,其政治經驗很豐富。這一點並不僅僅表現在對印關係,從哈西娜外交政策上就能體會到。雖然孟加拉國對印度好感上升,但很多民眾對印度還是心存芥蒂。

因此,無論孟加拉國內部還是外部環境,與印度走的太近,不利於執政黨在孟加拉國執政。而與印度走得太遠也不利於執政者。而且保持既近又遠,不遠不近,或許正符合當局的利益,也能為孟加拉國贏得機會。

近年來,孟加拉國與我國加強友好往來,而且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孟加拉國的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也給孟加拉國的發展帶來的機遇。這是孟加拉國跳出印度制約的一個重要舉措,如果長期與印度保持過於緊密的關係,説不定哪一天孟加拉國會遭受重創。

歡迎各位看官批評指正,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