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災羣眾
他們是受災羣眾,也是最熱心的志願者。地震發生後,他們每一個人都在貢獻着自己的一份力,哪怕是一頓熱飯菜,一張大餅。□本報記者 熊筱偉
“一箱72盒米飯,這兒4箱不夠,再拿幾十盒來!”
九寨溝溝口執勤警察領到了熱飯菜。
8月11日下午5點30分,離九寨溝溝口不遠處一家名為“千鶴”的賓館,正門未開,裏面卻飄出濃濃的炒菜香。
沒營業的賓館,怎麼做這麼多飯?“送溝口、鎮上幾個地方,給警察的飯。”在後廚大聲喊話的是嶽東梅。説話間,這位年過四旬的大姐手裏沒停,拿毛巾飛速抹乾淨了一個裝盒飯的大號塑料箱。轉身又和服務員一起提出一個裝滿青椒肉絲的鐵桶。
這家賓館的後廚,是嶽東梅暫時租用的。她自己也有個小賓館,在十多公里外的老家漳扎鎮隆康村。“地震了反正也沒生意,乾脆關了,過來做點事情。”嶽東梅把鐵桶抬上廚房外的皮卡,邊轉身往回走邊説。
“1個廚師、6個幫手,都是我和自家賓館的廚師長找過來的。”嶽東梅説,今天一早,她就借來幾輛車,和大家一起出發,先去九寨溝縣城買了2萬元的菜,再直奔千鶴賓館做飯。
説話間,出鍋的回鍋肉被廚師倒入鐵桶。嶽東梅招呼人一起來提。“至少管個幾天,菜品還不能重複。”她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成堆的洋葱、黃瓜、捲心菜,把桶提上車。
為何要給警察做飯?“就是看他們辛苦,一天在外頭盡吃些餅乾方便麪,咋要得嘛。”
嶽東梅忙裏忙外。
下午5點45分,足夠300名警察吃的4大箱米飯、8桶菜,全部做好,塞滿了兩輛皮卡。沒地方坐,兩位廚師索性站在後車廂上,護着飯菜,趕赴不同地點。嶽東梅則留在賓館,“還要準備明天早上的稀飯、饃饃。”
下午6點,其中一輛皮卡開到了距離最近的目的地九寨溝溝口。在那兒執勤的警察等陸續接過盒飯。
拿袋子提三盒菜,手裏捧一盒飯,蔣永彬感嘆:“可以!”記者追問為啥,這位震後第一夜就在這兒疏散交通、轉移羣眾的阿壩特警説,“熱的,摸起滾燙。”
一旁的九寨溝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説,這是300位警察地震後吃上的第一頓熱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