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大大後,我國的統戰系統出現了人事大調動的情況,目前已經有18個省市的“一把手”被換人,人事的密集調整了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那麼這些被換掉的人都去了哪裏?而又有哪些人被調到統戰系統中呢?
十八大後統戰調動彙總表
基本情況
現任的31位地方統戰部長中,有8名女性部長,“60後”也是8人。“50後”中,有4位已滿60歲,包括1955年出生的天津統戰部長劉長喜、遼寧統戰部長孫遠良、吉林統戰部長剛佔標和1954年出生的浙江統戰部長孫文友。少數民族部長有7人,分別是內蒙古統戰部長布小林,蒙古族;福建統戰部長雷春美,畲族;貴州統戰部長劉曉凱,苗族;雲南統戰部長黃毅,景頗族;寧夏統戰部長馬廷禮,回族;西藏統戰部長公保扎西;青海統戰部長旦科,藏族。布小林和雷春美是兼具“少女”特點的統戰部長。
31位部長中,有13人十八大之前即在統戰部部長領導崗位上,時間最早的已任統戰部長將近10年。2006年,李微微和黃毅就已經分別任湖南和雲南的統戰部長,兩人均是1958年出生。有三位統戰部長2008年起任職,分別是天津的劉長喜、吉林的剛佔標和安徽的沈素琍。
剩下十八大之前任職的包括2011年上任的遼寧、江西、西藏的統戰部長,2012年上任的上海、福建、廣東、四川和貴州的統戰部長。
另外18位十八大後任職的部長中,今年任職了7人,其中4月份4個省市集中上任,分別是北京、河南、湖北和重慶,5、6、7月各一省區上任,分別是寧夏、山東和甘肅。2014年履新4人,2013年7人。
31位統戰部長大都具有較高學歷學位,除了兩人是本科及以下學歷外,其餘均為研究生學歷,佔比超過90%。其中,碩士研究生(包括在職)有23人,博士研究生6人。
調整原因:部長人選更迭主要涉及三大因素
從十八大後地方統戰部部長換人、補缺的原因來看,主要有三大因素,最大的因素就是因年齡原因的正常調任。這些部長一般在1955年或者1954年生,離開統戰部後到地方政協或者人大工作,一般任政協副主席、黨組副書記或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務。
例如北京市委統戰部原部長牛有成1955年生人,任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7年,今年1月當選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河南統戰部原部長史濟春也是1955年生,今年5月在卸任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後,僅保留一個河南省政協副主席的職務。新疆統戰部原部長王偉1950年生,2013年直接卸任統戰部長。類似的還有湖北、重慶、寧夏、浙江、山西、江蘇、海南等省區市。
第二大因素就是部長落馬。去年8月29日,時年54歲的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白雲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統戰部長一職由孫紹騁接任。去年6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王素毅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內蒙古本土幹部布小林補缺。
山東統戰部前任部長顏世元在今年6月被通報降職處理,任山東省政協辦公廳副巡視員,級別副廳。今年5月14日他的名字就不再列入統戰部領導名單,隨後還被取消全國政協委員資格、被罷免棗莊市人大代表資格。種種跡象都表明他可能“出事兒”了,統戰部長由吳翠雲接任。
還有一部分前任部長是調到其他部門工作,重慶、河北、黑龍江、廣西、青海都涉及這個原因。
18名新部長中3人系異地空降
大部分統戰部長的更迭都是“無縫對接”,但有一些省區市也空缺了一段時間才有“新任”到崗。山西統戰部長一職空缺最久,白雲接受組織調查後一年,孫紹騁才履新。黑龍江空缺11個月左右,北京、甘肅空缺3個月,河北空缺5個月。這5個省市除了北京的前任部長是因年齡原因的正常調任以外,其餘4省的部長不是落馬就是被調到其他部門工作。
從調任類型看,有的是異地空降緊急“救火”,有的是本地選任。
北京、內蒙古、新疆、寧夏等15個省區市的統戰“一把手”都是從本地幹部中選拔。河北、山西、重慶均為異地調任。河北空缺5個月後,原重慶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範照兵調任河北,任河北省委常委、統戰部長。山西空缺一年後,原山東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孫紹騁於2014年9月出任山西省委常委、統戰部長。重慶今年已有3任統戰部部長,目前的部長宋愛榮在之前的4年半一直執掌新疆紀委,她的前任張鳴履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不足兩個月,便轉任市委常委、秘書長。
十八大後上任的統戰幹部有年輕化的傾向,“60後”在全部十八大後任職的幹部中佔比超三成,是十八大之前任命“60後”幹部的兩倍。
半數部長曾主政地方或任省級秘書長等職
為什麼要選這些人當統戰部長?具有什麼樣條件的幹部才能勝任統戰工作?據知情人士介紹,具有親和力是統戰部長的基本要求,地方工作管理經驗、對外交流、民族宗教等與統戰有關的工作經驗也會加分。
31位部長中,至少8人曾經任省級政府、政協的正副秘書長或省委、市委的正副秘書長,例如剛佔標此前任吉林省委副秘書長,孫文友此前任浙江省政協黨組成員、秘書長,遼寧統戰部部長孫遠良之前任遼寧省政協秘書長。
8人是從地方書記轉至統戰部任“一把手”,例如劉長喜之前任天津塘沽區委書記,吳翠雲之前是德州市委書記,河南統戰部長陶明倫之前是商丘市委書記等。
例如黑龍江統戰部長趙敏有留學經歷,1984年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其間在美國和日本留學一年;上海統戰部長沙海林有外交工作經驗,曾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公使銜參贊,中國駐愛爾蘭特命全權大使。
李微微有長期對外的工作經驗,她1997年任湖南省招商合作局副局長,後又從事中國貿易促進的工作,最終在2006年以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湖南省分會會長、黨組書記的職務主政湖南統戰部。
還有一些統戰部長有短期的海外培訓經驗,例如湖北統戰部長梁惠玲2010年參加了中組部耶魯大學中國發展中的女性領導者高級研究班培訓;廣東統戰部長林雄2005年參加中組部第四期哈佛大學公共管理高級培訓班學習;雲南統戰部長黃毅2004年參加美國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高級公共管理班學習。
24省份由常委擔任統戰部長
目前,24省份的統戰部長由省級黨委常委擔任,8省份由省級政協副主席擔任。其中,天津、西藏的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同時擔任省級黨委常委、省級政協副主席職務。海南統戰部長沒有其他職務。而在15年前,也就是2000年,常委擔任統戰部長全國還只有一個。
統戰部長由同級黨委常委擔任,開始於2000年。當年召開的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制定下發的《關於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第一次明確規定,“省及省以下各級統戰部長,由於工作需要而又有條件的,要由黨委常委兼任”。2006年,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召開,隨後頒佈的《中共中央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重申,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配好省及省以下黨委統戰部長”。
在這兩個文件的推動下,常委擔任統戰部長的省區市從2000年的一個到2006年的15個。今年的中央統戰工作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由此看來,15年常委擔任統戰部長從一個到24個也就不難理解了。
若再往前追溯,其實這樣的任職思路早已有之。在1986年12月召開的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習仲勳就“建議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由一名副書記或指定一位黨政負責同志牽頭,成立由統戰部、人民政協、民委、僑辦等部門負責人蔘加的統戰工作領導小組”。這個建議的目的也是為了從更高的層面推動統戰工作開展,思路和目前的常委擔任非常相似。
除了常委、政協副主席等職務,有的統戰部長還有其他“偏門兒”職務傍身,例如梁惠玲還是湖北省工會主席,公保扎西還是西藏自治區政協黨組書記。
多名幹部已到地方或其他部門繼續工作
離開統戰部的部長除了因年齡原因調任和落馬的以外,還有一些在統戰部工作一定時間後,調至其他部門或地方主持工作。
例如今年2月,履新重慶市委常委不足一個月的張鳴接替劉光磊出任市委統戰部部長,兩個月後便離開統戰部部長工作崗位,任重慶市委常委、秘書長。同樣由統戰部部長調任秘書長的還有廣西統戰部長範曉莉,在統戰部工作兩年後,2013年擔任廣西黨委常委、秘書長。
此外,統戰部部長還有到地方任“一把手”的情況。也是在工作兩年後,2013年2月,河北統戰部原部長田向利任秦皇島市委書記。
地方統戰部調至中央統戰部工作也有先例。今年4月,甘肅省委原常委、統戰部原部長冉萬祥在甘肅統戰部工作一年後,調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從本省市區統戰部調任其他部門工作的較多,2013年2月,青海統戰部原部長多傑熱旦在統戰部工作5年後調任省紀委書記。
2012年8月,時任黑龍江省委常委、統戰部長的夏傑工作一年兩個月後調任河南,任河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冉萬祥的前任澤巴足在擔任統戰部長兩年後於去年1月轉任甘肅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