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豬緊俏 會影響生豬復產嗎?
2020年,隨着生豬復產的加快,二元母豬緊俏的消息接連不斷,原本作為育肥豬的三元豬留種現象普遍,由此引發的擔憂屢屢出現。
豬場裏的母豬。受訪者供圖
1 生豬復產 種豬緊俏
從2019年11月開始,生豬價格連續下降,但相對常年,價格仍處在高位。農業農村部最新數據顯示,豬肉批發價已經連續10周下降,每公斤下降6元左右。北京新發地公佈的價格走勢則顯示,4月23日,白條豬批發價降到37.76元每公斤。
儘管如此,相對2018年8月非洲豬瘟剛剛發現時的每公斤18元,目前價格仍然高出一倍左右。生豬養殖的高利潤,吸引着大量企業擴容增產,各大生豬養殖企業的擴張之路,仍在繼續。
伴隨着各大企業的擴張佈局,種豬供應緊張的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能繁母豬連續六個月增長,3月份環比增長2.8%,但能繁母豬存欄量仍處在低位。
農業農村部表示,預計今年年底,能繁母豬存欄量可恢復到2017年年底的水平。
《中國畜牧獸醫統計(2018)》顯示,2017年,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393.45萬頭。而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380萬頭,距離2017年年底的水平,還差1000萬頭左右。
豬場裏的二元母豬。受訪者供圖
母豬緊缺,隨之而來的是價格高漲。記者查詢多地價格,發現各地二元母豬的價格差異較大,但普遍在4500元以上,而純種的大白或長白豬,價格則在4500元至10000元之間。一位養豬企業的負責人此前告訴記者,價格最好的種豬,可以賣到13000元以上。
山東一家種豬養殖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下半年開始,種豬銷售就開始變得緊俏了。種豬價格一路上漲,目前,50公斤左右的二元母豬,價格已經到了5000元。”
2 二元不足 三元來湊
3月初,湖南的養殖户卓先生在網上發佈了一則求購消息,求購40頭二元母豬,卓先生告訴記者,他是為岳父求購的,岳父養豬多年,想要擴大養殖規模,增加二元母豬的數量,但原本熟悉的種豬養殖場,要麼還沒有復產,要麼母豬已經脱銷。不得已之下,卓先生在網上發佈了求購消息。
事實上,卓先生並沒有期望真能在網上買到二元母豬,“養豬的水很深,尤其是價格在高位時,有的養殖場會拿不好的種豬冒充二元母豬,賣出高價,沒有一定的經驗,很容易上當受騙”。最終,卓先生經過朋友介紹,在一家種豬場買了30多頭10公斤左右的二元母豬,每頭3200元。
但並不是所有的養殖者都在追求二元母豬。許多養殖户和養殖企業在二元種豬不足的情況下,將原本用來育肥的三元豬轉為種豬。
一項涉及320份有效問卷的調查顯示,62.88%的豬場中,三元母豬的數量佔40%左右,其中27%的豬場,三元母豬存欄量佔80%以上。
此外,多家上市企業的公開信息顯示,在快速擴張的同時,三元母豬留種的情況同樣普遍,三元母豬佔比最高的企業,達到30%以上。
3 三元豬留種 為何引發擔憂
為何三元豬留種會引發擔憂?二元母豬和三元母豬究竟有何區別?
記者採訪了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
朱增勇介紹,“元”即是“來源”的意思,在種豬培育中,存在原種、祖代、二元等不同類型,“原種和祖代都是純種,比如大白、長白,是通過單品種選育,選出純種中繁育性能較好的種豬,其中,由原種選育出來的一般稱為祖代。二元則是不同純種之間的雜交品種,即它的基因有兩個來源。一般是大白和長白互相配種,繁育出來的雜交品種,就是二元豬,用來繁育的母豬,就是二元母豬。養殖企業或養殖户買回二元母豬作為種豬,和其他品種的公豬交配,繁育出來的豬就叫三元豬,一般來説,三元豬主要用作育肥,三元留種的現象一般發生在豬價較高的時候”。
二元母豬。受訪者供圖
在能繁母豬中,二元母豬是公認性能最好的,朱增勇説,“衡量母豬性能,其中有兩個重要的指標,一個是PSY,即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斷奶仔豬頭數,簡單來説,一頭母豬,一年生下的仔豬,在斷奶後成活的數量。另一個是MSY,即每頭母豬每年提供的出欄肥豬頭數,也就是最終能長大出欄的數量。目前來説,二元母豬是性能最好的,全國平均PSY可以達到18左右,MSY能達到17左右,部分規模養殖場能夠達到20以上,也就是説,每頭二元母豬每年能提供出欄的肥豬17頭左右。此外母豬年產窩數也是一個重要指標,配種分娩率為80%以上時,可以達到2-2.3。”
三元母豬是二元母豬雜交後繁育的下一代,一般作為育肥豬,但也會被留種當做種豬,相對二元母豬,三元母豬的繁育性能並不穩定,朱增勇説,“三元雜交之後,性能會出現分化,一般來説,PSY會下降10%-20%。”
4 良種不足 會影響復產嗎
二元母豬不足,三元留種普遍,是否會影響生豬復產?對此,朱增勇認為,不必過於擔心,“事實上,在非洲豬瘟疫情發生之前,2016年曾經有過三元留種的現象,雖然沒有更準確的統計數據,但根據我們調研的經驗看,2016年三元留種的比例約在10%-15%左右”。
三元豬留種的原因眾多,並非只是二元母豬緊缺的結果,還包括成本核算、風險預估等多方面的原因。朱增勇介紹,“在成本方面,自繁自養的成本要比買小豬育肥的成本更低,在疫情之前,每公斤成本能低2元左右。在風險方面,自繁自養可以減少和外界的交流,降低感染的風險,尤其在非洲豬瘟仍未解決的情況下,有些謹慎的養殖户自留三元豬作為種豬,不外購種豬和仔豬,也是一種比較理智的做法。”
三元豬繁育性能不高,恢復產能的時間是否會更長?是否會影響國內種豬繁育技術的發展?對此,朱增勇認為,“其實這是一個市場現象,在二元不足的情況下,三元豬留種是自然選擇,不會拖慢生豬產能恢復的速度,反而會加快。二元母豬就那麼多,數量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個過程中,加入了三元母豬,總體的生豬恢復肯定會加快,而不是拖慢。此外,二元母豬繁育性能更好,當它的存欄提升、價格回落以後,自然會逐漸替代三元母豬”。
5 有人買不到 有人賣不掉
在記者的採訪中,“二元緊缺、三元留種”的現象確實存在,但多位受訪者都認為,緊缺程度遠沒有外界想象的那麼嚴重。
一位國家核心育種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該企業所有出售的種豬都是二元母豬,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二元母豬價格飛漲,企業獲利豐厚,但銷售量卻有所下降,“非洲豬瘟疫情發生前,我們每年大約可以銷售1.7萬頭二元母豬。但去年到現在,銷售量只有1.4-1.5萬頭左右”。
銷售量下降的原因,和大多數中小散户尚未復產有關,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在該企業訂購的,基本上都是大企業,中小散户承擔風險的能力比較差,在疫情還沒有過去的現在,很多都還在觀望,“價格高,成交少,有人買不到,有人不敢買。”
記者採訪了多位養殖規模在1000頭以下的養殖户,只有一部分養殖户開始小規模復產,不少養殖户仍在等待,甚至有個別養殖户已經放棄養豬,轉型養殖雞鴨等。
豬場裏的母豬。受訪者供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已經復養的中小養殖户中,也並非都選擇二元或三元母豬,還有部分特色養殖企業,選擇養殖本土品種的豬。
“本土品種有自身的優勢,比如適應本地環境、易管理、耐粗飼,而且脂肪含量高,味道更香,會吸引一部分消費者。但同時它也有自身的劣勢,比如生長慢、體型較三元豬小等,同時,一些喜歡瘦肉型的消費者可能不會選擇這種高脂肪含量的豬肉”,朱增勇認為,作為特色養殖,本土品種本身有一定的市場,但如果要恢復生豬產量,三元豬育肥仍舊最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