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北京應急響應等級從二級下降到三級之後,海航旗下首都航空延期多日的 “強化三基建設·築牢安全防線”安全知識競賽旋即展開。在這場參與重於最終名次的競賽裏,首航的飛行部、運行控制部、維修工程部、客艙與地面服務部、航空安保部、飛行訓練管理部、運行標準管理部的骨幹航空從業者們濟濟一堂。
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航空業普遍損失慘重,但為保障國計民生,空路通暢,帶上口罩和護目鏡,空乘人員還得上。首都航空客艙經理、鸞鳳乘務組的乘務長朱文娟對此就很有感觸。
在知識競賽中,朱文娟談到自疫情以來,首航堅持每架執飛航班每天全面消毒2次,乘客全體測温2次。雖然因防疫要求,空乘人員要求在飛行中與乘客無接觸,但凡事都有例外。
今年4月,在三亞到北京的航班中,有位腦癱患兒隨家屬全家返京。在客艙較滿的情況下,乘務組動員旅客為小朋友及家屬調換座位,為小朋友提供了消毒濕巾,全新的眼罩,耳塞,以及簡餐。當時處於疫情攻堅時期,包括頭等艙在內,首航一律不再配置相關服務,以避免交叉感染隱患。但乘務組並沒有機械執行相關防疫要求,而是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想乘客所想。飛機降落後,乘務組還與地勤協調,為小朋友協調到輪椅。朱文娟説,孩子的母親當場手寫感謝信,下飛機時眼眶都是紅的,説她家一路艱辛,4個月來一直沒法回北京,這是回到北京後感受到第一絲温暖。”
疫情無情人有情。朱文娟説,在“新常態”下,讓乘客健康乘機,從容不緊張是未來“安全飛行”需要增加的新課題。
對於首都航空來説,“新常態”下,確保乘客乘機過程中的身體健康未來將和安全飛行置於同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