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海外華僑華人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和改變。回首過去的半年,有哪些令人記憶深刻的經歷?快來看看,這些關鍵詞戳中你了嗎?
“打全場”
中國僑網報道,“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一些海外同胞這樣形容自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處境。
當疫情在國內初起時,很多海外華僑華人慷慨解囊,勇敢“逆行”,以實際行動支援國內抗疫。
在為了祖(籍)國熱心奔走的僑胞中,更是不乏“逆行者”的美麗身影。旅居英國十多年的華裔護士何彩霞辭去了英國皇家榮軍休養醫院的工作,飛回中國抗疫;歸國華僑王春燕自請赴湖北抗疫一線,每天奮戰12小時……
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
海內外僑胞的拳拳赤子之心,匯聚成支援祖(籍)國抗疫的磅礴力量。中國僑聯公益事業管理服務中心主任何繼寧介紹,據不完全統計,抗疫以來,海內外僑胞通過國內相關機構捐贈的資金將近10億元人民幣,捐贈的物資價值超過了10億元人民幣。通過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捐款的熱心僑胞覆蓋六大洲、40多個國家和105個僑團。
隨着疫情在海外蔓延,海外華僑華人不僅自覺遵守住在國的疫情防控措施,還力所能及幫助有需要的同胞和當地民眾,助力‘第二故鄉’抗疫,展現了華僑華人的良好形象。
奧地利華人華僑自發建立了防疫互助組,不僅聯繫醫療專家在線解答健康和疫情防護方面的問題,還邀請各領域的資深人士,針對僑胞在疫情期間面臨的簽證、旅遊、税務、法律等問題提供幫助。
在華人聚居的意大利普拉託市,許多華人商家早在疫情暴發前就主動為員工和顧客提供口罩、消毒洗手液等,督促店內客户儘量不聚集,實現了華人社區的“零感染”,得到當地政府的高度讚揚。
幾位旅西僑胞自發通過微信羣組織起來,為中西方醫生交流組建平台,協助聯絡專家和翻譯問答,方便中國醫生分享抗疫經驗,為近30個國家的1000多名一線醫生提供幫助。
面對住在國物資緊缺,多個國家、地區的華僑華人團體和個人為當地醫院、社區、養老院等捐贈大量的口罩、防護服等。《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曾讚歎“疫情面前,華人的善良和團結有目共睹”。
“歧視”
隨着疫情在海外多地暴發,部分地區出現了針對華裔羣體的歧視和偏見。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間華人超市內,一名不戴口罩的白人男子與華人發生爭執,向華人大罵涉及新冠肺炎的侮辱性詞彙。
德國北威州復工初期,塞爾多夫的一家餐廳主廚在社交媒體公然宣稱:“這裏不歡迎中國人!”
新西蘭亞裔家庭服務中心(AFS)指出,在新西蘭發生的仇恨事件中,有將近一半的受害者為華人。
面對歧視性的言論和行為,海外僑胞不僅團結一致、互相保護,而且理性發聲,用真誠的溝通消除文化差異、信息隔閡造成的誤解,在點滴言行中增進與不同族裔羣體的理解與互信。
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的一些華僑華人用住在國的語言發起“我不是病毒”宣傳活動,為包括華僑華人在內的亞裔羣體發聲,也通過科普告訴當地民眾,外出戴口罩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擦肩而過的陌生人。
英國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等地的華人社團聯合成立“全英華人反種族歧視小組”,呼籲同胞們團結一致,並積極增強與政府及媒體的合作、為受歧視的華人提供指導和幫助。小組還發表了《致英國媒體和公眾的一封公開信》,呼籲“各族裔團結和互相支持”,共同抗擊歧視。
美國著名僑領方李邦琴基金會等17家美國華人及亞裔社團組織聯署發佈致美國公眾的公開信,強調“拒絕炒作種族分裂、隔離的政治伎倆”,呼籲各族裔友好交流,同心協力渡過難關。
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加拿大《七天》等華文媒體也紛紛呼籲大家理性發聲、理智應對。
“突圍”
在這次疫情中,華商羣體受到極大的衝擊,為了走出困境,“突圍”成了華商開啓逆襲之路的基本操作。
早在疫情大規模暴發之前,意大利普拉託市的部分華人店鋪就為了減少病毒傳播而主動停業,承擔房租和人力成本等諸多損失;在美國紐約、芝加哥和舊金山等地的唐人街,商家也因疫情而提前迎來生意寒冬……
近期,多國政府逐漸“解封”,各行業也陸續復工。但華商們的復工之路並不容易。
出於減少病毒傳播的考慮,在墨西哥經營華人超市的梁綺梅開設了顧客通過微信等訂貨的服務,由工作人員無接觸送貨上門。她介紹説,當地大部分華人餐廳也比較謹慎,目前只提供外賣業務。
紐約洛杉磯的美甲業者陳女士也表示,自己要先購入隔離板,對店面消毒,為重新開店做好萬全的防疫準備之後,再迎接顧客迴歸。
也有華商膽大心細,從“危機”中抓住“商機”。日本長崎中華街的老店“會樂園”從疫情時期客户的主要需求下手,推出方便外帶又價格實惠的“午餐便當”,首日銷售額比預期的4倍還多。
意大利服裝廠老闆陳正溪開始將重心移向線上運營,計劃接下來通過發展電商經營與原創設計,與直播平台合作,開發應用程序,爭取實現後疫情時代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