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士-2火箭彈,分為B/C/D三種型號,射程分別為200千米、350千米和400千米,很顯然,這樣長的射程是我們特別需要的,可説是火箭彈裏的世界第一了,這款火箭彈不僅打得遠也打得很準,和普通的火箭彈射後依賴慣性導引不同,衞士-2火箭彈加裝了衞星制導模塊,可以兼容GPS和格洛納斯,在北斗全球服務後,也具備北斗信號接收功能,總體打擊誤差小於30米,部分火箭彈的型號還可以加裝雷達末端制導方式,將精度誤差縮小到10米左右,可以毫不誇張的説,這款火箭彈的打擊精度已經達到了很多精確制導導彈的程度,可以攻擊的目標主要是人員、裝甲和固定設施,甚至可以對水面艦艇和潛艇實施打擊,衞士-2導彈發射車可以一次性發射6枚,當發射車的數量上去後,對目標實施連續的火力打擊就會出現非常恐怖的情景,任何被它碰到的東西都會成為一片火海。
提起火箭彈,其實軍迷心中最大的印象是喀秋莎那種火力覆蓋性武器,像這種精確制導的火箭彈在全世界來説還真是中國首創,從衞士-2的作戰特性和戰鬥部類型來看,這種武器對於台軍簡直就是噩夢。首先,衞士-2的射程很遠,其次是打擊精度已經超越了一般的彈道導彈,可以對目標機場、車站、部隊集結點、軍隊營房等目標實施全覆蓋式打擊,所過之處,寸草不生。
但在誇了這麼多衞士-2火箭彈的優點後,我們又不得不理智的來審視這款導彈的真實性能,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衞士-2火箭彈我國陸軍並沒有裝備,而是主要用於出口,客户對象是那些買不起彈道導彈的發展中國家,按理説這款火箭炮武器可以很好地彌補遠程火炮和彈道導彈之間的火力空白,為什麼我國陸軍卻毫不動心呢?其實理由只有一點,這款武器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高的性價比。
首先需要注意到的是有效載荷比,也就是一根火箭炮上到底能裝多少戰鬥部來殺傷敵人,衞士-2火箭炮的有效載荷比非常低,只有15.56%,但是為了實現超過200km的射程,火箭彈的推進部又做得非常大,所以導致每輛發射車上的衞士-2火箭彈裝在數量不夠,和我軍的03式火箭彈那種一次打出12枚相比顯然要低很多,其實這個載荷比的指標連俄國的"龍捲風"火箭炮都不如,龍捲風火箭炮可以達到37.5%。
如果説單單是載荷比的問題也不足以影響衞士-2火箭炮被陸軍採購,大不了多買一些,但偏偏這種火箭炮卻一點都不便宜,為了提高精度,衞士-2上裝備制導套件,包括慣性制導元件、衞星制導元件和末端雷達,要把這些制導元件的組合起來發揮作用,衞士-2導彈上不得不含有嵌入式控制芯片和相應的作動裝置、供電電源,這些電子元件總的加起來總的價格就要超過100萬,更別説一枚衞士-2導彈的總體費用了,需要知道的是,更強大的東風-11導彈價格也沒有這麼貴,所以陸軍算來算去還是覺得不合算。
最致命的是,作為一款火箭彈,在整體作戰效能上和導彈具有非常明顯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火箭彈的飛行彈道比較固定,基本上是一個拋物線,即便有控制套件,也會大體遵循這個飛行彈道,這意味着,要突破敵人的防禦就非常困難,我們看導彈打擊敵人時會預先規劃彈道,該飛高飛高,該躲避雷達時飛低,該拐彎時拐彎,這樣能夠大大提高突防概率,而衞士-2這種火箭彈顯然不具備這種功能,那麼貴還容易被攔截實在不划算。
最後要説的是,衞士-2導彈還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抗干擾能力不強,這種武器的主要制導元件是衞星制導,無論是北斗還是GPS,一旦面臨誘騙式干擾,就無力反抗,而在對台作戰時這種干擾幾乎是肯定存在的,一大片飛過去,全部被幹擾掉到海里去,那就虧大了。
總的來説,我們的作戰需求主要還是靠航空兵,這種導彈武器任誰再有錢也不可能瘋狂使用,直接把敵人炸爛了,只有飛機帶着彈藥一次次的轟炸才能真正摧毀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