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女生兑現了18歲時的承諾

這名女生兑現了18歲時的承諾

近百位青年醫護人員當場填表、採樣,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捐獻者的行列。

這名女生兑現了18歲時的承諾

小錢的公益之舉將會給一名剛滿週歲的患兒帶去新生的希望。

受訪者供圖

昨日一早,22歲的小錢來到仁濟醫院慷慨捋袖,鮮紅的血液隨着管道進入幹細胞採集機,分離出幹細胞後再回輸到小錢體內。這位大三女生成為上海市第500例、全國第100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青年報記者 顧金華

大三女生兑現了3年前成人禮上的諾言

7月初,就讀於上海師範大學的小錢突然接到了上海骨髓庫的電話。她與一名剛滿週歲的血液病患兒配型成功,工作人員問她願不願意捐獻造血幹細胞。“真的很意外,也很驚喜,覺得能幫助到一個幼小的生命,特別有意義”。小錢還清晰地記着自己3年前在晉元高級中學18歲成人禮上志願入庫的場景,當初那份生命的承諾和多年的等待讓她立刻做出了肯定的答覆。

在各項體檢合格後,8月3日,小錢入住仁濟醫院血液科進行捐獻前的相關準備工作。考慮到小錢體形較瘦,血管較細,仁濟醫院血液科特別為她制訂了血管保護方案,全程對她精心護理。“很高興能以自己的力量挽救一個生命,希望這個小寶寶能成功戰勝病魔,早日康復。”完成捐獻後,小錢告訴記者。

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九成以上為40歲以下青年

“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追逐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昨日,共青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鄔斌代表全市團員青年向小錢頒發了慰問信。在他看來,小錢作為將來的一名教師,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作用。據鄔斌介紹,在上海的5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中,40歲以下的青年人佔到了92.6%;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這支造血幹細胞的捐獻者隊伍中來。

記者瞭解到,造血幹細胞移植要求捐獻者和接受移植的患者必須進行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配型,只有找到與患者HLA一致的捐獻者方能進行移植。然而,不同種族、不同個體的HLA千差萬別,配型成功的概率非常低。除同卵雙生兒的HLA相合率為100%外,患者與父母、非同卵兄弟姐妹之間配型成功的概率僅為50%和25%;而在非血緣人羣中,配型成功的概率較低,一般僅為幾百到幾萬分之一。而一旦患者接受了捐獻者的造血幹細胞,患者將不再與親生父母擁有匹配的血型,和捐獻者將實現完全匹配。甚至脾氣性格、生活方式等都會和捐獻者相近。

上海自1992年起在全國率先開展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全國第一例、全國第一例大學生、全國第一百例、第一例捐至意大利、全國第8000例捐獻等均在上海產生。上海紅十字會多年來聯合團市委,在18-40週歲青年人羣中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徵募的“為了生命的希望工程”品牌項目發動適齡青年加入捐獻者隊伍,還多渠道全方位地進行社會宣傳,以地鐵公益廣告投放、公益宣傳海報張貼、抖音小視頻、話劇《髓願》公演等引發公眾大量關注。截至目前,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在庫志願者穩定保持在16萬人,來自各行各業的青年人正用博愛的情懷和人道主義精神不斷創造出生命的奇蹟。

近百位青年醫護人員成為中華骨髓庫捐獻者

小錢的愛心也感動了仁濟醫院的醫務職工。就在昨日,上海市紅十字會還授予仁濟醫院“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醫院”稱號,仁濟醫院也成為上海市中華骨髓庫定點採集移植醫院以及繼華山醫院、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後的上海市第三家造血幹細胞採集醫院。在活動現場,近百位仁濟醫院青年醫護人員當場填表、採樣,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捐獻者的行列。仁濟醫院團委書記莊旭表示,小錢“為愛捋袖”的善舉讓全院青年深深感動,醫務青年要率先垂範,將這份愛心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

“仁濟醫院此次被授予‘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造血幹細胞採集移植醫院’,既是對學科發展成果和醫院綜合實力的肯定,更是一種鞭策。目前,醫院已成功完成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而相關的血液系統腫瘤患者也可直接通過醫院向中華骨髓庫遞交造血幹細胞配型申請並完成移植,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和更長的生存期。”仁濟醫院黨委書記夏強表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名女生兑現了18歲時的承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