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議蔓延到140個城市之後 特朗普要如何收場?

黑人之死引發的抗議行動已蔓延全美。


截至目前,已經有四千人因暴力抗議遭到逮捕,至少40個城市實施宵禁,21個州的國民警衞隊開始上街轟趕聚集的人羣。在"暴風眼"明尼蘇達州,大批示威者聚集在州議會大廈外,要求嚴懲"兇手"。


危機步步升級,白宮也無法倖免。


週末深夜,白宮前的廣場成為一些激進抗議者的縱火目標。由於擔心抗議行動失控威脅到白宮的安全,特朗普被安全人員帶入白宮"地下掩體"避難,停留了近一個小時。


在抗議蔓延到140個城市之後 特朗普要如何收場?


疫情撕裂美國社會 種族主義情緒爆發


騷亂壓力下,特朗普卻在社交媒體接連發文,呼籲其他州效仿國民警衞隊控制明尼阿波利斯局面。復旦大學教授、美國問題和國際安全研究專家沈丁立認為,國民警衞隊的確對騷亂的平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騷亂的人羣中,很多人只是因為從眾,認為自己跟在騷亂的隊伍裏面,不用付出成本。而一旦暴露在警察的槍口下,生命受到威脅時,人們才會感到害怕。


一邊是持續蔓延的抗議潮,另一邊是尚未得到控制的疫情。紐約州州長科莫在週末的疫情通報會上表示,無論是弗洛伊德之死,還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都凸顯了美國社會的不平等。


有觀點表明,這次抗議之所以發展到眼下的局面,某種意義上也是疫情所累積的情緒暴發。對此,沈丁立認為,美國多元民族的各個元素不平等,造成受教育的資源不平等,長大後獲得社會發展的資源也就不平等。加上疫情之下,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如今又出現了一個對有色人種不公平的事件,情緒就爆發了。而種族問題背後,凸顯的是社會的不平等、種族敵對不斷疊加,這是美國近兩百年來的一個“毒瘤”,他們一直想治,卻治不好。


在抗議蔓延到140個城市之後 特朗普要如何收場?


涉案警察推遲審判 正義能否打破膚色界限?


針對引發抗議的源頭人物、美國前警官肖萬的調查也在持續,繼主導此案的檢察官換人之後,肖萬的首次受審時間也被推遲。


此前,主導此案的亨內平縣檢察官弗里曼曾以涉嫌三級謀殺罪、過失殺人罪起訴肖萬,但被反對者指責"罪名過輕"。


另據多家美媒報道,弗洛伊德的初步屍檢報告顯示,他死於"心臟病和體內潛在的毒物",而不是警察的絞殺窒息,警察對他的限制只是一個誘因。對此,弗洛伊德的家人表示無法接受,目前,他們已聘請前紐約市首席法醫邁克爾•巴登執行第二次、獨立非官方的屍檢。


在抗議蔓延到140個城市之後 特朗普要如何收場?


輿論認為,美國警方涉嫌濫用暴力的主要原因是相關法律偏向於執法人員,以及形同虛設的自我監督功能。目前,包括聯合國、俄羅斯等在內的多方都敦促美國認真調查此案,該案最終能夠獲得公正的審判嗎?


沈丁立分析稱,美國過去多數的類似案件中,絕大多數最終判決就是老百姓認為不公,但他們也缺少證據來申訴。檢察官覺得警方沒有責任,但他們自己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從而缺乏了公信力。不過,這次的事件特殊,其惡劣影響已經擴散到美國各州,如果處理不好,很可能出現第二輪的“全美動盪”。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董亞歡 黃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7 字。

轉載請註明: 在抗議蔓延到140個城市之後 特朗普要如何收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