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來自農業科技的“硬核”支撐

  ◎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夏收時節,麥浪滾滾,麥香飄飄,一台台聯合收割機來往穿梭於一望無際的麥海。近日在小麥主產區看到,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響,一派忙碌景象,展現出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在金色的豐收畫卷背後,是農業科技的“硬核”支撐。

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來自農業科技的“硬核”支撐
  穩產優質,良種良法是法寶

  抓起一把金黃的麥粒,河南駐馬店驛城區林華明臉上掛滿豐收的喜悦。“我種的新麥26,畝產至少1200斤以上。”儘管今年駐馬店地區在小麥灌漿期遭遇了雷暴大風和大雨,但林華明的麥田並沒有出現倒伏現象,長勢十分喜人。

  品種的核心是表現,新麥26屬於強筋小麥品種,憑藉抗倒伏、耐後期高温、灌漿速度快、優質高產等一系列優點圈粉無數,不但受到農民的青睞,更得到糧食收購企業的追捧。今年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公佈的四個超強筋品種,分別是新麥26、濟麥44、師欒02-1和濟麥229,超強筋小麥可代替進口小麥,目前豫北地區廣泛種植的正是新麥26。河南省噸源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翟文禮説:“市場最歡迎優質小麥,新麥26是我們加價最多、訂單生產的首選品種。”

  糧穩天下安,良種是關鍵。在新冠疫情暴發疊加極端氣候頻發的不利條件影響下,優良品種對保障夏糧豐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撐作用。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肖世和説:“我國小麥生產技術處於國際先進水平,近20年平均單產增幅全球領先,育種貢獻巨大,2003年以來,小麥種植面積增長不到8%,單產增長了約43%,總產增長了54.7%,單產提高對總產增加的貢獻率達84%。”

  育良種選良法,糧食增產有方向。山東萊陽種糧大户丁信北經營了2000多畝小麥,由於播種時天氣乾旱,土壤熵情差,今年春天苗少苗弱。丁信北無奈地對妻子説:“肥料少施點吧,眼望是個瞎。”

  針對膠東地區小麥生產經常遭受乾旱、倒春寒、病蟲害等的問題,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煙台綜合試驗站選育的“煙農1212”,並制定和推廣了小麥抗旱節水技術、防凍減災技術、種子包衣、一噴三防等技術。

  試驗站姜鴻明站長了解到丁信北的情況後,對其指導春季綜合管理進行了科學指導。麥收前,丁信北高興地打電話説:“姜站長,你到我地裏看看吧,麥子長得太好了!”

  “煙農1212”小麥新品種,自2015年來已連續六次實達畝產突破800公斤。丁信北感慨地説:“本來是讓人失望的麥田,結果豐收在望。種地,還是要相信專家啊。”

  持續強化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技融合,穩步提升糧食產能,讓中國糧倉越來越穩固。目前,全國小麥良種覆蓋率超過95%,小麥生產基本實現耕種收全程機械化。

  節水高效,綠色生態是方向

  “去年衡4399節水麥只在拔節期澆了一次水,每畝用水60立方米左右,畝產也有1000多斤。今年相當樂觀,澆一水也能收1200斤。”河北景縣誌清合作社社長高志清對種植的節水小麥非常滿意。

  “頭水早、二水趕、三水四水緊相連,一直澆到麥開鐮。”這句世代相傳的民諺,曾被農民們一直遵循。然而,受資源與環境制約,小麥育種方向由單純高產轉到了節水高產小麥新品種的培育上,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專家一致在尋找最“耐渴”的種子。

  “過去的很多小麥品種不耐旱,整個生育期得澆三四遍水。” 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衡水綜合試驗站站長、河北省農科院旱作農業研究所小麥育種研究室主任喬文臣介紹説, “像衡4399這種只澆一水的小麥,以前老百姓想都不敢想。”

  小麥種植帶來了巨大的用水壓力。以河北省為例,據統計,近年來全省全年的總用水量約200億立方米。其中,“用水大户”農業就佔了總用水量的60%以上,在農業中,小麥灌溉又佔農業用水總量的50%。長期以來,由於水資源缺乏,河北地下水超採嚴重。

  水資源匱乏是華北小麥生產主要限制因素,季節性乾旱過去常對小麥生產造成不利影響。小麥產業技術體系今年正在推廣的石麥22、衡4399,以及中麥、滄麥、邯麥、邢麥、臨麥等系列品種,具有耐旱節水、高產穩產等優良性能,成為華北缺水地區小麥生產主導品種。與節水品種配套使用的“冬小麥節水省肥高產栽培技術”,連年被農業農村部推薦為全國農業主推技術。據測算,今年我國節水品種和節水栽培技術的綜合推廣應用比傳統小麥生產節省灌溉水30%左右,平均每畝約減少灌水38立方米。

  肖世和介紹説,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在黃淮海主產麥區佈局,以華北地區為重點,着重解決小麥生產水、肥、藥等資源過度消耗的突出問題。在山東、河北等地建立了秸稈綜合利用試驗示範基地,研發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能源化等循環農業發展技術模式,推進秸稈循環再利用,杜絕秸稈焚燒,保護自然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的良性互動。

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來自農業科技的“硬核”支撐
  科技惠農,綜合施策有保障

  今年疫情為小麥主產區的農業生產帶來挑戰,科技抗疫惠農成為新潮流。

  越來越多農民開始嘗試“雲端”種地,而專家也開始試水線上技術指導。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各地專家與基層農技員、家庭農場主、種麥大户等共同建立微信羣、QQ信息溝通平台,及時瞭解生產中的問題,提供綜合技術解決方案。今年2月以來,為保證對小麥生產的技術指導不中斷,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製作了70多個培訓課件、短視頻節目,在各類媒體播出,宣傳小麥中後期管理技術。

  重大病蟲害精準預報為夏糧豐收保駕護航。湖北荊州沙斑橋村的小麥種植户周坤雲承包了230畝地種植小麥。“要不是收到小麥條鏽病預警信息,我還不知道今年條鏽病發生得這麼早。”他下地一查看才發現,其中有5畝已出現較大面積病情,其餘麥田也有零星染病現象,好在進行了及時防控,未造成大的損失。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康振生院士帶領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條鏽病防控團隊,及時掌握條鏽病發生動態,從病害預測預報、防控策略的制定、及時給農業主管部門提供防治建議。病蟲害防控技術基本實現了全覆蓋,中央財政預撥農業生產和水利救災資金14億元,用於支持各地做好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相關工作。同時,小麥主產區各省也專門撥付專項經費用於小麥條鏽病、赤黴病、蚜蟲等重大病蟲害防控經費,確保了小麥“有病不成災”。

  技術變革提升小麥生產能力,帶來農業新景觀。新型緩釋、控失、複合、專用肥料和一次性施肥技術減輕了麥田追肥作業的負擔,防病治蟲除草普遍採用機動噴霧器和植保無人機作業。如今,以全國小麥產業技術體系93個團隊為核心,從品種推薦、播種技術、病蟲草害防除、水肥管理、收穫貯藏及加工等提升小麥豐產能力和品質,為保障夏糧豐收織就了高效有力的科技支撐“網”。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説,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建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涵蓋了小麥、水稻、生豬、蔬菜等50個農產品,穩定支持了一支全領域覆蓋、全天候支撐、全身心投入的產業科技隊伍,已成為保障現代農業發展的最直接依靠的戰略科技支撐力量。

  下一步,將切實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為依託,打造一批科技引領的示範縣、示範村鎮,建設100個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展示基地,大力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配套、生產生態協調,確保高產基礎上的優質、綠色、環保,為高質量的糧食安全提供更加堅實的科技支撐。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嶽靚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9 字。

轉載請註明: 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來自農業科技的“硬核”支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