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年説》的一期節目中,有一位少年向爸爸説起小時候的經歷,因為爸爸媽媽要出外工作賺錢,他被寄養在姨媽家。
姨媽家還有兩個哥哥,經常會欺負他、打他。那時候,他特別盼望爸爸媽媽能夠打電話來,他可以訴訴苦。
可是,爸爸媽媽偶爾打來的電話,也是問幾句情況就掛了。後來,他再受了欺負之後,也不會再想着給爸爸媽媽講了。
他就這麼長大了,原本以為生活也就這樣了。
可是當他看到年幼的弟弟身上也有傷痕,但就是不肯説出原因,而且性格越來越懦弱的時候,他覺得不能讓弟弟像他一樣受苦。於是,他在《少年説》中,請求爸爸把讀幼兒園的弟弟帶到身邊去,他希望弟弟變得樂觀開朗。
在台下聽着兒子講話的爸爸,眼淚縱橫,哽咽着向兒子道歉,並承諾會把弟弟帶到身邊去。
看到這一幕,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指外出務工連續三個月以上的農民,託留在户籍所在地家鄉,由父、母單方或其他親屬監護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但是,對很多留守兒童來講,能三個月見到一次父母,已經是非常幸福的事情。豆媽見過一個女孩,已經兩年多沒有見過父母。即使有機會給父母打電話,她都不願意再跟父母講話。
據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約有6100萬農村留守兒童。但因為收集數據的標準等各方面因素,這個數據遠遠低於實際留守兒童的數量。
現在留守兒童主要面對的心理問題有:內心封閉、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為孤僻、性格內向、缺乏愛心和交流的主動性,還有的脾氣暴躁、衝動易怒、常常將無端小事升級為打架鬥毆。
為何留守兒童心理問題多?
1、缺乏關愛
因為留守兒童,主要是由長期的單親或者隔代監護,甚至有些孩子沒有人監護,或者由他人進行監護,就像《少年説》中的那位少年家的狀況。
雖然,大多數留守兒童可能吃飯穿衣不是問題,但是長期缺乏父母的關愛。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成長階段,每一天都可能有不同的心情,遭遇不同的事情,家長需要及時地跟孩子交流溝通,幫助孩子梳理。但留守兒童的父母不能夠及時地瞭解和把握孩子心理和思想等狀況的變化,錯失了很多幫孩子解決問題的時機。
貴州畢節市就有四兄妹,大的13歲,最小的5歲。他們在爸爸媽媽感情不和,各自外出打工後,互相照顧着生活。
雖然家裏有3層樓房,也不愁吃穿,但是4個孩子很少與外界交流,性格越來越孤僻。到後來,三個較大的孩子開始厭學,在老師和政府領導勸他們上學後的晚上,這4個孩子竟然服下農藥,自殺身亡了。
這樣的悲劇並不是物質的匱乏造成的,而是孩子們太缺少關愛了。
2、外在環境的壓力
有首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這並不是悲情的表達,而是現實的寫照。
沒有自己父母在身邊的孩子,常常會被周邊的孩子或者大人取笑乃至欺負,校園霸凌、猥褻性侵以及黑幫犯罪,這些魔爪也特別愛伸向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
四川心理學家遊德良曾對近400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調查,其中有106名有焦慮心理,107人有抑鬱症狀,88人屬於易怒性格。更觸目驚心的是,有調查顯示,留守兒童犯罪佔未成年人犯罪的70%。
3、成長期的負面能量
從兩歲出現第1個叛逆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多個負面能量充斥的階段,特別是青春期。階段的孩子格外需要家長的理解、寬容和陪伴。可是,留守兒童恰恰沒有這方面的支持。他們經常要靠自己扛過成長時期的負面感受,要保護自己的內心,他們可能轉向傷害自己或者傷害別人。
有些孩子變得自卑內向,而有些孩子,又走向另一個極端,變得暴躁殘忍。甚至有些孩子不僅僅是埋怨父母,而是仇恨父母。
這些內部和外部的壓力都讓留守兒童承受着痛苦。
畢節市自殺的4個孩子,最大的哥哥13歲的小剛,在臨死前留下了一封遺書:謝謝你們的好意,我知道你們對我的好,但是我該走了。我曾發誓活不過15歲,死亡是我多年的夢想,今天清零了。
一個青春期的孩子,把這厭世的情緒,無盡的煩惱,投向了自己,也帶給了自己的弟弟妹妹。
生存與陪伴,父母應如何選擇?
沒有多少父母,就是狠心地想離開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情況是,父母因為工作不易,在城市裏生活艱難,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
父母的艱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而言,父母的艱難遠遠抵不上缺乏陪伴對孩子終身造成的傷害。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做選擇題的過程。你拼了事業,卻少了時間陪伴孩子。為了賺錢遠走他鄉,可是孩子缺失的童年,花再多的錢又買不回來。
魚和熊掌難以兼得時,就要學會抓住關鍵。
1、抓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孩子3歲前,剛入小學的頭2年以及青春期,都算得人生成長中重要的不容錯失的時期,父母就算再忙再累,想辦法要把這些時間陪伴好。
2、任何時候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監管人
如果父母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由爺爺奶奶、長輩或者是親人幫忙帶孩子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個監護的職責已經移交出去了。
父母一定要經常性地跟孩子本人溝通,而不僅僅是詢問一下大人,要跟孩子談心,聊生活,聊學習,得給時間讓孩子表達自己。
這樣才能夠及時發現不正常的現象,也才能夠更好地維繫親子關係。
3、要定期地跟孩子見面
過段時間回趟家,或者寒假暑假把孩子接到身邊,要創造一切機會,跟孩子面對面地接觸。
這個是電話和視頻無法替代的。人是有温度的,是活生生的,是全方位立體的。人跟人之間的肢體接觸是可以產生幸福的生物電的。
孩子們需要這是看得見摸得着的爸爸媽媽,而不是一段聲音或者影像。
4、利用好國家免費資源
在每一個城市都有針對農民工子女的義務教育學校,強烈建議必須在外打工的爸爸媽媽將孩子帶到身邊接受教育。
也許在老家,孩子的學校在當地還是不錯的。可是缺少了父母的陪伴,教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更何況,在大城市中,哪怕是針對農民子弟工
子女的學校,老師的教育水準和教育資源都還是比較高。讓孩子在大城市中接受一般的學校教育,效果也不會很差。
豆媽逗娃寄語:
“陪伴”看似是簡單的兩個字,做起來,對很多人卻是不容易的。但是人生就是有舍才有得,抓住關鍵期,陪伴好孩子,獲益的不僅僅是孩子,也是父母。
如果我的文章對您有幫助,關注、點贊、轉發、收藏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我是“豆媽逗娃”,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曾經的教書匠和班主任,多平台簽約作者。一個走過南闖過北,努力探索人生和世界可能性,超有煙火氣的倆娃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