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留着兩撇上翹的小鬍子,梳着油亮的大背頭髮型,眼神鋭利,初見紀少雄,便已能感受其與生俱來的精明能幹及灑脱豪爽。

紀少雄,普寧人,珠海新海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潮人海外聯誼會常務副會長。1980年到珠海創業時,也許紀少雄自己都沒想過,自己在街邊炒田螺的地攤有朝一日會成為資產上億元、員工幾千人的大企業。

“我1976年入伍,1979年退役。”今年65歲的紀少雄回憶起當年打拼的歲月時,眼中仍散發着亮光。記者發現,他豐富的見識背後,有着閲世彌深的犀利,來自早年命運多舛的磨鍊,也有來自特區精神的薰陶,更有來自家鄉文化的啓迪。

歲月滄桑,時光沉澱出最深的記憶。40年來,紀少雄在這片試驗田中尋找自己的人生座標,以極具前瞻性的眼光和思想,書寫着出彩人生。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從懵懂的農村小夥到帥氣的軍人,從地攤小販到商海沉浮的企業家,紀少雄成功的背後是一條佈滿荊棘、充滿坎坷艱險的創業之路。

“3年部隊生活,錘鍊了讓我受益一生的意志,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運。”一落座,紀少雄便為他的部隊經歷定了論。

紀少雄1955年出生在普寧一個貧困農民家庭,家裏有7個兄弟姐妹,一家人就靠父親微薄的工資過日子。清貧的生活使紀少雄早早學會自立自強,小小年紀的他就會上山撿柴火,回家燒火煮飯。

1979年,紀少雄從部隊退伍後,分配到鄉里大隊當地保副主任。“幹了一年多後,我發現這並不是我想要的”,紀少雄説,他不是富二代,也沒有學歷,但不安分的他決定外出自謀生計。

彼時,正值珠海建立經濟特區,這塊地處珠三角洲、南海之濱的土地被推上時代的潮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到這裏創業。紀少雄下定決心搏一把,他辭去了地保副主任的工作,到珠海闖世界。

“我們這些人,當時就是隨大流。沒有太多的準備,選擇餐飲,是因為民以食為天,是很隨意的一個選擇。説實話,我們是做了才想,不是想好了才做。”回首自己的“下海”史,紀少雄説。

談及那段刻骨銘心的難忘經歷,往事彷彿就在眼前。紀少雄心裏頗不平靜,回頭望去,滿眼都是自己20多歲時蹬着單車沿街叫賣田螺的畫面,他略顯激動地告訴記者,他的創業之路充滿草根氣息。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1980年11月,紀少雄來到珠海。那時,珠海就像個大工地,到處在建設,工人們都在工地搭棚睡覺。在工地走着走着,突然一道靈光在紀少雄的腦子裏一閃:我何不在此賣田螺呢!這個念頭讓他激動不已,想到以前去過很多地方,宵夜餐桌上幾乎都少不了炒田螺!看來,大家確實是喜愛這道萊。自己是潮汕人,還可以炒出地道的家鄉風味,一定有市場的!

説幹就幹,第二天一早,紀少雄來到菜市場的水產檔買了田螺和必要工具。回到住處後,他把田螺放在清水裏養着,讓田螺把肚裏的泥巴及排泄物吐掉。下午,他開始給田螺剪尾,然後把田螺都炒好裝到一個大盆裏。

“我每天晚上騎着單車往返於各個工地之間,裝田螺的大盆子就綁在車後座上。”紀少雄至今仍記得,珠海特區創立初期,很多地方都是荒地,能走的路很少,他每天必經的都是塵土飛揚的泥地土路。

很快,在珠海大大小小的工地上,人們總能看見一個踩着單車叫賣田螺的年輕人。一碟田螺1毛錢,由於做工地道,誠實守信,紀少雄的炒田螺很受工人們喜歡。

“炒田螺的日子雖然艱辛,但讓我賺到第一桶金。”紀少雄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他説,經濟特區的政策優勢讓這裏充滿機遇,更重要的是,新經濟特區讓這裏多了幾分制度上的靈活與不斷探索的勇氣。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1982年底,改變紀少雄命運的齒輪緩緩轉動。這一年,珠海開始試發行個體經營營業執照。

“你現在可以去工商局填申請表,領張營業執照,以後就不查你的攤子”,紀少雄還記得那個冬季,有幾個政府工作人員來到他的小攤前,通知他可以申請“持證上崗”。

紀少雄激動又忐忑,他擔心政策發生變化,申請表上的每一筆都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可是,能光明正大“抬起頭”做生意的吸引力太大了。最終,紀少雄在申請表簽上自己的名字,領回了一張“001號”的個體工商户營業執照。

在成為“正經的”生意人後,1983年,紀少雄在海關附近開了一間小店鋪,取名安利餐飲店,這個店鋪成為紀少雄第一份正式的“事業”。“我相信自己,也敢闖敢拼,最重要的是我預感到特區會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紀少雄口中的機遇,就是市場。那時,民營資本已經有所發展,這讓頭腦靈活的紀少雄躍躍欲試。

“沒有所謂的固定模式,大家都是摸索着來,只要你敢闖敢幹,都會在此抓住機遇,開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紀少雄回憶,當時有很多事都是摸着石頭過河。

在此後的幾十年中,紀少雄歷經了作為珠海經濟特區第一代創業者的“商海浮沉”。他的生意有起有落,而年少時期的貧困記憶早已遠去。

1994年,紀少雄抓住市場機遇,走中低檔飲食行業,成立新海利海鮮廣場。通過幾年的努力拼搏,一躍而成珠海飲食業的巨頭,從一個小地攤發展成為珠海餐飲界的常青樹,不能不説是一個奇蹟。

紀少雄從小就思維敏捷,他總想幹一些人們沒想到,富有挑戰性和創新性的大事情。2001年,紀少雄建起了三星級以上的新海利大酒店,為珠海飲食文化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餐飲業上的成功使紀少雄信心倍增,更加堅信自己的經營觀念。於是,他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不斷拓展發展思路,成立“新海利”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走多元化的實業發展道路。公司由此開始迅速擴張,由一個人從地攤創業,發展到綜合性跨國集團公司。

對於自己的成功,紀少雄解讀為“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他説,潮汕人特別精明,創業致富的慾望特別強烈,這也正是潮汕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創業,敢為人先的精神力量所在。

隨着事業的發展壯大,紀少雄不忘回報社會,回饋鄉梓。幾十年來,他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在家鄉貴政山村建老人院、修橋修路、興修水利、興辦教育,積極參加各類福利事業、創文創衞工作,加裝村治安監控設備,以實際行動支持家鄉發展。

2005年,紀少雄應邀加入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成就了他更大的心願。他到延安視察調研扶貧開發勞務培訓工作時,當場慷慨解囊,先後兩批資助了660名貧困學生參加勞動力轉移培訓,被當地的人們稱為愛心使者。後來,紀少雄又捐贈200萬教育基金給中國扶貧開發協會。

2006年7月,受颱風“碧麗斯”影響,粵北、粵東等地區遭受嚴重的洪澇災害,紀少雄從媒體上了解到災情後,當即向災區捐資23萬元。在2008年雪災和震災中,他又分別捐款33萬元和100萬元。

2008年11月,紀少雄支持家鄉建設又出義舉,捐資為全村5000多村民購買了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成為“替政府分憂,為羣眾解困”的典範。從創辦企業至今,紀少雄先後累計捐助資金和物品達幾千萬元以上。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廣東省勞動模範”、“全國工商聯熱心公益傑出人物獎”、國務院扶貧辦頒授的“2007年度扶貧明星人物”……面對榮譽,紀少雄淡淡地説,企業掙的錢來自社會,最終還是要回饋社會。他坦言,中華傳統文化中的誠信、仁愛,一直是他踐行的人生信條。而正是這樣的信念,推動他和他的企業不斷前行。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3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炒田螺小販到跨國集團大boss,這位潮商擁有四十年的“酸甜”創業傳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