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探訪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國式養老服務新方向

  北京10月28日電 (記者 李茜)年近九旬的汪素鸞和老伴今年從家搬進了養老機構。“孩子們都在國外,雖然在家有保姆照顧,但一旦生病還是不方便。”汪素鸞最終選擇了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社區,“這是優勢也是趨勢。”

  中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速度較快。2017年8月,中國民政部公佈的《2016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3億人,佔總人口的16.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5億人,佔總人口的10.8%。

重陽節探訪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國式養老服務新方向

  康復醫院具有搶救、康復 李茜 攝

  2016年10月發佈的《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萬人,佔老年人口18.3%。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醫療衞生服務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疊加的趨勢越來越顯著。

  如何讓中國老年人活得有尊嚴?近年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在中國多地興起。由於將現代醫療服務技術與養老保障有效結合,它已成為中國重點培育的養老服務新方向。

  “醫養結合”就是指醫療資源與養老資源相結合,實現社會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醫”包括醫療康復保健服務,具體有醫療服務、健康諮詢服務、健康檢查服務、疾病診治和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養”包括生活照護服務、精神心理服務、文化活動服務。

  汪素鸞介紹,她的兒孫如今都在國外發展,雖然她也曾在美國待過12年,但除了語言不方便,沒有親朋好友外,她認為,當下中國的養老也很發達,所以她選擇留在中國。

  “中國對老年人越來越重視,中國的養老產業越來越完善。”汪素鸞説,她所住的北京康泰之家燕園是一家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裏面有一家二級康復醫院,有着急救、慢性病管理、康復服務等功能,“相當於我們隨時可以享受醫療服務,我們住進來孩子們才能放心。”

重陽節探訪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國式養老服務新方向

  平均年齡80歲以上的老年合唱團 李茜 攝

  有“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病史的87歲的梁博(化名),近日因急症收住該康復醫院並在該院完成手術。術前,相關醫務人員進行了詳盡的術前討論會,對於梁博術前、術中、術後可能應對的各種問題進行了細緻討論,並確定了萬無一失應對策略。“在養老中有醫療做保障,對老年人來説,這是最大的尊重。”

  記者在該養老院的康復醫院看到,該醫院分有外科、內科、中醫科、放射科、康復科等,並以老年醫學、康復醫學、健康管理作為重點發展方向,可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康復服務。

  北京泰康燕園康復醫院院長王晶介紹,他們探索通過“非藥物治療模式”,例如藝術治療、音樂治療和認知治療及日常生活指導等去改善失智症的各種相關症狀,從而提升老人的生命質量,更重要的是為失智老人尋找回了生命中應有的幸福與尊嚴。此外,他們提倡家庭成員參與配合,將軀體康復與心理康復同步進行。如今這種模式也被推廣到了國內其他重點城市的連鎖康復醫院。

  泰康保險集團副總裁兼泰康之家CEO劉挺軍表示,他們致力打造中長期照護區,讓更多失智老人能夠享受到了專業、細心照護,有尊嚴地、快樂地度過這記憶和智力缺失的歲月。

  2015年底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社會力量針對老年人健康養老需求,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舉辦醫養融合機構以及老年康復、老年護理等專業醫療機構。

  2016年,“醫養結合”被納入《“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據中國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統計,目前,中國已有約30個省(區、市)出台省級醫養結合實施意見。2016年在全國遴選確定90個市(區)為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全國醫養結合機構已有5814家,牀位總數達121.38萬張。其中,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3623家,醫療機構設立養老機構1687家,醫養同時設立504家,有2224家納入了醫保定點範圍。(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2 字。

轉載請註明: 重陽節探訪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中國式養老服務新方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