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C-46“突擊隊員”(Commando)是美國柯蒂斯-萊特飛機公司設計的一款運輸機,二戰期間被當作軍用運輸機,戰爭結束後被改造成了客運飛機,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服役。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研發歷史
在二戰期間,美軍為了將受傷的士兵安全地送回醫院進行治療;同時也為了向前線部隊提供充足的輕型火炮、燃料、彈藥和食用物品等必備的軍需物資,開始尋求一種大容量的運輸機。此時,柯蒂斯一萊特飛機公司的CW-20客運飛機有着響噹噹的名聲,關鍵是其各方面都較符合美國軍方對運輸機的要求。鑑於此,柯蒂斯-萊特飛機公司將CW-20容運飛機做了些許改進,打造成了用於軍事行動的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性能解析
1940年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開始裝備美國陸軍航空隊,在“火炬行動”(二戰中美國、英國和加拿大在1942年1月8日至11月10日登陸北非的軍事行動)中,將作戰人員和裝備運送到北非戰場,證明了自身的遠程飛行性能。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高清彩圖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美國C-46“突擊隊員”運輸機
來自敦煌的巨幅刺繡在大英博物館修復中會面臨哪些問題與新的發現?
大英博物館“斯坦因密室”內藏有一件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巨幅刺繡《釋迦牟尼靈鷲山説法圖》(國內專家稱應為《涼州瑞像圖》)。近期大英博物館正在重新評估它目前的狀況,做一些必要的修復,並將修復過程製作成視頻“修復‘靈鷲山’”(Conserving Vulture Peak),每週播出。
在第四集中,修復師們和博物館科學部的員工一起分析了刺繡中的染料。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將陸續編譯每集視頻,展現難得一見的文物修復過程。本文文首的視頻為第四集。
敦煌藏經洞出土的這一唐代巨幅刺繡是英籍匈牙利探險家與學者斯坦因盜買帶出中國,於1919年入藏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織物修復師和研究員
目前,大英博物館高級織物修復師Monique和織物修復師Hannah在直播時提出,研究刺繡中的染料在修復過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她們懷疑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幅刺繡,在某些區域的染料被改變過,有些區域曾出現大面積褪色。她們認為,通過一些染料的分析,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其中的一些改變,比如現在所能看到的淺褐色部分原本也許是淺紅色的。
織物修復師採取纖維樣本
對於染料分析,大英博物館的修復師們採用的鑑定方法是一種破壞性技術,所以每種顏色都需要截取大約0.5釐米長的纖維樣本。修復師們表示,因為是破壞性的方式,所以需要對此非常小心。“採用這種方式是否合適我們也和館長進行了討論。總之 我覺得采用這種方法對我們瞭解這件刺繡的作用,要遠大於這一小部分樣本的犧牲,”修復師Monique在直播時説道。
來自大英博物館科學研究部的博士後研究員Diego Tamburini,主要任務是分析紡織品文物中的有機染料。他説道,如今我們的衣服上用的染料都是合成的,古代的人們使用天然的物質製成染料,用來染他們的衣服和創作藝術品。
大英博物館參考藏品資料庫
同時,Diego還介紹了大英博物館是如何建立參考藏品資料庫。“每當我們觀察一件從特定的地區過來的樣品時,我們需要把它和我們已有合適的參考樣品匹配起來”,經手過許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種類的文物的Diego還説:“在過去的幾年裏,我們甚至還派人去實地採樣,以便回來和結果比對。”通過一小部分的大英博物館的參考藏品,研究人員需要把它和館內已有合適的參考樣品匹配起來,把從刺繡上提取很小的一部分纖維放在兩片載玻片之間,貼上標籤後,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纖維。研究員認為顯微觀察技術已經為染色技術提供了重要信息,有助於瞭解這些絲線究竟是一層一層染的還是一起染的,以及是否採用了混合染色劑。
貼上標籤後的樣本
研究員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這些纖維
觀察過後的下一步就是分離這些纖維,將這些纖維放進一些小瓶子中,並從中提取染料。首先要做的是在小瓶里加入200微升混合溶劑,以及加入一點點草酸。(草酸是一種介質 ,能夠打破染料分子和纖維之間的粘連。)隨後把這些樣本放在加熱器裏,大約在80度的環境下呆15分鐘,加快萃取反應。15分鐘過後,研究員將它們取出放在氮氣裏乾燥,為了去除酸和丙酮。而將溶液中的溶劑蒸發,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在整個萃取過程的最後一步中,染料分子也已經分散在整個溶液中。
將纖維放進小瓶中,並從中提取染料
將加入混合溶劑的樣本放入加熱器中
研究員Diego採用高壓液相色譜質譜分析法分析最後萃取出的溶液。染料分子在機器裏被分離後,得到的結果是一張圖表。這張圖表也被稱做色譜圖,圖表上顯示了不同時代的不同峯值,每一個峯值對應一個分子。研究員通過樣本中得到的峯值和原先的參考數據庫中的峯值進行對比後,得到一些信息。例如刺繡中的一種紅色更像是從茜草而不是胭脂蟲裏提取出來的,又或是某種黃色是從哪株植物中提取出來的。
色譜圖
而整個分析過程中最耗時的部分是在如何解釋這些得出的結果,以及重現過去使用在靈鷲山刺繡上的天然染料,並且重現這些織物原來的顏色。Diego説:“在8世紀的中國,這些染料有可能會使用一些非常有地域特色的特殊植物”,並通過分析後認為這件刺繡的確存有大面積的褪色情況,例如現在肉眼看到的似橘似黃的顏色,很有可能實際上是紅的。
《釋迦牟尼靈鷲山説法圖》(《涼州瑞像圖》)存有大面積的褪色情況
此外,研究員認為在刺繡中發現了有一點點非常珍貴稀少的紫色染料,“這是一種非常昂貴的着色劑,來自一些小貝殼,而每個貝殼只能提供一點點紫色。所以如果這種紫色真實存在,那麼我們説的就是一種真正的紫色了,也是一個很棒的新發現。”
關於紫色,這幅《釋迦牟尼靈鷲山説法圖》(國內專家稱應為《涼州瑞像圖》)是一幅佛像之作,只有少部分為紫色。大英研究員認為的紫色着色劑是否珍貴稀少,目前國內並沒有明確的論證。但一些國內的研究者在研究中指出,敦煌的刺繡繡地最受歡迎的卻是紫色,多為衣物選用。
延伸閲讀:刺繡的繡地和顏色
刺繡是介於畫、塑之間的特殊美術工藝,有各種各樣的特殊的材料與技法。在敦煌古代刺繡作品中都體現着這些特色,它的材質豐富,僅地仗材料就有絲、絹、麻、布等;技法上,也是辨繡和平繡都有;用途性質方面,則佛像及民間服飾及日用品兼備。
從敦煌文獻的記載來看,人們對紡織品的類別比較重視,所以在記錄刺繡的時候常常也會指明刺繡的繡地。記載顯示,當時敦煌常使用氈(“白繡氈”、“紅繡氈”、“緋繡氈”P3638),羅(“緋羅繡帶”、“緋繡羅褥”、“緋繡羅額”)和綾(“緋綾繡褥”、“白綾頭肅(繡)襪”)為繡地。此外也有在毛皮(“繡紅求子”)、絹(“繡花色絹裏”)和錦(“繡錦”)上刺繡者。(然而,錦上刺繡在敦煌未見實物,所以“繡錦”也可能是筆誤或者另有所指。)另外一處還提到了棉織物末祿紲(“末祿紲繡傘”)。從敦煌出土的刺繡來看,絹的使用其實很普遍,但在文獻中鮮有記載。有時也會指明刺繡的襯裏,如:“小袟故方繡褥子一,白氈儭“、”大白繡傘一,白布裏”、“青繡盤龍傘一副白錦綾裏”、“青繡盤龍傘一副,併骨,兼(縑)帛錦綾裏”。
敦煌文獻記載的刺繡
敦煌文獻記載的繡品的名稱中常有關於顏色的描述,例如“大白繡傘”、“緋綾繡褥”、“青繡幢裙”、“紫繡禮巾”和“繡紅求子”等,但從敦煌出土的實物來看,繡線通常採用多種顏色,基本沒有隻使用一種顏色的情況,所以文獻中描述的顏色應是刺繡繡地的顏色而非刺繡本身。從文獻記載看,當時敦煌刺繡繡地最受歡迎的顏色是紫色,多為衣物選用,其次是白色,緋色,青色,以及紅色。這一情況和敦煌出土的刺繡基本吻合,從實物來看,青色應該是深藍色。緋色和紅色則應該是同一色系,因深淺不同而區分。而文獻中提到的“淡色”應該不是確指某一種顏色,而僅表示一種淺色。
(本文摘編自鄺楊華的 《敦煌文獻記載的刺繡及相關問題探討 》一文)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城上高樓”:來源?斯坦因?
(1970-01-01)
2017年1月11日,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館文物修復專家易澤林完成對漢代錯金青銅鼎的修復,至此,湖北“5·8”特大盜掘古墓案需要進行修復的159件文物全部完成修復。
2012年破獲的湖北隨州“5·8”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案收繳文物198件,涉及國家一級文物8件,二級26組36件,三級71組104件,一般文物46組50件。據專家組估算,僅三級文物的總價值,就已經超過億元,一、二級文物的價值無法估量。據悉,此案共涉及70多人,犯罪活動範圍涉及9省20多個地市州。
1月11日,在湖北省宜城市博物館,修復專家易澤林對漢代錯金青銅鼎進行修復。本文圖片均來自 新華社
1月11日在宜城市博物館拍攝的修復完成的漢代鎏金銅雞。
隨州地處湖北北部,華夏始祖炎帝神農誕生於此,古代曾、隨、鄂先後在此建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並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蹟,被譽為人類文化史上奇蹟的曾侯乙編鐘就是在隨州發掘出土的。
目前,在隨州城區方圓約5公里的範圍內已發現了4個大型古墓羣——位於擂鼓墩的曾侯乙古墓羣、位於葉家山的曾侯儉古墓羣、位於義地崗的曾侯寶古墓羣、位於羊子山的鄂國古墓羣。大量的地下文物被考古人員不斷髮掘的同時,也引來了盜墓者的覬覦。
1月11日在宜城市博物館拍攝的修復完成的漢代錯金青銅鼎。
1月11日在宜城市博物館拍攝的修復完成的唐代銀棺。
2011年8月,湖北警方接到舉報後閃電出擊,抓獲一羣涉嫌盜墓的犯罪嫌疑人12人,其中包括從山東到隨州盜墓的8人。盜墓賊交代,從義地崗盜取的文物已全部賣給一位渾名叫“小胖子”的山東人,成交價400萬,對方已付200萬元。
1月11日在宜城市博物館拍攝的修復完成的戰國錯金青銅矛鐓。
鑑於案情重大,2012年5月8日,隨州市公安局決定組織專案組直接偵辦。專案組為了防止泄密,故意設了假名——“5·8禁毒專案”組。案件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視,公安部隨即將其列為部督“5·8”特大盜掘古墓、倒賣文物專案。
歷經四個月的秘密偵查,專案組獲取了以武漢人張某某、山東人劉某某、湖北隨州人劉某某等三個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繫的犯罪團伙,長期在湖北隨州、河南洛陽、山東棗陽等地專門從事盜掘古墓羣、倒賣國家珍貴文物犯罪活動的線索。2012年9月4日,在公安部、湖北省公安廳協調下,和武漢、襄陽、洛陽、許昌、深圳及民航公安機關的支持下,專案組在4省8市同時行動,連續奮戰十個晝夜,一舉抓獲張某某、劉某某等20名犯罪嫌疑人。
湖北隨州“5·8”特大盜掘古墓案涉案文物。
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此次涉案的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26組36件,三級文物71組104件,一般文物46組50件。其中有春秋早期、中期和西漢時期的青銅鼎、青銅簠、青銅簋、青銅錯銀矛鐓等一級文物,還有西周中期、晚期和戰國時期的青銅簋、青銅鬲、青銅觶、青銅尊、青銅戈、青銅羊燈、青銅缶、青銅盆、青銅觚、青銅斝、幾何雲氣紋錯金青銅矛鐓等二級文物。
在追繳的198件文物中,涉及隨州的文物共21件,其中一級文物4件,都是在曾都區東城義地崗所盜掘的。2012年10月15日,專案組根據線索赴浙江省海寧市將一件春秋時期的青銅鼎追回。目前經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其墓主人為曾侯寶。
據史料記載,曾國建國700年,曾侯寶是曾侯乙的祖先,但遺憾的是,此前一直沒有文物印證。此次隨州警方追回的這個被盜青銅鼎上有銘文“曾侯寶”三個字,是史學上的一大突破。從考古學的角度,這些文物對整個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實物依據。
(1970-01-01)
中新網7月5日消息,法國《歐洲時報》4日編譯報道稱,巴黎聖母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但因為污染、惡劣天氣和時間造成的侵蝕損壞嚴重,政府卻無力獨自承擔修繕費用。
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屋頂上的雕像。視覺中國 資料圖
文章摘編如下:
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迫在眉睫!據法新社近日報道,巴黎聖母院因為污染、惡劣天氣和時間造成的侵蝕損壞嚴重。但政府無力獨自承擔修繕費用。
巴黎聖母院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歐洲被遊客拜訪次數最多的歷史建築(每年1200萬到1400萬人次)。這個12到14世紀哥特式建築的珍品矗立在市區內俯瞰整個巴黎。
但是現在,巴黎聖母院祭台半圓形後堂的外觀可不像它的歷史那樣光輝燦爛。教堂中世紀滴水槽的頭已經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幾根醜陋的PVC排水管。石頭欄杆也已經消失了,現在一塊木板被放在了原來欄杆的位置。尖頂的石頭被腐蝕得失去了稜角,彩繪玻璃窗的支柱也被腐蝕得很嚴重……掉落下來的裝飾物被小心翼翼地放在支撐教堂的飛扶壁下面,這些掉落下來的裝飾物已經堆成了一個小小的石頭墓地。
國家作為這座教堂的擁有者,每年向巴黎聖母院投入200萬歐元。根據五月初在愛麗捨宮與巴黎未來遺產基金會(la Fondation Avenir du Patrimoine)簽訂的框架協定,巴黎聖母院每年最多可以接受400萬歐元的公眾捐款。
費諾(AndréFinot)是巴黎聖母院公共關係處的負責人,也是巴黎聖母院狂熱的愛好者,他了解這座教堂的每一個角落。目前費諾在牽頭尋找新的捐贈者,他向法新社表示“尋找捐贈人的事情確實十分緊急”,並指出教堂的損壞主要是由於空氣污染和酸雨,同時他也對國家一直以來的支持表示敬意。
費諾表示,現在的經費不足,如果要保證兩年的維修,至少需要一億歐元,三年的維修費則至少需要1.5億歐元。
(原題《歐洲時報:巴黎聖母院因污染受損 沒錢修復尋捐助》)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弱冠”:歐美列強不行了啊,自己的寶貴文化遺產都修不起了。
網友“NIEHANJUN”:王健林説:我去,這也叫事兒
網友“上海市浦東新區澎友”:説收門票的=。=我去的時候是要交門票的;説100歐的,誇張了(反諷的也誇張了)
網友“硬梆梆的幫主”:準確點説,主教堂正樓不收門票而已。
網友“夢之淚”:正真花在維修上的不一定有這麼多
網友“lenptontech”:外面收門票,裏面小景點再收一次
網友“硬梆梆的幫主”:門票是大約110元,按1300萬人次,是每年14.3億的規模。
網友“天使”:為什麼不收門票?讓國家旅遊局發個5A景點的牌子,物價局聽證一下,然後入內參觀者不論性別和年齡,一律100歐元!這也叫事兒?不信仰馬列主義的確是啥都幹不好!
網友“Bacon”:自己國家的文物自己都養不起?
網友“我自飄然”:笨,收門票啊,
網友“我自飄然”:笨,收門票啊,
網友“我自飄然”:笨,收門票啊,
(1970-01-01)
四月的白洋淀,春風拂面,新葦吐綠。這澱蘆葦,曾掩護雁翎隊打鬼子,留下《小兵張嘎》等名篇;這澱蘆葦,曾是養家餬口的“搖錢葦”;這澱蘆葦,也曾是令人厭棄的累贅。而雄安新區的落子,又使這澱蘆葦成為“無價之寶”。
遊客在白洋淀景區內乘船遊覽。新華社 圖
這裏是個好地方
由海而湖,由湖而陸,歷經千萬年的反覆演變,古老的白洋淀為人類留下一片秀美的濕地風光。偌大的澱區被39個村落、3700多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
64歲的船伕楊德順輕舟熟路,載着記者穿行在溝壕、葦蕩間,水面時而狹窄,時而寬闊。“抗戰時期,這些葦子掩護八路軍雁翎隊打鬼子。我們靠水吃水,白洋淀自古就有‘一澱蘆葦一澱金’的説法,蘆葦是過去澱區百姓主要的經濟來源。生產隊掙工分,一個月能掙60元,那時候三級工才拿52元錢。”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蘆葦是重要的生產物資。澱區深處李莊子村一户農家裏,編葦機雖然已經鏽跡斑駁,但可以想見每年霜降後收穫蘆葦的景象:男人下水割葦、打捆、運輸,女人在岸上編織葦蓆,一輛接一輛的馬車、卡車、拖拉機從白洋淀出發,將物資運往四面八方的磚瓦廠、造紙廠和城市農村,支援國家建設。
世代擇水而居,上年紀的老人對白洋淀滿是回憶。趙莊子村76歲的趙雁林在水邊生活了一輩子,對水、魚、鳥如數家珍,像一本關於白洋淀的“活字典”。“早在1958年,我就陪着中科院考察白洋淀和上游河流,那時候澱裏的魚有300多種。直到上世紀80年代初,澱裏的水舀上來就能喝。”他説。
白洋淀屬九河下梢,府河、漕河、瀑河、拒馬河等多條河流在此交匯,形成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對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平衡、調節華北平原及京津地區氣候、補充地下水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發揮着重要作用,被形象地稱為“華北之腎”。
四面環水的王家寨是一個有5000多人的大村,十字街上商販雲集,灰磚白牆前,一些婦女用鐵針結紮漁網,手法嫺熟。45歲的任泳長坐在涼棚裏,看着大小船隻進進出出,悠然自得。“別看在這島上,米麪油得花錢買,比縣城還貴一截,交通也不方便。可是,出門能見水,呼吸着好空氣,心情多舒暢!白洋淀是個好地方,雄安選對了!”他説。
遊客在白洋淀景區內觀賞荷花。新華社 資料圖
自家寶貝不能丟
大片大片枯黃的陳年蘆葦不割多可惜?面對記者的疑問,大張莊村民朱來福説,現在,農村的磚土房和磚瓦窯基本不再使用蘆葦;由於人工成本增加,收割蘆葦的工費比蘆葦的價錢還高,造紙廠也不用了;為了防止污染空氣,蘆葦爛在地裏也不能焚燒。
“過去是個寶,現在沒人要。”蘆葦命運的轉折,反映出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鉅變。伴隨經濟粗放式發展、工農業用水增加,再加上白洋淀上游數十座水庫築壩蓄水,9條入澱河流除汛期外長年乾涸,只有少數幾條接納生活及工業中水入澱。“1984年到1988年,白洋淀連續幹了5年,澱底能走馬車、開拖拉機。後來通水,上游的髒東西都來了,魚從新中國成立初的300種減少到50多種。”趙雁林告訴記者。
受乾旱困擾,白洋淀面積從上世紀50年代的500多平方公里縮小到現在的360多平方公里。水位常年在7米左右徘徊,每年蒸發量與蓄水量相當,甚至“入不敷出”,只能靠人工調水補給,維持最基本的生態系統。從1997年到2008年,累計16次從上游調水16億立方米。4月5日,保定兩大水庫再次向白洋淀開閘放水。
另一個困擾是污染。白洋淀水域內和外圍分佈着39個純水村、24個半水村,生活着約20萬人,居民和遊客帶來生產生活垃圾。記者踏訪時看到,離村莊越近,垃圾越多,水質越差。大張莊是“羽絨之鄉”,有60多家羽絨加工廠。據村民介紹,羽絨廠上了污水處理設施,但洗絨的污泥不好處理。
“白洋淀是全國人民的,大家要一起努力維護好。”70歲的景區保潔員姜大江每天在大張莊附近固定的水域划船撿拾垃圾。他説:“為了白洋淀,將來需要我們這些澱區人搬就搬,換個新環境挺好。”
這是4月9日拍攝的白洋淀內的蘆葦蕩。新華社 圖
是金子總會發光
“你看,凡是割過葦子的地方,新葦子鑽得快,長得高。”船伕楊德順一邊開船,一邊對記者説,葦子的特性是越割長得越好。蘆葦是白洋淀一景,蘆葦沒了,遊客看什麼?再説,蘆葦還能淨化水質,涵養水源,是鳥棲息、覓食、繁殖的家園。
昔日的“黃金”真的毫無用處了嗎?當地羣眾對蘆葦很有想法:有藝術家用蘆葦秸稈製作精美的蘆葦畫,成為白洋淀特產,遠銷各地;能不能裝修居室,能不能生產高附加值的紙張,能不能製造可降解的塑料袋、餐具,能不能像竹子一樣提取“葦纖維”?
蘆葦是白洋淀的名片,白洋淀是雄安新區的金字招牌。白洋淀百姓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黨中央提出,雄安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打造優美生態環境,構建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市。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表示,雄安新區地處京津冀大氣環境和水環境敏感地區,開發建設要以保護和修復白洋淀生態功能為前提,離不開整個流域的生態環境改善。要從改善華北平原生態環境全局着眼,重點要優化京津冀的水資源管理,提高水環境治理標準。
“既要恢復太行山森林植被,又要治理流域內水土流失;既要加強上游河道污染治理,又要解決澱區生產生活旅遊排污;既要保證來水,又要定期棄水。”澱區幹部羣眾認為,管水、綠化、治污、疏浚、清淤,治理白洋淀將是長期的系統工程。
趙雁林不以打魚為生,卻以打魚為樂,經常划着小船,尋找水質最好的水域,打一些稀罕的魚,帶回來自己吃,或者分給鄰居。“近兩三年,水質有所好轉,原來不常見的魚,大鴇、天鵝什麼的又能看到了。”
“華北之腎”要強壯功能,“華北明珠”要恢復光澤。雄安新區臨時黨委、籌委會負責人表示,白洋淀流域生態修復是新區規劃建設的重大工程,絕不能因城廢澱。雄安人民也相信,白洋淀金子般的生態價值正在迴歸。
(原標題為《 一澱蘆葦一澱金——雄安新區踏訪記》)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隱山居士”:白洋淀濕地
網友“何詩寒_”:真美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