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過去,如果孩子不願上學,家長只好軟硬兼施逼其就範;現在,家長則多了一個選擇――“在家上學”。最近幾年,國人對“在家上學”的討論越來越熱,“在家上學”也從名人的偶爾為之變成了不少普通人的實踐。什麼是“在家上學”?它又應不應該被禁止呢?…[詳細]
要點速讀
1
“在家上學”在很多國家合法,而且學生的學業水平較高。
2
“在家上學”能和公立學校形成競爭,有利於整體教育質量的提升。
3
“在家上學”漸漸風行
“在家上學”是指處在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不去學校,在家接受教育,由父母或家庭教師授課的受教育形式,小規模私塾、微型學校等形式都屬於“在家上學”。
中國“在家上學”的孩子總數不多,但增長很快。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佈的《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4)》顯示,2013年“在家上學”的孩子約2000人;今年2月,該研究院課題組的調查顯示,2016年“在家上學”的孩子至少達約6000人。據調查者王佳佳副教授計算,自2013年初至2017年初,中國實踐“在家上學”的人羣規模年均增長約30%。
然而,中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這表明義務教育的實施主體是國家,並不包括公民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情形;“在家上學”也難以滿足《義務教育法》對教育方針、教育教學的諸多規定,因此嚴格來説,“在家上學”並不合法。在實踐中,也有父母在家教學,法院判定其違法,讓孩子返回學校的先例。
而國外的一些經驗表明“在家上學”也可以是高質量的
在家上學,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以美國為例,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很多州也規定,“在家上學”非法,但到了1993年,美國的50個州已全部承認“在家上學”合法。
此後,美國“在家上學”的人數迅速增長。美國教育部發布的《美國家庭教育:2012》顯示,美國在家上學的兒童從2003年的109.6萬,增長到2012年的177.3萬(佔適齡兒童的3.4%),10年增長了68%,超過了此前的估計。
美國“在家上學”合法以後,參與人數的增長速度很快
“在家上學”獲得公眾的認可,和其教育質量較高有關。美國多項研究發現,“在家上學”的學生學業水平超過了接受公共教育的學生。如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在標準化成就測試中(一項衡量學生掌握知識和能力的測試),11739個“在家上學”的學生平均成績比公立學校的學生高37分。
在美國的SAT和CAT考試中(兩者都是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俗稱“美國高考”),“在家學習”學生的表現也不遜色。一項基於1999年分數的調查顯示,在ACT考試中,“在家學習者”的英語和閲讀領先於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23.4分:20.5分和24.4分:21.4分),但數學成績落後一些(20.4分:20.7分);不過,在SAT考試中,“在家學習”學生的數學成績扳回一局(535分:511分)。
“在家上學”的支持者認為,從投入產出比的角度看,他們已經大獲全勝。“在家學習”的每個學生每年花費為500-600美元,而公立學校的學生花費為9000-10000美元,如果他們能獲得政府的資助,“在家學習”學生的成績優勢會更明顯。
在社會化上,“在家上學”的學生也表現不俗。2003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接受在家教育的兒童成人後,有71%參與社區服務活動,88%加入某一社會組織;而同齡的接受公共教育的兒童成年後,在這兩項上的參與比例分別為37%和50%。
隨着教育水平越來越高,是否在家上學可以成為強制義務教育的一種模式?值得好好考慮
過去,強制性的學校教育成為國家推廣義務教育的唯一手段,有其必然性。在十七八世紀,歐美各國逐漸意識到普及教育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不過,當時普通人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意識,需要政府強制;學校教育成本低、效率高,是提高國民整體受教育水平最優途徑,因此,普及學校教育成了各國通行的做法。
從十七八世紀開始,歐美開始普及義務教育,圖為美國早期公立學校情況
但到了今天,是否還應把學校教育作為義務教育的唯一形式,就很值得商榷。有學者指出,義務教育法的目的是保證所有兒童都接受教育,但不是指他們必須用某種特定的方式接受教育。義務教育法是針對那些不管自己小孩教育的人而制定的,而不是為那些有能力教育自己的小孩,並使小孩達到公立學校同等水平的家長制定的。
另一方面,現行學校教育的弊端越來越明顯:針對所有孩子平均水平制定的教育計劃,無法對孩子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單一,也無法滿足家長的需求。21世紀教育研究院的調查發現,中國孩子“在家上學”的主要原因是家長“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和“不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有69.4%“在家上學”的學生家長在教學內容上做了改變,有81.34%選擇了不同的教學方式。
在這種情況下,讓“在家上學”補充公共教育就顯得非常必要。實際上,“在家上學”在美國合法,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不僅滿足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願望,還讓一些公立學校感受到了壓力,間接推動了美國學校教育制度的革新。
在中國教育“拉美化”的背景下,更須尊重“在家上學”的權利
在美國,什麼樣的家庭最愛“在家上學”?答案是中上等收入家庭。據美國能源署估算,年收入低於20000美元以下的貧困家庭,“在家上學”的比例為0.8%,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比例為1.6%。相比之下,年收入為2萬至5萬美元,比例為2.3%;年收入為5萬至7萬美元以及7萬至10萬的家庭比例最高,均為3.0%。
美國近幾年家庭收入中位數變化
在家上學受中上等收入家庭青睞,除了宗教和教育理念的原因,還有更現實的考慮――公立學校便宜,但教育質量差;私立學校教育質量好,但價格高,中等收入家庭不一定承受得起。但中等收入家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較高,於是“在家上學”變成了很多中產家庭的次優解。
目前,中國城市中等收入家庭也面臨着差的中小學不想去,好的中小學去不了的窘境。最近,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王蓉在一篇論文中指出,中國的教育正在“教育拉丁美洲化”。教育的“拉丁美洲化”是指這樣一種教育格局:就是在人口收入差距顯著的社會中,大量中高等收入的家長可能逃離公共教育體系而在私立部門中尋求更高水準的服務,公立學校特別是基礎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逐漸成為低劣質量機構的“代名詞”。
王蓉指出,在拉美有的國家,高等教育中的好學校是公立的,政府對這些機構採取高補貼或免費政策,社會中的優勢羣體在私立中小學接受優質基礎教育,繼而獲得優質低價的高等教育服務。與此同時,弱勢羣體卻接受着較低質量的基礎教育服務,難以在獲得精英型高等教育機會的競爭中取勝。現在,不少城市中最好的初中學校幾乎是民辦學校的天下,家長中流行的“初中不讀民辦,高中、大學就進民辦”,就是“教育拉丁美洲化”的直觀表現。
有學者認為,解決中國教育拉美化的問題,需要公立學校不斷改革,滿足高收入家長的個性化需求;改變以成績和升學率為主要指標的學校評價體系;還有學者認為,需要財政加大投入,像日本和德國一樣,儘快實現義務教育均等化。
如果短期內做不到,那麼可考慮允許“在家上學”。中國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越來越多,網上也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國外還不乏成熟的經驗,中國家長“在家上學”的成果可能比美國家長的還好。
結語
更均等化的基礎教育或者允許家庭“在家上學”是兩個必要的選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