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中國紀檢監察報》發表了“保持反腐敗高壓態勢”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做好執紀審查後半篇文章》。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這篇文章披露了原中央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副主任明玉清,曾多次以“明總”的身份出入北京福泰宮酒樓的細節。
“當服務員無意中在電視上看見熟悉的‘明總’時,見過各色人等的他們吃驚得張大了嘴巴。原來往日裏風光無限、前呼後擁的‘明總’並不是什麼‘老總’,而是中央紀委的局級領導幹部明玉清。”
小夥伴們應該還記得,今年1月播出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首次披露了明玉清的腐敗事實。長期以來,明與多名領導幹部、商人老闆關係密切,與他們頻繁出入酒店,大吃大喝,進行權錢交易。
現在看來,福泰宮酒樓便是明玉清長期出入的酒店。
據公開資料顯示,福泰宮酒樓營業面積4000平米,有20餘間豪華貴賓房。這家酒店的客人結構,從《中國紀檢監察報》對該店服務員“見過各色人等”的描述便可看出,很不一般。
明玉清在紀委機關工作了27年,可以説是中紀委的老人了。曾任中央紀委第九紀檢監察室原正局級紀律檢查員、監察專員兼副主任,先後負責與西南、西北等地區聯繫。
長安街知事發現福泰宮酒樓位於北京西站附近,離明玉清的上班地點不算遠。而北京西站發車方向主要是南方城市京廣線,以及西北、西南方向。從蘭州開往北京的車,終點站都是這裏。
在對明玉清的審查中發現,有一些地方省部級領導幹部甚至上門到明玉清家裏送禮,這些幹部無疑看中的是他手中的執紀審查權。
相對應的,明玉清一方面利用執紀審查權與一些黨政領導幹部、紀檢幹部拉關係;另一方面,就商人老闆請託事項向這些領導幹部打招呼,收受錢物上千萬元。
近日播出的專題片《巡視利劍》的第三集中披露了甘肅省原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虞海燕與明玉清早在2010年便已有接觸。而明玉清正是通過這種接觸,為經商的兒子在甘肅拉項目。
作為回報,2014年巡視之後,明玉清不僅把中央紀委的調查內容向虞海燕通風報信,甚至最終膽大妄為地幫助虞海燕抹平問題,將他的線索從初步核實逐步變成了了結處理。
像明玉清這樣的“明總”,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曾披露,萬慶良在全黨嚴抓作風的高壓態勢下,仍然出入高檔消費場所達到70次左右。
媒體曾披露,就在落馬的前兩天,萬還曾前往一家位於白雲山最高峯摩星嶺的“具有私人會所”性質的高級餐廳用餐。餐廳的服務人員對他深惡痛絕,“就是那個大官經常來,他每次來我們都很反感,每次都讓我們下班很晚。”
官員出入高檔場所近些年多見於媒體報道之中,虞海燕長期佔用蘭州市委市政府定點接待場所金城山莊的3號樓,並對其進行了豪華改裝,作為和一些關係密切的下屬和老闆們吃喝聚會的秘密據點;中石油原總經理廖永遠,在北京也有一個只有與他極其親近的人才能去縱情聲色秘密據點;珠海市政協原主席錢芳莉常出沒於珠海環球金融中心37樓,接受企業宴請等等。
在這些場所裏,“同志”變成了“總”、“老闆”等稱呼,已經成為了一些官場以及高檔場所的已有“默契”。官員被叫“總”, 一方面是身份掩飾,另一方面是江湖習氣。這種“官場江湖習氣”的形成與一些官員搞團團夥夥、建立“圈子文化”是分不開的,更受了官僚主義、宗派主義、“江湖習氣”等歪風邪氣的推波助瀾。
像明玉清這樣,白天手握執紀審查權,晚上喜歡當“老總”,能不被腐蝕圍獵麼?歸根到底,共產黨員喜歡被叫做“老總”就是初心泯滅在現實中的映照。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彼岸花開”:像這樣的太多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