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大灣觀察·灣區逐夢的香港青年】

  日前,中央惠港青年八條發佈,旨在拓寬香港青年到內地發展的管道載體,推動香港青年與內地全面交往、廣泛交流、深度交融,增進香港青年國家認同,增強自身發展信心。一直以來,中央都高度重視香港青年的健康成長,多措並舉為港澳青年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尤其是近一段時間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和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拓展了更大空間。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完善及“愛國者治港”原則的全面落實,為香港社會安定繁榮、“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了制度保障。香港正積極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此背景下,香港青年只要緊抓機遇,起而行之,定會有更可期的光明前景。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新華社發

和千千萬萬擁有夢想的人一起努力發光

  講述人:深圳暢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高月華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80後,是國內少數兼備智能家居工程、認知障礙照護及設計背景的專業人員之一。目前,我在深圳前海開創了自己的公司,從事養老及大健康相關產業。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高月華

9月6日,深圳前海一系列新政策頒佈,其中包括針對香港專業服務、科技、文化產業等促進措施,鼓勵發展海外市場等,令我以及和我一樣的中小企業主充滿期待,希望有一天也可以從前海這個國際大舞台走出去,去到世界其他各個地方。

之前在跨國企業的工作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祖國的日益強大和蓬勃的發展前景。2018年,我毅然決定從香港移居深圳。感覺自己對內地不熟悉,還需要多下功夫學習,於是我在工作之餘深入內地的各個城市,去了解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熟悉內地消費者市場、政策民生及各行各業的發展。

我認識一位養老院院長,她説,無聊是養老院老人的常態。很多人一看電視就是幾個小時,但養老院人手又不足,不知怎麼辦。我發現這是個很普遍但又未能解決的狀況,我開始萌生改變現狀的想法,這應該是一件很有意思和有意義的事情。

考慮市場需求、產業鏈及技術壁壘後,我開始往這方面探索和發展。深圳前海優秀的環境、交通、政策、氛圍都很吸引我,2020年我決定在前海成立初創公司。我的工作包括為健康社區項目做政策諮詢及落地,為養老項目做養老空間設計,為專科醫護人員做培訓,研發老人娛樂及防止失智的玩具等。

在與同行交流時,我也經常聽到有人説想參照香港地區或其他國家的養老設計或做法。但我們發現中國與外國的老年人生活習慣很不一樣, 甚至國內不同省、市的老人愛好也有很多不同。例如中國老人喜歡熱鬧和廣場舞,在日本可能會更重視公共場所的安靜。我們需要的並不是直接複製其他地方的模式,而是要運用開放敏鋭的思維和見識,真切聆聽用户的聲音,創造符合中國老人需求的東西。

受到深圳這座科技城市的影響,我學習並取得了有關智能家居的專業資質。我發現很多主流健康智能應用都聚焦在檢測類產品。但我認為,一個人要變得健康,發現問題和檢測只是第一步,促進健康行為及消除危險因素才是讓人變得更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在機構方面,協助機構面對人手短缺問題和提升效率的智能科技才是更急需的部分。

與科技企業同場討論、擁有初創公司、開拓老人娛樂產品研發等,這是我幾年前在香港做打工仔時不敢想象的事。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從追求“量”,轉為追求“質”,更重視質量和創新。我們要在安逸中看到風險,在困難中看到機遇,機會未到的時候就做好準備,堅持初心不要放棄。我不是孤身一人,在這裏,在深圳,有千千萬萬擁有夢想的人在一起努力着,發着光。

  (光明日報記者黨文婷採訪整理)

  這是一座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

  講述人: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管理中心 陳瀚鏞

我在大學期間,就想着畢業後要去廣州工作,所以早早就通過各種途徑瞭解廣州目前的就業現狀及各種生活問題。近幾年,黨和政府鼓勵和支持港澳青年到內地就業創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研究推進港澳居民中的中國公民依法報考內地公務員工作”。最後我也有幸來到黃埔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財政投資建設項目管理中心工作。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陳瀚鏞

很多港人朋友會擔心來到內地工作不能享受與當地人同等待遇,會有各種限制,關於這一問題我可以肯定地説,這些顧慮都不會存在。2018年出台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為符合申領條件的港澳台居民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就業、上學、就醫等提供了便利,保障港澳台居民合法權益。我也在2020年申領了自己的居住證,這幫我解決了很多問題,比如交通出行等。

針對香港青年來廣州就業創業,地方政府推出了許多優惠政策。就黃埔來説,在有關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實施細則中就明確提出了要為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提供人才住房,並給予不低於市場租賃價格50%的租金補貼。黃埔區每年都會向港澳青年傾斜供應100套港澳青年人才住房。除此之外,還有每月的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實習補貼、創業補貼等。這些政策給我們這些來到黃埔就業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緩解了我們在住房、交通等方面的經濟壓力,在這裏工作就像在家鄉一樣。

記得第一次來黃埔時,黃埔的風景、交通、公用設施讓我眼前一亮。我在這裏工作已經三個月了,前段時間參加入職培訓,參觀我們單位負責建設的項目,看完後極為震撼。項目工程量巨大,同時還要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非常不容易。沒有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沒有項目負責人的日夜努力,沒有在前線的工人的奮鬥,就沒有現在的黃埔。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深入推進,港澳同胞在內地就業相關優惠政策措施的確立與實施,在穗工作的港澳人士各方面難題逐漸得到解決,大家得到的是城市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條件便利,合作基礎良好,國際化水平領先。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擁有高度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以及遍佈全球的商業網絡,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和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作用不斷強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既是港澳培育新優勢、發揮新作用、實現新發展、作出新貢獻的重大機遇,也是廣東繼續當好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大機遇,有利於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建立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高水平參與國際經濟合作新平台。

這就是我來廣州、來黃埔的原因,這是一座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

  (光明日報記者吳春燕、通訊員肖昆華採訪整理)

  為國家的半導體和材料行業盡一份力量

  講述人:香港城市大學材料學博士、思特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 何康強

我生於1992年,在香港城市大學取得材料學博士學位後,來到深圳福田深港科技合作區,和幾位博士同學創立了思特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材料的自主研發和生產。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何康強

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擔任了兩年香港城市大學研究生會會長和一年香港城市大學校董會研究生代表,可以説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學生工作者。在此期間,我帶領的研究生會充當起聯接學生和學校的橋樑,積極幫助同學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2019年香港的“修例風波”和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是一羣愛國愛港的青年,對於“修例風波”期間的暴徒行徑,我們無法容忍,我們努力確保內地在港研究生同學的人身安全,為他們這一年的學習生活保駕護航。這一段學生工作的經歷讓我明白,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要時時刻刻銘記自己的根,始終要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我從事材料研究工作加起來也有將近七年的時間,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對產業的瞭解,我深知在材料這個基礎學科,我們與發達國家之間依然存在很大差距。一開始,我和幾位博士同學都沒有完全下定決心去創業,説實話,創業對一位博士生來講,成本太高了。但發生華為受美國製裁事件之後,我無比堅定自己創業的想法——如果所有的材料學精英都去從事理論研究,那麼未來誰來幫助我們的產業升級?

來到深港科技合作區一年有餘,在這一年的時間中,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深圳這座科技之城的魅力和帶給我的震撼,也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當地政府和合作區對我們創業青年的鼓勵和扶持。當我們剛剛踏入合作區,當地政府部門瞭解到我們材料研發型公司是必須配有實驗室的,便積極幫助我們搭建了合作區的第一個共享實驗室,為我們創造出很好的實驗和辦公條件,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深圳速度和對年輕創業者的關懷。經過這一年多的研發工作,目前我們團隊已經研發出可以匹配國際一流化工品牌的產品型號,在滿足國內客户的性能需求和使用要求的同時,也可以大大降低客户的使用成本。

目前,我們國家許多產業領域都存在人才缺口,需要大量人才去縮小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我義無反顧加入這次科技革新的浪潮,我們真心希望,自己這一份綿薄之力可以在未來幫助我們國家的半導體行業和材料行業。我堅信,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又一個像我們這樣的科技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為我們國家的崛起貢獻出重要的力量。

  (光明日報記者嚴聖禾採訪整理)

  歡迎更多香港人才和我一樣安家知識城

  講述人:中新廣州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公室建設處 彭皓旻

很多沒去過內地的香港人認為內地只有發展速度,缺少人情味。但去內地各個城市就會發現,各地都有獨特的風土人情,這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藴。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彭皓旻

我出生在廣州,在香港工作的父母時常把我送到廣州的親戚家生活。因此我見證了過去20多年中國經濟的騰飛。廣州的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整個城市充滿活力。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的經濟、科技迅速發展,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是中華民族能力的體現。

國家十分重視解決香港人在內地就業及生活的問題,廣州的就業環境與居住成本對香港青年有很大吸引力。畢業之後,我選擇了參加2020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成為廣東省的首批港籍公務員。這為我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且富有前景的發展平台,使我能在國家發展建設的一線發光發熱。

作為一個職場新人,我負責政府財政固定資產投資的督辦工作,一開始確實有許多東西不懂,同事們都十分熱情地指導我。在這裏,我和大家都是為國家發展而努力奮鬥的一員。

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向建設單位負責人收集知識城各項目的進度,來往知識城內各個項目現場進行了解,所以我對知識城這大半年的高速發展有很深體會——

去年《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獲國務院批覆同意,知識城有了更高的發展目標以及定位。新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擴寬了知識城來往市區的路線選擇,縮短知識城與市區的交通時間。廣州實驗中學、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等民生設施也相繼投入使用,極大方便了周邊居民的生活。從城市發展的角度看,知識城是一個很“熱鬧”的地方。

香港的科研基底很厚,研發實力很強,但市場規模較小、沒有相關產業聚集成了香港本土科技產業發展的瓶頸。此前,已經有大量來自香港的人才攜技術到內地發展。現在國家全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彙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等城市的土地、資源、產業鏈、人才於一體,將進一步激發各地的創新活力,把大灣區建設成為國際頂尖的科技創新中心。對於香港而言,科技行業從業者能通過大灣區與內地進行深入合作,藉助內地的土地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快速發展,打造香港的國際科技品牌,也能為香港的高端科研人才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

我所在的中新廣州知識城作為中新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是大灣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我們十分歡迎相關行業的企業及從業者到知識城發展,知識城開發建設辦將繼續全力推動周邊的基礎建設發展,為在知識城內落户、就業、生活的企業與人才提供優質配套服務。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掃一掃觀看相關視頻

  (光明日報記者王忠耀、通訊員張成採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0日 08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82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灣區大舞台 綻放多彩青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