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第3813期:共享單車遭破壞,不能就賴國民素質低

  導語

  共享單車這一新興事物走到了風頭浪尖上。最近關於它的爭論非常多。其中最緊要的一條是,共享單車被人為破壞現象突出,成為了中國人國民素質的“照妖鏡”。那麼,到底如何看待這一爭議呢?…[詳細]

  要點速讀

  1

  提供共享單車的商業公司做了公共服務的事情,但是卻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去做公共空間的規劃。相反,其強調的便利性,導致管理更少。兩個問題相加,自然容易製造出亂象。

  2

  政府配合良好的公共空間規劃,而共享單車公司則做好公共服務,這樣才是雙贏的手段。而後才是監管乃至法律來規範大家的行為和意識。

  3

  共享單車並不是真正的共享經濟,它是商業化的單車租賃模式

今日話題第3813期:共享單車遭破壞,不能就賴國民素質低

  共享單車主打的特點

  共享單車用了“共享”這個時髦的名詞。但是,儘管它確實很有特點,也很“互聯網+”,卻不是共享經濟。所謂共享經濟,主打的是私人分享自己的閒置物品,一舉兩得。因此,順風車是共享,民宿租借是共享,但是名字裏有“共享”二字的共享單車卻不是。

  經營共享單車生意的企業,需要自己購入自行車,再投入到公共場合。事實上,這就是商業化的自行車租賃。只不過不需要門面交易,沒有繁瑣的手續,隨時騎着就可以走了。

  滿大街都可以便利地獲取,同時,又缺少嚴格的管理措施和經驗。出現一些不文明現象不奇怪。

  《共享單車,真是一面很好的國民照妖鏡》一文中曝光的圖片

  共享單車也不是單純的商業化模式,還有準公共用品的性質

  共享單車,解決的是“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從家到地鐵站的那一公里,從地鐵站到公司的那一公里,就是“最後一公里”。走路稍長,坐車稍短。在整個社會的公共交通體系中,這是非常尷尬,又需要解決的一段路。因此,杭州等地方政府很早就在搞公共自行車服務。這也是由政府所提供的準公共品,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不管是在公共佔地還是資金支持上都如此。而共享單車本質上也有提供公共服務的特點。

  所以共享單車亂象主要是兩種模式衝突的產物,用它來説人性經不起考驗並不合適

  商業公司所提供的共享單車都是無樁的,而公交公司提供的公共自行車則是有樁的。所謂樁,是停車、鎖車的樁子。乍一看,當然是無樁對人更方便,隨時想放在哪裏就放在哪裏,真正做到了打通“最後一公里”。然而,這便意味着很容易就亂停亂放,騷擾公共空間裏的其他人。共享單車被放在盲道的情況並不少見。

今日話題第3813期:共享單車遭破壞,不能就賴國民素質低

  杭州的“小紅車”是公交集團運營的公共自行車,注意,它是有樁的

  而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自行車,在公共空間的規劃上則容易獲得便利,例如,杭州的服務點可以設置在3.5米寬的人行道,並且每新建主要道路都會新建機動車道。

  提供共享單車的商業公司做了公共服務的事情,但是卻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去做公共空間的規劃,也不可能去交所謂的公共道路和場所使用成本。相反,其強調的便利性,導致管理更少。兩個問題相加,自然容易製造出亂象。如果不出問題,才是不正常的。

  一個最普遍的問題是,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嚴重影響到市民的生活。前幾天,有媒體曝光了“深圳超500輛共享單車遭毒手 堆成‘小山’”的圖片。隨後,記者實地調查發現,是物業保安所為。大家把共享單車騎回去就放小區路上了,越積累越多。而小區規劃裏也沒有這麼多的停車空間。最終,保安便動手把這些車堆在一起。這背後,肯定不能首先用素質低來解釋。一個最近的例子是,莆田共享單車被偷光事件的反轉。根據澎湃新聞報道,莆田的卡拉單車首期投放的667輛單車,一個月不到,丟了510輛,流失率達76.5%,然而,經過媒體報道後,已經找回了60%。許多市民在用完了車之後,不知道停放在哪裏,造成了車輛的短暫失蹤。

  光靠殺雞儆猴解決不了問題,應該中和兩種模式的優點

  一出現看起來不道德的現象,很多人就容易把板子打在國民素質和規則意識身上。而嚴厲的處罰,看起來是最有效的讓大家一起來遵守規則的做法。所以,北京兩名護士因為對共享單車上鎖被拘留5天,濟南小販因為疊放自行車被行政拘留。看起來,非常有嚴厲打擊典型,震懾大家的樣子。

  護士的事情,由於沒有詳細的報道,暫不點評。而濟南這起事件非常值得剖析一下。根據齊魯網的報道,疊放自行車的老李是因為停放的十幾輛自行車嚴重影響了他擺攤,才做出這樣的舉動。一位瞭解內情的女士説,“很多人急着坐公交把車扔下就不管了,我和老李經常把單車挪到旁邊的停車點,昨天我要是在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到底應該先考慮城市空間管理者和單車公司的責任,還是怪老李一個人,用尋釁滋事為由給他一個行政拘留的處罰呢?答案很清楚。而處罰完了老李,缺乏規劃和管理,公共空間的共享單車擺放依然很難有序起來。亂象還是亂象。

  事實上,兩種模式一點都不衝突,反而可以合二為一。杭州由於開展得早,並且還對外輸出模式賺錢,公共自行車系統是不用花財政的錢的。可其他城市做不到。然而,如何解決好最後一公里,絕對是一個很重要的公共服務問題。

  另一方面,商業公司也需要得到政府的公共空間規劃等支持。而利用互聯網自身的優勢,商業公司能夠在運營一段時間後,通過數據分析出最優的單車空間分配和規劃。兩者本身是非常契合的。政府配合良好的公共空間規劃,而共享單車公司則做好公共服務,這樣才是雙贏的手段。而後才是監管乃至法律來規範大家的行為和意識。

  結語

  共享單車不是什麼人性的“照妖鏡”,相反,是一個城市的公共空間問題的“反光鏡”。在大談特談人的素質之前,應該首先看看基礎保障到底有沒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06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第3813期:共享單車遭破壞,不能就賴國民素質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