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十六年:美國民眾拾回昔日安全感了嗎?

  “9•11”十六年:美國民眾拾回昔日安全感了嗎?

  16年前的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兩架民航客機,撞塌美國世貿中心雙子塔,約3000人在襲擊事件中喪生。自此,反恐成為美國常態。

  16年過去,美國人發現,反恐陷入僵局,漫漫未有窮期。特朗普曾用讓“美國重返安全”的口號吸引大批追隨者。而今天,美國民眾是否拾回昔日的安全感?

  美反恐陋習不改 難逃"越反越恐"怪圈

  “9•11”事件以來,美國在反恐方面投入巨大。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為此算了一筆賬,十六年,幾場戰爭,三位美國總統,6928名美國士兵喪生、100萬人受傷,數萬億美元的花費,還有41名犯人被關在關塔那摩。

  就以阿富汗戰爭為例,作為美國曆史上耗時最長的戰爭,16年前,美國以“反恐”之名發起。16年間,花費8000多億美元,超過2200名士兵在阿富汗犧牲。2011年底,美國終於開始撤軍,但隨着塔利班再度壯大,以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中東崛起,撤軍的步伐一再放緩。就在上個月,特朗普宣佈:美國將繼續增兵阿富汗,戰爭還要打,直到打贏為止。

“9・11”十六年:美國民眾拾回昔日安全感了嗎?

  9月11日,美國紐約市舉行9・11事件16週年紀念儀式,近千名遇難者家屬聚集在世貿中心遺址廣場,悼念逝去的親友。圖為紀念儀式現場。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 攝

  “9•11”遇害人格雷格的家人在給《紐約時報》的郵件中寫到:“政府對於恐襲的反應只會讓我們感覺更糟糕。我認為我們的政府正朝着暴力復仇的方向前進,我們的兒子死於一種不人道的意識形態。我們的行動不應達到同樣的目的。我們應該對恐怖主義國家有一個更加理性的反應,給我們的世界帶來真正的和平與正義。而不是讓我們的國家增添一份這個時代的不人道主義。”

  事實上,過去幾十年間,美國對外政策一大基石是“軍事手段為首”。但美國在軍事“破壞”的同時,缺乏後續外交“重建”努力。美國智庫“國際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員馬修•侯赫説,所有被美國干預過內政的國家,包括利比亞、伊拉克、也門和阿富汗等,都無一例外地發生動盪。

  從目前來看,特朗普政府也沒能擺脱美國長久以來重軍事、輕外交的反恐陋習。美國專家認為,如果這一反恐政策“硬傷”不改,美國將難以逃出“越反越恐”的怪圈。

  反恐16年:美民眾更沒安全感

  “打不完”的戰爭,讓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感到疲憊,人們也不斷反思,“9•11”事件16年後,美國如今是否變得更加安全?

  近些年來,美國雖然沒有再次遭遇“9•11”事件這樣重大的恐怖襲擊,但小型恐襲不斷髮生,“獨狼”等新形式的襲擊更是呈現多發之勢。同時,極右翼恐怖主義也是美國本土長期面臨的一大威脅

“9・11”十六年:美國民眾拾回昔日安全感了嗎?

  資料圖:2016年9月底,美國接連多日發生爆炸事件和槍擊案,街頭加強安保措施。

  皮尤中心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40%的美國受訪民眾表示,恐怖襲擊發生的可能性要比“9•11”時更大。對普通民眾來説,為防止恐怖襲擊,他們付出不少個人權利代價:接受機場的全身X光掃描,允許強力部門調閲個人信息,外出時接受更多街頭錄像監控等。

  不僅如此,據《今日美國》統計,去年,在104個國家的大約11000起恐怖襲擊中,超過2.5萬人死亡。與此相比,2001年發生的2000起襲擊事件中,有7000人死亡,很明顯,儘管美國政府在“9•11”事件後做出了許多努力,恐怖主義的威脅仍在增加。

  推特網友Alex Gorell説,如果我們停止恐嚇他人,也許他們也會停止恐嚇我們。我們殺戮的人數比我們的死亡人數要多,但他們卻成了邪惡的恐怖分子。

  有專家指出,“9•11”恐怖襲擊以來,美國在遏制極端思想方面幾無收穫,而世界安全形勢比“9•11”事件發生時更加危險。“9•11”事件之後,美國在中東等地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結果如何呢?“我們製造的敵人比我們消滅的多。”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總裁、“9•11”事件後曾擔任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的簡•哈曼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97 字。

轉載請註明: “9・11”十六年:美國民眾拾回昔日安全感了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