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有一種人生智慧,叫留白

1

前一陣,我拜訪了一位國畫老師。老師以墨竹作品享譽畫壇,他的每幅作品都留有大幅的空白,給人無盡的想象。老師告訴我,他潛心學畫數十年,領悟最深的就是這“留白”的藝術。

國畫講究層次佈局,畫面留有空白,象徵着天地自然,有深邃的時空感,這樣畫面才會透氣,不死板。所以,老師的畫作上往往只矗立着一株蒼勁的墨竹,其餘部分都是水墨留白,虛實結合,讓人感到氣象萬千。“畫留三分白,生氣隨之發”,方寸之地亦顯天地之寬,説的就是留白的妙處。

其他藝術創作也會採用留白的技法。文學作品的留白,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遐想;音樂作品的留白,是 “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

人生亦如此,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看起來太圓滿的事物,往往會有欠缺。“飯吃七分飽,話説七分好”,一個會佈局的人,永遠不會把人生塞得太滿。懂得留白,是人生的大智慧。

2

我有個大學同學,前幾年一直是工作狂。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週末也常常加班。她忙到完全沒有個人生活,每天回到家,就累得什麼都不想做了,隨便洗洗倒頭就睡。她曾説,在職場沒有安全感,只有把自己的時間全排滿,心裏才踏實。

但是,持續的辛苦並沒有換來她想要的安全感。去年上半年,她遭遇了職業危機。因為各方面表現一般,在部門重組中,她差一點兒被調離工作崗位。這讓她意識到,工作辛苦,遠不如做出效率更有價值。看起來勤奮的“瞎忙”,不過是自欺欺人,沒有意義。

她重新梳理了自己的工作內容,不再耗費過多時間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狀態鬆弛下來以後,她發現工作效率並沒有打折扣,反倒還多出時間可以學習充電。

漸漸地,她養成了給生活“留白”的習慣,每天至少有兩個小時安靜自處,看書思考。週末也會到近郊走走,放空身心,或者參加一些活動,瞭解行業動態。

步子放慢以後,目標反而看得更清楚,勁兒也知道往哪個方向使了。這樣堅持了一年多,在今年公司內部的競聘中,做了充分準備的她,終於獲得了理想中的職位,也逐步打開了新的朋友圈子。

有時候,慢即是快,少即是多。懂得留白的人生,後勁更足。

3

人際交往中,也需要“留白”。

之前公司裏有位同事,特別“熱心腸”,經常為大家代收快遞;中午點餐時,組織大家一起“拼團”;平時哪裏有打折消息,她總是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

但跟她接觸久了的人,很多都會慢慢疏遠她。因為有時候她過度的“關心”讓人不堪其擾:煮了果茶分給同事,不管大家愛不愛喝,都得領情;她的孩子報了培訓班,非得讓別人也跟着去報,不管人家需不需要。

沒有邊界感,是為人處世的大忌。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是人與人交往的基本禮儀。熱衷於打探他人的生活,侵犯他人的心理邊界而不自知,這種“親近”,往往是一種冒犯。

長久維繫一段關係的根本,不是親密無間,而是親疏有度。

4

生活處處需要留白的智慧。

聰明的夫妻,懂得在婚姻關係裏留白,給彼此一些私人空間,不會讓親密成為彼此的負擔。只有相處不累,才能久處不厭。

有分寸感的父母,懂得在親子關係裏留白。他們會尊重孩子的人格心性,鼓勵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以“愛”之名,把自己與孩子的命運捆綁在一起。

有智慧的人,躬身做事,盡力而為,但求無愧於心,卻不會求全責備,把自己和他人逼入死衚衕。

做人做事留有餘地,生活才會張弛有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8 字。

轉載請註明: 【夜讀】有一種人生智慧,叫留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