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波和她的中醫藥“大篷車”
2020年5月10日,吉林省舒蘭市疫情等級升高,舒蘭封城。在舒蘭市民居家隔離的日子,一輛寫有吉林中醫藥惠民走基層的車,奔走於醫院和隔離小區之間,到6月6日撤回,經歷近一個月不分晝夜抗擊疫情的奮戰,“大篷車”哪裏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裏,被舒蘭人親切地稱呼為“救命的大篷車”。
這輛“大篷車”是長春恆康中醫醫院的女院長張海波自籌資金購置的吉林中醫藥惠民走基層專用車,是一間流動智能應急中藥房。
“大篷車”助力圓夢
“恆者,久也,以求其恆;康者,無病也,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這是張海波命名恆康的文化含義,為了搭建一個傳承中醫藥文化的聖地,張海波自醫院成立以來,就把“大醫精誠”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貧是脱貧攻堅戰中的一場重要戰役,事關羣眾切身利益,全面深入開展健康扶貧工作,讓貧困羣眾看得起病,治得好病,有地方看病,甚至在家門口就可以看病。做為一名中醫藥科技工作者,這是張海波一直以來所堅守的夢想。
因為經常參加各種公益活動,張海波感到每次行動頗費周折,人力、物力都很不容易集中,下定決定要有一輛自己的惠民“大篷車”。
2013年9月,這輛中醫科普惠民大篷車改造成功,“大篷車”上,有中藥房、化驗室、診察室、中醫治療室,各類適宜的小型醫療器械,同時,還配備急救設備和專門的醫生。
“流動車”送醫送藥
家住長春市二道區的小宇10來歲的時候患上強直性脊柱炎,脊柱由下而上已經部分強直,出現駝背畸形,因病輟學。他的父親也是一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全家僅依靠母親每天收廢品度日。為給他治病,家中把房子都賣了,家境十分貧困。正在全家萬分為難的時候,門口開來了“大篷車”,張海波把小宇接到醫院,對他的父母説:“醫院決定免費為孩子治病,並負責到底,直到他康復出院。”經過全院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和悉心照料,幾個月後小宇症狀得到了明顯改善。他激動地對張海波説:“張姨,沒花一分錢就治好了病,感謝你,感謝醫生叔叔和護士阿姨們……”如今,小宇已經走上工作崗位,對小宇來説,恆康中醫院就是他的家,每年他都回家來看看。
張海波在電視上得知磐石市煙筒山鎮有一名患有類風濕關節炎的王大娘,照顧腦癱的女兒已經整整31年,深受感動,派出大篷車先後兩次到王大娘家為她體檢、化驗,送醫送藥。
2014年,張海波成為朝陽區樂山鎮長虹村小柴歌的“代理媽媽”,多年來,陪伴自幼缺失母愛的小柴歌健康成長。
2016年,張海波加入長春市婦聯“兒童之家”志願服務團隊,多次帶領大篷車前往農安縣龍王鄉、九台區沐石河鎮等地學校,為230餘名留守兒童進行體檢,向學校贈送科普讀物450本,發放關愛體檢卡650餘張。
“救助車”惠民為民
幾年來,在張海波的帶領下,“大篷車”先後開進吉林、白山、敦化、靖宇、遼源、白城、前郭、延吉、四平、公主嶺等地五十餘縣市、鄉村及社區,開方時遵循“簡、廉、便、驗”的原則,切實減輕患者的負擔,至今共參加活動147場,組織專家志願者577人,受益百姓88590人,免費發放科普宣傳資料67550份,免費發放藥品及體檢卡價值達535.19萬元。 “是恆康中醫院的大篷車及時救助,讓我扔掉了枴杖,為我全家人帶來了幸福。”一位患者康復出院時,一個勁兒地感謝。
多年來,張海波共收到錦旗84面、表揚信200餘封。榮獲省人社廳、省扶貧辦“2019全省脱貧攻堅奉獻獎”等多項榮譽。
“發揮科技引領作用,助力脱貧攻堅”。張海波説,“大篷車”將承載更多的公益事業,繼續發揚好的做法經驗,我們將不斷提升業務水平,為農村貧困患者提供更加精準、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擔負起社會責任,為脱貧攻堅戰略的圓滿完成貢獻綿薄之力!(來源:吉林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