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職能部門掛牌爭“C位”爭給誰看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綜合

□馬滌明

小小村委會,內牆外牆上的宣傳板、宣傳牌、門頭牌、門牌有上百塊,層層疊疊密密麻麻。可為了讓自家的牌子、板子掛在顯眼處,有上級部門開始爭奪村委會牆上的“C位”。基層幹部説,哪個部門的工作都很重要,哪個都惹不起,為了應對部門檢查,只好誰來檢查就掛誰的牌子。(11月2日《半月談》)

由於很多公共部門的服務都下沉到了最基層,村委會、居委會門前及室內作出機構或職能標註,便於羣眾辦事,是必要的。但“掛牌爭C位”讓人看不懂:如果掛塊牌子的全部意義就是給人看的,搶佔“C位”又是要給誰看呢?

商家廣告牌都想搶眼,那是競爭的需要,但公共服務不存在這個問題,羣眾來辦事,只能是找相關部門或窗口,職能機構只要有牌子,人們就能找到,完全不需要佔“C位”。由此可以肯定,有些部門爭“C位”,並不是為了方便羣眾。對此,基層幹部一句“應付檢查”+“形式主義”,就給説破、説透了。不管是掛不過來的門牌、宣傳牌,還是“爭C位”,都是給上面看的。但這也是最讓人困惑的問題:上面有些部門為何總偏愛形式主義的東西?

關於形式主義,我們常説“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但上面的某些“好”由何而來,最值得研究。筆者看來,這首先是一個價值取向的問題:基層公共服務優還是差,評價標準是“羣眾滿意”,還是“上面滿意”?這本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形式主義作風是一些地方和領導在價值取向中的偏執,且常常是整治一陣後“又來了”,甚至治理上都是“官僚主義水來,形式主義土掩”,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評價語系中唯上權重比較高,民意的權重比較低。

回到此事,不管是村委會的“牆上負擔”不堪承受,還是上級部門在村委會“爭C位”,都明顯體現出了官員對羣眾感受的不屑。而事實上,基層羣眾的需求是優質的公共服務,不是牆裏牆外牌牌和宣傳欄佈局的“好看”。哪個部門的牌牌搶不搶眼,也跟羣眾的公共服務需求沒有“一毛錢關係”。至此,問題進一步清晰:如果對基層公共服務的評分,主要讓基層羣眾、被服務對象打分,而不是主要由上面檢查給評定,基層服務機構的價值取向則將由“應付上面”變成圍着羣眾轉,結果必然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的“水”,都是羣眾監督來掩。問題恐怕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來源:濟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