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禁用中國軟件,"中國製造"遍佈全球,能抵制的了嗎?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綜合

"中國製造"代表着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水平,遍佈全球。如今世界各地對"中國製造"的認可和需求逐漸攀升。尤其一些發展中國家對其需要量不斷增加,甚至無可替代"中國製造"

印度就是"中國製造"需求量巨大的國家,而中印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生後,伴隨而來的就是印度民眾對"中國製造"的抵制運動。中國製造"遍佈全球,"印度製造"有什麼?原來我們無可抵制。

貧乏的"印度製造"

印度一直以來都處於相對貧困的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全國約13.5億的人口,其中近50%的人口從事農業或與農業相關的的行業。印度的土地改革走過漫長曲折的歲月,現今實行土地私有制,土地歸個人所有,但並沒有達到"耕者有其田"的地步。

工業製品消費結構單一,發展繁榮的反而是IT行業,問題也就接踵而至,導致印度的內部結構不平衡和國內外市場發展不均衡。因此,一直以來印度的製造業在國家GDP的比重並不高,國人僅僅處於温飽狀態下。

連任多年的印度總理莫迪也曾制定過"印度計劃""印度自力更生的計劃",皆都收效甚微,至今都未達到製造業佔比GDP25%的目標。與中國的最到大行業製造業相比更是沒眼看,拋開印度劣勢條件,印度正在積極吸引外資企業。

例如三星、富士康等,很多的國家願意去印度投資建廠,利用印度人工成本低的勞動力優勢發展醫療、電子、零售等行業,1000家華美企業遷往印度,為印度提供税收和工作崗位,變相為印度經濟發展做貢獻。

即使如此,"Made in india"的研發成本高,本土產品質量差和價格高的狀況也未曾改變,想到印度,可能是印度電影或印度咖喱,而工業製品代表幾乎沒有。咎其根源,應是印度在自身改革制度上的不到位和不全面所致使"印度製造如此貧乏"

多樣的"中國製造"

中國作為印度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合作伙伴,與印度的貿易往來頻繁。近年,印度貨物對中國的出口額約167億美元,進口額為703億美元,中國對印度進口物資多為礦產,而印度的進口貨物需求種類則是多種多樣。

小到生活生產零部件,大到全品類家電,中國在印度的中國手機廠商佔比高達81%,軟件應用廣泛。例如:中國手機和中國軟件。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的國家,不僅僅供應着印度的製造業產品需求,甚至是全球的製造業供應商。

在世界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的製造業產品產量可達220種之多。"中國製造"正呈現這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滲透在全球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融於印度國人的生活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不斷樹立自主研發的決心,在提升自身獨特競爭力上狠下功夫,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國製造"雖遍佈全球,也掩飾不住我國在某些關鍵製造和核心科技發展上的欠缺,手機華為暢銷全球,而華為芯片研發科技及智能操作系統的控制卻是依賴他國,中國一直走在追趕的路上,不敢懈怠。

多樣性的"中國製造",打造高質量,高性價比的產品,將是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發展製造業產業的平衡模式。面對美國提升關税和科技戰爭和印度的抵制"中國製造",中國在努力尋找屬於自己的競爭優勢。

多樣化的"中國製造"在某種程度上,當然與美國和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只單單較印度而言這樣的"多樣化"發展優勢,就使我們無可抵制。

無效的抵制

對於中印兩國在處理國際關係中,印度也曾一度秉承"雙軌政策",奉行經濟上合作和戰略上平衡的原則,中國更是願意與各國交好,以保持和諧和平的國際關係。而中印兩國在加勒萬河谷地區的衝突事件,印度一改以往的態度。

莫迪政府下令出台了禁用59款中國開發的app的使用,以及對中印經濟貿易投資關係設限脱鈎等舉措,用來抵制"中國製造",國家激烈引導,民眾激情抵制,究竟是國家錯誤的認識領導,還是民眾無處安放的愛國情懷,結果可想而知,"中國製造"原來無可抵制。

美國這樣的世界第一大國,美國人民做了為期一年的杜絕使用中國製造的實驗,實驗結果是生活成本大大增加,甚至有很多中國製造產品根本找不到同等用途價值可替換的產品。這足以證明這"中國製造"在全球的地位。

遠遠落後的印度是什麼給了他們勇氣抵制"中國製造"?表面上風平浪靜的國際關係中,單單去評價某個國家的對與錯得出的僅會是片面的觀點,對錯是非在國家信仰面前沒有辦法絕對判定,更多情況下,應是權衡利弊取其最大利益化。

在不損害他國,及保護國民利益的前提下展開行動。印度對"中國製造"的抵制顯然弊大於利。愛國固重要,盲目萬萬不得。印度國民自以為的愛國,使自己深受其害,尤其現今疫情當下,阻礙全國就業率生產水平和工業化發展是小,若損傷國民生命,就因小失大。

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世界,印度人手中有這多少中國製造的手機,也還是放不下,捨不得,利用"中國製造"的產品提高國民幸福指數,提升國民生產水平,何樂不為。這樣的無效抵制有何意義,似乎還略顯尷尬。

寧願去做"無效的抵制",也不願去糾察自身問題,利用自身優勢與他國助力發展壯大自己,只能證明"中國製造"還是在一定程度上對印度產生威脅,惟願不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畢竟中國還是不想以最深的惡意猜測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