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和洞庭湖的上游分別是贛江和湘江,在贛、湘兩江匯入長江的地方是一大片地理窪地,因此形成了鄱陽湖和洞庭湖。
鄱陽湖和洞庭湖面積原本比現在大不少,但是由於幾千年來的圍湖造田,兩湖的面積縮水了不少。
湖面縮小必然意味着湖水容量減小,這對防洪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遇到洪水的時候,鄱陽湖和洞庭湖會接納大量上漲的長江水,舒緩長江干流的洪峯壓力,而為人的蠶食則導致鄱陽湖的防洪能力減弱。
(以鄱陽湖為例,平時鄱陽湖湖水注入長江,在洪水期間,鄱陽湖既可以緩解來自贛江的洪水,也能接納一部分長江干流的洪水,相當於一個大型泄洪區)
那麼把鄱陽湖或洞庭湖的面積擴大一倍,可以防止洪災的發生嗎?
答案是肯定不行。
首先,這個想法並不具備可行性。
還是以鄱陽湖為例,當鄱陽湖水深在15米時,其面積為3150平方公里,幾乎等於3個香港,1.5個深圳,半個上海,如果擴大一倍,需要騰出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其實如今鄱陽湖的水量也就這麼大了,在乾旱期甚至出現大面積乾涸的情況,所謂把鄱陽湖面積擴大一倍,無非就是騰出一片泄洪區。
這片泄洪區平常不會有水,因為平常沒有那麼多水,只有在洪水氾濫時才起到泄洪和分洪的作用。
為了騰出一片泄洪區,就搬3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要知道這裏可是人口密集區,遷移民眾何止百萬,太不值當了。
並且鄱陽湖周圍可以都是沃野良田,在平時這裏可以糧食主產區,退耕作為泄洪區是不是太浪費了,畢竟洪水不是年年有,但糧食要天天吃。
其次,就算是把鄱陽湖面積擴大一倍,也不可能消弭洪水。
所謂洪水,就是降水過多,導致河道無法及時代謝過量的降水,於是河水便漫過大堤,淹沒人類的居住區,這就是洪水。
長江作為一條巨大的河流,想讓長江出現洪水並不容易,必須是長江流域內大面積持續降雨,才能導致長江水位暴漲。
而長江水位暴漲絕不可能侷限於某一地區,例如這次洪水涉及整個長江中下游,這麼大範圍內出現洪水,單單指望鄱陽湖或洞庭湖泄洪是不現實的。
總之,長江洪水伴隨中華歷史千年,如今隨着一系列水利設施的完成,長江洪水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控制,如果有更好的防洪水段,我們早就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