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山城通化,因疫情被按下“暫停鍵“。
但,這並沒有嚇倒這座城市中的每一個人。
不論職業,不分年齡,他們紛紛為這座城市的戰疫請戰出征。
他們不是戰士,卻在城市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
病房裏,樓道內,雪地中,無論飄雪的白晝,還是天寒地凍的黑夜,他們身穿白色“戰袍”,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他們拼盡全力守護着這座城市,他們的故事也温暖了這座城市。
目之所及,是事情在向好;心之所向,盼疫情早結束。
這些戰疫的突擊隊隊員們白天衝鋒在抗疫一線,記者見縫插針,在晚上他們拖着疲憊的身體返回駐地時,和他們聊上片刻。
為此,中國吉林網在通化戰疫中,特別開設了《對話夜歸人》欄目,聆聽這些城市戰疫中未曾停歇的“擺渡人”的故事。
1月31日,這是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138名醫療隊隊員在通化開展新冠肺炎救治工作的第15天。
隨着救治工作緊張有序的開展,通化市有部分患者陸續出院,這不僅提振了醫護人員救治的信心,也為在院接受治療的患者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目前,救治新冠肺炎疫情患者的定點醫院內,患者身體狀況如何?救治情況怎樣?接下來在治療上會有哪些舉措呢?中國吉林網記者對話了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胸外科副主任王巖。
他説,1月17日,隨着通化市疫情防控形式嚴峻,按照省衞健委統一部署,醫院派出具有豐富新冠肺炎救治經驗的醫護人員來到通化。簡單休整後,當晚便進入療區開始接收患者。
隨着時間的推移,接診患者數量不斷增多,治療的療區也在不斷增加,這讓王巖感到了病毒傳播的嚴重性,也給他帶領的團隊帶來了很大壓力。
確診患者數量的增多也需要救治力量的增加,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隨後又增派了力量,共有138人抵達通化,負責5個普通療區和1個重症療區。
該批入院患者的共同點是年齡大,並伴有基礎性疾病,這也導致患者病情發展較快,隨即轉入了重症或危重症,這更加大了救治難度,再次給醫護團隊帶來了不小壓力。
“通過CT的檢查,我們發現一些患者的肺部有炎症滲出,肺部變白,這種情況下,我們按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第八版診療方案的治療原則,加上國家專家組的指導,對病人展開救治工作。“他説。
救治過程中,王巖帶領他的醫療團隊還用到了最新的俯卧位通氣方法進行治療,嚴格地採取救治措施後,一些患者的病情得到了遏制,一些普通型的患者也治癒出院。
王巖介紹,在第一批出院的患者中,有數人是他所負責的療區患者,這也給其他患者吃了一顆“定心丸“。將患者出院的消息不斷地傳遞給在院的其他患者,這不僅增加了患者信心,同時也給醫療團隊帶了更大的動力。
王巖表示,新冠肺炎的治療對心臟和肺臟的影響較大,對患者的基礎性疾病的治療也非常重要,醫護人員在這方面也高度重視,做到了一人一方案,根據每個病人具體病情做出具體分析。
與此同時,醫護團隊還追蹤和預判病人將會出現的情況,研究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讓患者儘快治癒出院。
在國家專家組專家的指導下,療區的治療中,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精幹醫護團隊與通化市中心醫院的醫護團隊也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王巖説,從療區接收患者以來,以中心醫院為主的醫療隊積極參與救治,大家協同作戰,在治療的過程中,他也把一些對於重症治療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既當醫生又當老師,讓醫護人員也儘快掌握救治經驗,一同早日實現清倉見底。
中國吉林網特派通化記者 越明/文字 鄭子侯/攝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