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來,氣候變化導致的自然災害不斷增加,極端天氣事件屢屢發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加劇了各種不利影響,造成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目前,各方已經形成共識,防災減災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通過全球共同努力減少災害損失、降低災害風險,對於消除貧困、飢餓,打破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壁壘至關重要。
災害損失急劇增長
聯合國防災減災署(UNDRR)發佈的報告顯示,從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間,全球共發生了7348起重大災害,造成約123萬人死亡,42億人因此受到影響。同時,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2.97萬億美元。從整體上看,災害造成的損失呈急劇增長態勢,主要原因是氣候變化導致的災害大幅增加,包括洪水、乾旱和風暴等極端天氣事件。
更嚴重的是,疫情與自然災害疊加,使許多國家陷入困境。2020年,全球因自然災害而流離失所的人數新增了3000多萬。據保險行業估計,僅2020年,全球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就高達2100億美元,比上一年高出25%以上;其中農業部門首當其衝,佔統計損失的60%。另據世界銀行測算,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前,極端天氣每年使2600萬人陷入貧困;2020年,疊加疫情影響,9700萬人陷入貧困。
目前,全球變暖趨勢依舊明顯。據國際氣象組織估計,未來5年中,全球年平均氣温有40%的可能暫時升至比工業化前高1.5℃的水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報告預計,氣候變暖將導致嚴重的“熱浪”問題,温暖季節更長,寒冷季節更短,各國將遭遇更嚴重的洪水和乾旱。聯合國防災減災署2021年全球乾旱評估報告則指出,受氣候變化影響,在未來80年內,129個國家和地區的乾旱風險將增加。
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要有效降低災害風險,國際合作至關重要。
2015年3月份,在日本仙台召開的第三屆世界減災大會上,《2015—2030年仙台減災框架》(簡稱《仙台框架》)通過,這是國際社會在防災減災合作方面達成的第一份重要協議。《仙台框架》確定了七大防災減災目標,其中“目標F”就是“通過充分和可持續的支持,大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合作,以補充其到2030年實施本框架的國家行動”。
許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缺乏足夠的預警系統。同時,當災難來襲時,薄弱的衞生系統和基礎設施無力支持,數十年的發展成果可能在一瞬間化為烏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海洋變暖、海平面上升和風暴加劇對於小島嶼發展中國家的威脅。只有在災害風險管理方面開展公正和包容的國際合作,才能充分應對這種全球緊急情況。為位於小島上的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提供減災國際支持,增強其對氣候變化的抵禦能力,減少災害風險和損失,對於挽救生命、消除貧困和飢餓、減少經濟損失以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意義重大。
當今世界已經成為“地球村”,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必須加強合作,才能有效應對氣候緊急情況和全球變暖難題。尤其是,發達國家必須“挺身而出”,不僅要兑現其減少温室氣體排放的承諾,還要為正在努力應對海平面上升、海洋變暖、降雨不穩定和氣候變化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
加強防災能力建設
預防性行動是避免災害事件影響的關鍵。當國家層面的風險治理得到加強時,令人鼓舞的成果開始湧現。比如,得益於過去50年的國際支持,孟加拉國政府在國家層面實施“高效社區颶風防備計劃”,大幅減少了颶風造成的死亡人數;非洲各地的預警系統成功地避免了因乾旱和糧食不安全而引發的大規模饑荒;各國政府通過國際合作開發出大量早期預警系統,成功挽救了更多生命。
通過官方發展援助和能力建設與發展中國家開展國際合作,對於提高面對極端天氣事件和其他自然和人為災害的抗災能力非常重要。自2010年以來,與災害相關的融資趨勢一直在增加,但主要用於應對災害和從災害中恢復,應急資金的比重遠遠超過重建、救災與恢復、防災備災。儘管有明確證據表明,這些投資在減少災害風險方面帶來了巨大好處,但只有一小部分發展援助被用於支持這些努力。
分析過去10年經合組織的數據可以看到,在2010年至2019年總計1.17萬億美元的總體援助中,只有55億美元用於防災備災。也就是説,只有0.5%的資金用於災害發生前的減少災害風險措施。從減災投資效益分析,這是遠遠不夠的。
除了國際融資外,在減少災害風險方面開展國際合作還應包括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等部分。為減小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以及技術創新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未來應大力推進關鍵技術轉讓工作。能力建設不僅是防災減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成為國際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經濟日報記者 李學華)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