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0月18日電題:城市變遷裏的幸福感——高原城市清潔工眼中的“十三五”
新華社記者解統強
駕駛垃圾清運車,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這是張得鈺在環衞崗位的第18個年頭。五年規劃中城市變化有哪些?“公園多了、街道乾淨了、人們素質高了,我們環衞工幸福感也提升了不少。”張得鈺説。
48歲的張得鈺是西寧市城北區小橋大街路段的一名垃圾清運車司機。早晨6時30分,從車隊出發,張得鈺要負責街道8個點的城市垃圾箱和小區生活垃圾的清理工作。最多的時候,她每天要行駛100多公里。
“以前清掃完街道後,只能用手推車將垃圾運輸到中轉站,城市衞生維持基本靠人力。”張得鈺説,近年來,隨着城市規劃建設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發展也讓城市環衞工作發生變化。
清掃車、清洗車等多種設備普及,環衞工作機械化率不斷提升;公共廁所與垃圾中轉站結合建設,規範城市垃圾收集處理,工作更高效;環衞工人休息室、環衞公寓一應俱全,城市的温暖在環衞大家庭中傳遞。
工作多年,張得鈺在環衞工作隊還收穫了愛情,“我感覺比以前更幸福了,工作有了目標,生活更有奔頭。”張得鈺笑着説,城市環衞工作逐漸得到人們尊重,衞生狀況改善離不開公民素質提高。
近年來,西寧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高原城市建設,城市精神文明水平不斷提升。同時,西寧市部署《幸福西寧·清潔西寧提升行動三年工作方案》,整治環境衞生,提升市容市貌。眼下,西寧市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衞生城市”。
對於“80後”清掃組長李紅文來説,“幸福感”則是早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麪。在西寧市海湖新區,環衞工人每天可憑藉政府補助的5元愛心早餐券,在指定早餐店吃到一碗牛肉麪。
李紅文是西寧市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海湖新區管理科的一名清掃組長,他負責的清掃區被常年評優。由於突出的工作成績以及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他被評選為2019年西寧市勞動模範。
通過建立工作台賬,李紅文讓環衞工作更加科學規範。“現在每個清潔組都配備了一台快速保潔車。快速巡街的同時,還可以利用車上的工具,清除一些以前難以清除的城市‘牛皮癬’。”李紅文説,城市的變化無處不在。
“夏天,我們以擦洗、沖洗代替清掃,深度清潔讓城市更加優美。冬天,我們配備多功能環衞作業車等現代化設備,減輕環衞工人工作量的同時,也保障他們的人身安全。”西寧市城西區市政公用服務中心海湖新區管理科科長孫立國説,在海湖新區,環衞工人每天要保證23條主次街道以及46萬餘平方米綠地的整潔。
五年間,李紅文見證了西寧“高樓平地起”的變遷,也享受了城市精神文明創建的成果。
“當人們將垃圾自覺丟進垃圾桶,當人們遛狗時隨時清理糞便,當我們的環衞工作得到尊重和認可……這些都是我們的幸福時刻。”李紅文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