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永不磨滅的精神豐碑,這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歷史長河。
75年前,東北老航校的建設者們在戰爭廢墟上建校,在炮火硝煙中起飛,在共和國晨光中展翅,創造了馬拉飛機、直上高教、酒精代替航油等一個又一個世界空軍建設史上的奇蹟,積澱形成了“團結奮鬥、艱苦創業、勇於獻身、開拓前進”的東北老航校精神。
75年來,東北老航校精神作為彌足珍貴的“傳家寶”,成為推動人民空軍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動力,具有超越時空的恆久價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近日,空軍航空大學組織60餘名官兵代表赴黑龍江省密山市參加“東北老航校精神教學基地”首批現地教學活動,參訓人員從長春出發、輾轉牡丹江、終到密山,重走當年東北老航校發展壯大之路。
學員仔細觀看文物展陳
學員“觸碰”戰鬥歲月
(一)
黑龍江省密山市,東北老航校機場遺址。
一支藍色隊伍在大地上艱難行進,強大的風力席捲起地面上的沙礫,打在臉上有着説不出的陣痛感。“之前學習飛行的時候教員就告訴過我們,地面風速對飛行的影響非常大,很難想象這樣的氣候對於當時各項技術還不成熟的老航校學員們是何等的考驗。”學員成磊在隊伍中發出感嘆。
他們前進的方向,就是人民空軍夢開始的地方。
沒有安全的訓練機場,飛行過程中突遭敵機轟炸怎麼辦?沒有合適的中國教官,學員能否領悟飛行要領?沒有成型的訓練器材,靠報廢零件拼湊起來的飛機當真能正常使用?
凜冽寒風捲起的不僅是沙石,更是大家心中一個又一個問號。
政治教員閆國光圍繞“爭當東北老航校的新時代傳人”進行授課
“這些機堡是當時老航校為了躲避敵機空襲,疏散隱蔽飛機用的機窩和存放航材油料的掩體,我黨無數先輩用汗水、鮮血乃至生命創造了彪炳史冊的老航校精神……”在一羣低矮的機堡前,人文社科系閆國光副教授以機場遺址做課堂,以機堡為背板,開展現地教學,用自己的切身體會為大家講述發生在老航校先輩們身上的英雄事蹟。
“傳承結”中映使命
授課結束後,學員們俯身鑽進狹小的機堡中。機堡洞內常年陰暗潮濕,沙土泥濘,僅在上方留有方孔曾用來瞭望敵情。儘管條件惡劣,但仍然抵擋不住學員們想要走進這條“時光隧道”,與先輩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在歷史和現實的交織碰撞中,學員們將一個個代表着老航校傳人情感紐帶和向先輩做出莊重承諾的“傳承結”係扣在機堡內壁上。“把它係扣在機堡中的那一刻開始,自己就與老航校先輩們緊緊聯繫在一起。”學員們表示:“我們有責任肩負老航校先輩們重託,在空天之路上奮勇前行。”
(二)
密山市第四中學,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舊址。
這裏是我黨我軍的第一所航空學校,人民空軍在這裏啓航。
走進該校大門,正對的學生宿舍大樓是當時老航校的辦公場所,在那段炮火紛飛的戰亂年代裏,新中國航空事業的奠基人在此克服重重險阻,謀劃着人民空軍的未來。
如今,航大學員再次步入舊址,眼前卻是一片欣欣向榮、青春活力的校園景象。這裏充滿着希望和夢想,孩子們快樂地讀書、愉悦地生活,再也不用擔心敵機和戰火的紛擾。
升國旗
在清晨組織的升旗儀式中,密山子孫與老航校傳人並肩而立,伴隨着國旗莊嚴升起,渴望捍衞藍天長城的青春夢想、勵志傳承先輩遺志的使命擔當,在密山子孫和航大學員的胸膛內燃燒。
學員代表與密山四中師生進行座談
與密山四中同學座談時,學員們似乎有講不完的話語、道不完的感情。來自革命老區的飛行學員尚司雨第一個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從小我就是聽着人民空軍在通化發展壯大的故事長大的,高考填報志願時,我毅然選擇了藍天、選擇用青春熱血實現空天夢想……”聽着學長動情的講述,不少學生開始憧憬加入這支英雄的隊伍當中,滿懷期待地詢問如何才能為祖國的空天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互換“傳承結”
既是受教者,也是播火者。在座談會結束之際,航大學員拿出“傳承結”,與年輕一代相互交換寄語。
“重鑄中華榮光、我輩義不容辭” “謝謝你們的到來,長大後,我也想成為你”……樸素直白的話語附着在鮮紅的“傳承結”上,在少年們的思想深處埋下了一顆稚嫩的航空報國之種,東北老航校精神得以延續。
追尋老航校精神,為溯源,更為發揚與革新。
東北老航校已經定格在歷史長卷中,但空天時代的新答卷正等待新時代空軍人去書寫。
來源:解放軍報客户端
作者:呂相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