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難事,送禮求人,又覺得事情可能自然能成,禮白送了!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難辦的事,求人幫忙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映。很多時候,送點禮,倒是覺得心裏踏實了。
但是,也有很多難辦的事存在不確定性,比如辦證、評級之類。心裏沒有把握,想着求人幫忙,保險一點。有時禮送出去了,辦證審核是相關部門認為手續齊全,一下通過;評級時,無論考核還是答辯,分還挺高。
這個時候,心裏不是滋味,本來自己能行,搞得既損失了財物,還欠下人情。
其實有句話叫拿人手短,人家拿了你的東西,沒給你幫上忙,大多會以別的方式補償,沒必要為這事糾結。如果太在乎這個,甚至拐彎抹角地把東西要回來,以後幫忙的人肯定就少了。
遇到難事,送禮求人,又覺得事情可能自然能成,禮白送了!
范蠡是中國歷史上讓很多人羨慕的典範,功成身退,帶着美女西施歸隱,過上了神仙眷侶的日子,躲過了兔死狗烹的下場。
范蠡説是隱居了,其實是從戰場轉到了商場,在做生意這條道上走得風生水起,成為“商聖”,有些地方還把他當財神敬。
太有錢也不是什麼好事,容易讓孩子成為紈絝。他的二兒子就殺了人,進了楚國的大牢。雖説范蠡懂得殺人償命的道理,但孩子畢竟是父母的心頭肉,在夫人的哭鬧下,決定託朋友幫忙。
范蠡準備了一千兩黃金,讓小兒子去找他的好朋友、在楚國做官的莊生。大兒子知道了,説這麼大的事,怎麼能讓小弟去,二弟生死未卜,我不去救,還不如死了算了。
這下夫人又説話了,老二沒回來,老大再有個三長兩短,自己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在大兒子和夫人的堅持下,范蠡只好讓大兒子去。
大兒子把黃金和信送給莊生後,莊生説:“你趕緊離開,什麼都別問,你弟弟萬一被放出來,也不要問原因。”
莊生在楚國有一定的影響力,他接到老朋友的求助後,結合楚國的形勢,勸楚王實行德政,大赦天下,贏取民心。
遇到難事,送禮求人,又覺得事情可能自然能成,禮白送了!
很快,楚國要大赦天下的消息就從宮裏面傳了出來。范蠡的大兒子聽到後,心想:“楚王大赦天下,二弟不是自然出來嗎?一千兩黃金不是白送了。”
之後,大兒子到莊生家,説大王要大赦天下,言下之意,不用麻煩你了,你把黃金還給我吧。大兒子一來,莊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便把黃金還給了他。
其實莊生不是個愛財的人,范蠡送他錢,是讓他做打點用的。錢沒用上,莊生計劃事後退還范蠡。但莊生是個好面子的人,認為范蠡的大兒子在羞辱他。
莊生越想越來氣,便跑到宮裏,對楚王説:“我聽人説,富商陶朱公的兒子殺了人,關在咱們牢中,他準備花重金賄賂大王的左右侍臣救兒子。現在大赦,別人還以大王聽了近臣的讒言。”
楚王聽了大怒,下令立即處斬朱公子,第二天宣佈大赦天下。
大兒子帶着二弟的屍體回到了家,范蠡説:“我擔心你不但救不了弟弟,反而會害了他,果然應驗了。你不是不愛你弟弟,是你從小跟我吃苦,知道掙錢不容易。我讓你小弟去,是他沒吃過苦,不知道掙錢的艱辛,他不在乎錢。”
對於這個事,人們認為老大太小氣、太迂腐,其實我們都是事後諸葛亮。我們遇到這種事,十之八九會做出跟老大一樣的選擇。
遇到難事,送禮求人,又覺得事情可能自然能成,禮白送了!
這種事,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遇到,只是事大事小的區別。不過,秦國的公子池,給了我們一個好的啓示。
齊、韓、魏三國聯合攻打秦國,已經到了函谷關。秦昭王想割讓河東三城,跟三國講和。丞相樓緩認為講和最好,雖然代價大了點,但能讓國家避免禍患。
講和是秦昭王提出來的,但他的內心還是七上八下。割讓三城去講和,雖然是好事,但是不去講和,萬一打勝呢!或是他們攻不進來,主動退了呢!
公子池看穿了秦昭王的心思,説講和會後悔,不講和也會後悔。秦王問為什麼?公子池説:“跟他們講和,三國退兵,大王會説,他們可能就有退兵的打算,可憐了三座城池。不講和,萬一他們打進來,大王會説,當初何必為了三座城池,以小失大。”
公子池的這段話,讓秦王下定了決心,怎麼都會後悔,寧願為三座城池後悔,也不能為國家遭到危險而悔恨。
於是,秦王派公子池以三座城池去講和,三國撤兵。不過,有了前期公子池的鋪墊,秦王失去三座城池後,也沒感到有什麼後悔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2 字。

轉載請註明: 遇到難事,送禮求人,又覺得事情可能自然能成,禮白送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