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七旬老人有個綠色願景
見習記者 張樂樂 通訊員 周昕玥
前段日子,一則“義烏連續三年獲評美麗浙江建設工作考核優秀單位,並榮獲‘五水共治’(河長制)工作優秀市縣‘大禹鼎’銀鼎”的喜訊,讓79歲的張希盛為之振奮。
這位衣着樸素、和藹慈祥的老人是義烏市林業局原高級工程師。在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美好的“綠色願景”。
自1968年大學畢業後,張希盛便進入林業戰線,辛勤耕耘了30多個春秋,身體力行地試驗、推廣先進林業科學技術,不但用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識指導抓好林業生產基地建設,更注重普及推廣工作,使更多的農民羣眾掌握、運用林技知識,實現科技興林的目標。
“1972年,我調回義烏時,義烏很多地方還是一片荒山,街道上基本沒有綠化。”張希盛説,“當時,對荒山育林的政策並不明朗,一直到提出‘生態環境建設’這個口號前,大家對生態保護都不夠重視。”在張希盛的記憶裏,過去義烏人主要收入都是農林經濟,村民大多靠種植果樹為生,山林裏還存在大量砍伐毛竹等情況。
“林業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森林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做好林業工作至關重要。”在20世紀90年代,張希盛將大部分精力花在科普教育上。白天,他跋涉在山溝林間,夜晚,他又把體會、經驗寫成文稿。從1993年至今,他發表在報紙上的科普文章60餘篇,此外還在《森林與人類》《浙江林業》等雜誌、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和科普文藝作品23篇。
1990年,張希盛發現義烏市東河鄉殿口村毗鄰磚窯廠的棗林大批落果,他多次赴杭州等地請教專家,查閲資料,並進行化驗,找到原因。接着他又對多處磚窯廠附近的棗園進行調查,發現了同樣現象,於是寫了一系列保護環境與農業、林業關係的文章,引起有關方面重視。
在崗數十年,張希盛每天與綠色為伴,利用所學專長,對義烏的一些名特土產、林木花卉、園林綠化等尋根溯源。退休後,他依舊沒有閒下來,幾乎每週都參與林業局組織的相關活動。張希盛的妻子説他是個“工作狂”,退休後還一門心思惦記着那片棗林。作為義烏青棗協會的老前輩,他還悉心指導農户種植青棗,大大提高了青棗的產量和質量。
“看到碧水藍天成為背景色,森林綠色融入大家的生活,我當年的願望都圓滿實現了。”張希盛欣慰地説。
來源:浙江老年報